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谈“美国圈子”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几乎每个来美的留学生,以及华人都会非常关注的,那就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想要尽快的融入当地的圈子。这本身就是一件无可厚非,人之常情的事情,因为人类本就是群居的动物。
第二,我在美留学已经有两年零两个月,对于融入美国留学生活,交友,找组织,找实习有点儿经验。
第三,我在微博上看一篇关于美国圈子的文章,引起了我内心的一点波澜。文章中,作者从融入美国生活,如交友、听歌、吃饭、参加社交等活动方面下笔,写到如何积极地参加各种当地活动,再到后来发现还是有差异,到得出结论“我是我,美国圈子是美国圈子”。关于这篇文章我有认同的和不认同的观点,所以我想写下我的一些感受。
留学前:对美国圈子片面的理解
一开始对于美国圈子的定义就是吃西餐(三明治、披萨、黑咖啡),看美剧,交美国朋友,再甚到希望有一天醒来脑子里忽然就没有所谓的“文化差异”,然后跟美国人一样,知道各种节日、风俗、俚语,随口就能谈论古今名人,能脱口讲出有内涵的笑话。但其实不然,这样的定义太过于狭隘。
在自己出国后,我想尽一切可能去学习融入美国,丢掉这顶文化差异的帽子。这个想法也是因为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比较西式,妈妈很看重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培养我拥有一颗开放而包容的心,这在我来到美国以后有非常大的影响,也让我比较快速的适应美国生活。
留学时:全新的留学生活
记得第一次到美国,落地西雅图。当时我也没有认识的人,没有找人接机,等自己出了境之后,取了行李,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去找shuttle(出国前自己上了网,了解到可以乘坐shuttle去学校,所以我问了穿制服的工作人员shuttle的pick up地点),上了车,深呼了一口气,终于踏上美国的土地了。
从广州上飞机到美国这一路,我都在用熟练的英语与人交谈,心想其实融入美国也没有那么难。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到学校注册,参加orientation,然后开始上课。课上,我积极与教授互动,与同学交流;课外,我申请加入学生会,加入各种社团,也避免与中国学生扎堆,甚至我会强迫我的中国同学和我用英文沟通。
因此,我交到了许多美国当地的朋友,还认了一个美国黑人作姨妈。这些朋友包括我的学生会上司,一个日本与意大利混血的美女还有同事们(其中包括金发碧眼的白种人,黑人,Native American和其他族裔的美国人)。我和他们成为非常好的朋友,有时甚至像亲人一样。
我还同他们一起参加了很多节日活动,像感恩节,受姨妈邀请,去了她大家族的聚餐,吃了烤火鸡、土豆泥、各种甜品和美式做法的蔬菜,认识了她的妈妈、姨妈、丈夫和儿子还有其他人。后来我们像走亲戚一样,逢年过节都会聚在一起。像美国国庆节,与朋友在草坪上等了五个小时的烟花;St. Patrick's day 那天穿了一身绿;捧着薯条喝可乐现场观看过西雅图对阵洛杉矶的足球比赛;参加了西雅图当地的同性恋游行;也适应了夏季晚上变性人在街上裸体自行车狂欢。
分得出披萨各地做法的不同,喜欢上了芝加哥式的厚披萨;从对芝士的了解停留在觉得芝士就只有一种,到尝试了各种芝士,然后都能叫得出名字,但还是比较喜欢口味淡一点的swiss cheese;从喜欢喝加很多糖和奶的咖啡到能享受不加糖奶的美式黑咖啡;还有各式三明治,热的叫paninis,冷的分sub,wrap,不同口味,全麦或是白的;从不习惯吃生蔬菜到现在每天都在吃spinach salad。美剧从小学就喜欢看,好莱坞大片更不会放过,流行音乐也大体能跟着哼上,各种颁奖典礼,走秀也大都浏览过。
其实列举下去还有很多。可能我性格比较外向,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做以上的转变时,并没有很强烈的心里斗争或是艰难的适应过程。
转校后:感受到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由受教育水平,宗教之别,社会阶级,政治立场等引起的在不同文化交流之间产生的竞争,和失落。我刚开始很反感文化差异这个词语,特别是在没出国前,听到留学生回国后对于融入美国社会感到无奈时找的理由,让我觉得这是很负面的想法。
那我是什么时候发现所谓的文化差异的呢?这其实是我在转校之后才有所感慨。
西雅图是一个美国中型开放的城市,国际氛围浓,受日本的影响比较大,驻扎着很多早期的日本移民,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移民,是美国两个有樱花的城市之一(另一个在首府华盛顿)。这里的的美国人非常适应有亚洲人的存在,眼界比较开阔。
后来我转到了一个美国人居多,国际人口偏少的小城市,虽然学校国际生也不少,但是很明显的对外国文化容忍度不高。甚至听说过有美国人还以为中国人现在穿着上世纪70年代的蓝、灰、黑、绿制服。当然我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美国人,但是有一点,大多数美国人(我接触到的大多数是大学生)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多少有些偏见。
在这里我想讲的是如果你去的是像芝加哥,纽约或者洛杉矶,西雅图的比较国际化的城市,那么“美国圈子”也相对好融入一些,主要原因就是当地的美国人对国际人口有一定的容忍度和适应度,没有那么多的偏见。
有的人在所谓的融入圈子当中执着或者甚至有些迷失,似乎是忘记了留学或者出来看世界的初衷。出来是来学东西的,那美国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呢,对于我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和思想。
这个国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没有的基础上,由无到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创造发明出来的,而发明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独立的思想离不开自由民主的社会的支持,思想有了,后人要有批判的精神,才能不断修正改进和完善。开放和包容是使其不断强大的重要原因。建立一个国家是如此,培养一个人也应是如此。
我总结了我在美两年的学习生活,不断完善自己,不论是还是做事还有做人。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回国后会被周围的人说变傻了,但其实是人变单纯了,变得更加利他主义,比如,公共场合有礼貌地为别人开门。
我眼中的留学圈是这样的!
