跟电影节一起聊电影:威尼斯电影节的华语情结

2014年09月12日 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由于有诸多华语元素而吸引了国内大量关注。威尼斯电影节是国际五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蒙特利尔、卡罗维发利)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至今都坚持鼓励文艺电影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又被称为是“最文艺的电影节”。威尼斯一直以为来都被视作是中国电影的福地。自从1989年,移居台湾的侯孝贤导演凭借《悲情城市》一举夺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之后,越来越多的优秀华语电影人从这里崭露头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比如大家最为熟悉的著名导演张艺谋和李安,都曾两度捧起金狮奖的奖杯。巩俐也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她首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后。


有人说,这将近20年的时间是华语电影与威尼斯电影节的蜜月期,而最大的幕后推手则是曾任威尼斯电影节亚洲选片负责人、后来成为电影节主席的马克▪穆勒。马克▪穆勒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对华语电影偏爱有加;随着马克▪穆勒离任,华语电影已逾7年与金狮奖、甚至与主竞赛单元无缘。笔者看来,对华语电影的国际化,马克▪穆勒自然功不可没,但从华语电影产业本身来看,那20年也的确是中国电影艺术的“黄金时代”。2008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犹如井喷般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电影商业化越发严重,大部分从影人把目光转向了票房,而电影的内涵性却日益式微、鲜有人问津,令华语电影在全球学院派电影奖项中几乎都呈现出缺席的状态。或许威尼斯电影节新任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的一段话最能解释现今华语电影的这种“叫座不叫好”的尴尬状态:“现在中国电影人明显发生了转变,主要制作面向本土观众的大众电影。从技术上讲,这些电影很精彩,能与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制作的电影相媲美,但是电影的内容却不适合走出国门。”


然而欣喜的是,今年有三部华语电影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王小帅导演的《闯入者》;电影节闭幕影片——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非竞赛单元展映电影——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与此同时,著名演员陈冲列席主竞赛单元评审,制片人文晏列席未来之狮评审,导演许鞍华则担任了地平线单元的评审团主席。华语电影的回归一方面体现了国内电影人开始进行了反思和改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际上对华语电影的再度青睐。


在国内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想要重新拍出艺术水平高、思想深刻的好电影并非易事,幸运的是依旧有人在为之努力。比如本次入围金狮奖角逐的电影《闯入者》用悬疑手段讲述了一个经历过文革“三线建设”老人(吕中饰演)在晚年遭受心灵折磨的故事,与导演王小帅之前拍摄的两部同样以“三线建设”为背景的电影《青红》、《我11》形成三部曲。作为我国第6代导演,王小帅一直都坚持“用小人物讲述大故事”的理念,能够看出这次王小帅对《闯入者》寄托了极大的抱负,从选材、主题到拍摄手法,他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闯入者》没有像中国大部分商业电影那样以炒作或是特技效果来博人眼球,也没有直接挑战文革这种敏感话题来刻意迎合评审团的政治偏向。拍摄全过程王小帅都高度保持低调和神秘感,潜心创作,选择了以一个老人在晚年的心理煎熬为切入口,情节如同侦探小说那样层层揭开,最后真相大白。《闯入者》的整个故事关乎心灵救赎,虽然是文艺片但不故作高深,巧妙地用悬疑手段来吸引普罗观众,在威尼斯展映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遗憾的是最终铩羽金狮,败给了瑞典导演罗伊的北欧风格电影《寒枝雀静》。北欧是盛产文艺片的土壤,相比之下,在商业票房大行其道、审查制度严苛的中国,好电影的诞生仍需当下电影人更多的坚守和努力。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哪怕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电影艺术的式微趋势。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多家媒体评论其“星光黯淡”,当下远远不如隔壁已经高度商业化的戛纳电影节来得热闹,甚至逐渐无法和北美奥斯卡笼罩下的纽约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等新秀抗衡,但威尼斯电影节作为世界三大最具地位的电影节,其影响力依旧不言而喻。虽然没获奖,能够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甚至入围主竞赛单元,也足以成为这几部文艺片卖座的金字招牌。王小帅导演也表示,今年会带《闯入者》多跑几个电影节,接下来的目标则是多伦多影展。笔者真诚预祝《闯入者》能够斩获大奖,希望华语电影从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始再度出发,迎来第二个春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