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国外顶尖大学深造?请先学好英语再来

2015年01月05日 加拿大留学



正在录取季或是打算出国的你一直在畅想着出国留学后的种种美好?是的,你多半是没有想错的,不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可是有前提的呢,那就是..首先你得有着足够强大的英语功底。

想去国外留学,这里不是指去读高中或者本科哈,孩子们的世界我不懂。我们说的是读硕士或者博士,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

有人觉得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或者更具体些,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你会不会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去学校最快捷的路线,嗅到周边廉价而美味的餐厅,租到性价比高的房子。能否和这个城市无缝连接,恨不得别人一看你就觉得你是本地人。我觉得不是,因为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风格的留学生活和方式,不一定要像交际花一样才显得风生水起。或者说得再俗一点,你只要有人民币,留学物质层面上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好么。

但是有一项能力,人民币也解决不了,而且直接关乎到你的留学生活是丰富多彩还是暗无天日——你的英语功底。

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其实没那么难,不是有做过研究么,一个外国人平常只要1000以内的词汇,配上一些简单的口语语法组合,就可以基本应付日常的交流,不管是去买菜购物,还是在课堂上做一些浅层的学术交流。或者你哪怕只会“I want this and that ”, “How much” “Thanks” “Sorry, I don’t know”. 就够了,再加上人民币,你就可以在一个说英语的城市活蹦乱跳的生活了。

但是,这连学术的边都没沾到。留学的英语要求可没那么简单。

MasterDegree 的一堂课一般三小时左右,中间会有一到两次10分钟的休息时间。因为课程量比较大,时间也比较紧,教授往往会在台上一直讲三小时,或者中途抽几分钟的时间大家讨论休息。(看着一些年过半百,甚至一些已经满头银发的教授们在滔滔不绝,想想他们也真是够拼的。回想自己在高中上一堂课40分钟,一天就教两堂课。而且有时候还中间休息一堂课。强度不及他们一半,想想都不好意思。)他们教的往往是新的内容或者是晦涩的理论,经常会用到一些平常肯定用不到的学术的词。要打起精神,竖起耳朵,还要时不时的迅速查一些词汇,才能跟的上他们的节奏。要是再碰上个语速较快的老师,听满三个小时,有时会有种嗓子冒烟,身体脱水的感觉。

如果你的词汇量不够大,听力不够好。人家在那里滔滔不绝,你在下面云里雾里。那三个小时简直生不如死。怎么破,看美剧的时候尽量少看下面的中文字幕啦。

你看学术文献和看China Daily的词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想起自己在大学备考托福尤其是GRE单词的时候,一边背一边骂-----麻痹的这种单词背着有什么用。确实平常生活用不上,就是给你看文献和资料的时候用的。

而更遭罪的是,这里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不是你随便写一些文章就能交差了。一般会有指定的书目或者文献让你去看,去比较,然后在写个review神马的。比如昨天一门课的老师给我们三篇文章的链接,说你们回去看下,然后分析下这几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个review,下周五之前交,上课要讲。然后打开文章链接。每篇文稿5号字体覆盖了5页word文档。密密麻麻还夹杂着我还不知道的单词。加上其他老师也有不同强度的作业。觉得天顿时黑了下,眼前一大波的deadline来袭。 说好的西贡出海呢?说好的澳门小赌呢?说好的野餐露营呢?

别傻了,图书馆才是你的家,苹果电脑才是你每天要面对的恋人。

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个视屏,一个北大女孩,本科毕业去耶鲁深造。她说,我感觉我这两年在耶鲁看的书比在北大四年看的还要多。我当时觉得,真假的呀,崇洋媚外假辛苦高姿态吧。现在看来,好像是真的。

前些天认识了在我们专业做RA的PH.D. 在北大念了三年硕士(怎么又是北大)。她说每次和她导师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总被批得体无完肤,觉得自己好学渣。我说妹子你千万别这么说,你这样都学渣了,那我只能当学灰了好么。

在这里或海外读研读博,不管什么专业,英文功底的深浅起着决定性因素。当你看文章的时候,考验的不仅仅是你是否看懂这篇文章,还有你看文章的速度和效率。别人花了两个小时写了一篇1000词的review和你憋了一天才拼凑出的效率当然是不一样的。搞不好还因为语法错误太多句子表达不清晰而返工重写。这是龟兔赛跑的游戏,而英语能力往往决定了你是哪一类。

我和另外一个读Marketing 的博士聊天,她说最羡慕英语好的同学,因为读博大部分时间就是看这个领域的books, journals, essays, papers。 然后不断的分析,不断的写。必须有一种文献虐她千百遍,她视文献如初恋的情怀,才能坚持走下去。也看到有些博士读了两年读不下去放弃的人。当然也不一定全是英语的原因啦。

所以想要留学的童鞋,除了你的热情和梦想外,先在国内练好英语再说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