回到圈子这个问题,不得不说到语言与交友,前面说到大城市比较包容,这也是为什么留学生更愿意到大城市去上学,但也有些是因为国际生多,容易找到同国籍群体,抱团取暖,这里不止是中国学生,其他国的留学生也是如此。但这绝不是好事,我认为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融入,但是也绝不是说不与美国人交流。
出国了,语言(英语)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与本国人扎堆,多与美国人接触,英语能很好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接触到他们的思想,学习到文化。但是深交与泛泛之交就因人而异了。
交朋友,首先要摆正心态,美国人也是人,友谊建立的基础可能是是相似的价值观,相同的兴趣爱好等等。其次,是通过语言把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起码不能听了让人误会,不然沟通都很费劲。那么如果交流没有问题了,这里开始就是大多数留学生的瓶颈了。
那么,在此我想举个例子,比如两个人讨论童年(也许不是很恰当),中国人谈童年玩十字绣或者折东南西北,美国人谈感恩节玩找彩蛋。彼此都对本是common knowlege的东西都完全陌生。那么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两人都觉得新奇,觉得从来都不知道的事情非常有意思,成为了朋友;另一种结果是,很费劲地解释还不如找一个文化背景相同地人做朋友轻松些。而往往后者居多,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在非大城市的美国对国际文化包容度不高,也是国际生抱团,扎推的原因。相似的文化背景,更容易有共同语言。
我想说的是,文化差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障碍,但是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是否愿意了解对方,有一颗好奇求知愿意了解其他文化的心。文化差异可以通过学习,了解而弥补,但是没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却是永远的代沟。
如何更好的融入留学圈?
在美国读商科,普遍都觉得networking非常重要,而networking不单单指与招聘公司,还指与同学,学长学姐,或者校友。在这一年的networking当中,我深刻体会,对于国际生,proving yourself很重要,证明我有这个能力胜任一份工作,胜任团队的任务,通过了证明,别人才开始认可你,这也是美国大学兄弟会姐妹会的入门劵。
谈到兄弟会姐妹会就不得不提party了,这也是另一个交友社交的场合,美国学生大多都非常热衷聚会,酒精也许就必不可少了,我不是非常保守或者内向的中国人,我会参加一些,但是有原则性和选择性地参加。
这也是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告诉一些认为会玩,以为会party就可以很好地融入美国圈的人,或者因为不喜欢参加party而觉得没办法融入美国圈的人。玩伴和益友是有区别的,也许你会因party而得到很多玩伴,那你也就进入了同类的一个圈子。但益友或者交心的朋友从来就不是只玩出来的,所以不要过多的把重心放在这上。
前几天读了一篇关于社交圈的文章,其中我非常认同同类相吸,以及只有成为更强大的人才会有高质量有效率的这个观点。人人都愿意与强者交朋友,无论种族。
不要把美国圈子夸张化,我们要正视
圈子和文化差异,其实不单单只是在美国发生,在中国也是如此,就像南北方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个别城市还有排外的倾向。在同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圈子,那么何况跨了一个太平洋呢?
所以不要把美国圈子夸张化,或者看得太重,而要正视。圈子都是人的主观思维定下的,它并不存在。因为你不可能把一个吃汉堡包长大的一天就改成每天喝粥吃榨菜一样。不要把多姿精彩的世界看为障碍,尊重各个文化,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
最后我想总结成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做一颗开放包容,强大的金子。也希望所有留学同胞们不忘初心,勇敢地朝前奋斗,在外平安,祝好运!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