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015年01月28日 玛希娅育儿



玛希娅说

这是玛希娅育儿公众微信发的第二篇原创文章,这篇文章曾刊登于《中国教师报》。欢迎大家给我提出看法和建议。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动会对自己和别人带来怎样的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北美的暑假是孩子进行野外活动的大好时光,今年儿子被选拨进了临近城市Dieppe的AAA棒球队。这样儿子结识了更多具有相同爱好的同伴和朋友。前几天的一个下午,儿子被朋友杰克邀请去他们家玩。由于杰克家离我家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我开车送儿子过去玩。

杰克的妈妈杰奎琳是小学老师,爸爸是加拿大皇家骑警。杰克有一个15岁的哥哥比尔和7岁的妹妹凯利。儿子和我一到杰克家,好客的杰克妈妈就邀请我进去坐一坐,喝杯咖啡。我和儿子一进入杰克家的客厅,就看到凯利手中拿着一条白色的毛巾坐在地毯上,使劲地在擦着地毯。凯利看到我们说到:“我不小心把指甲油的瓶子打翻了,指甲油洒在地毯上了。我擦了很久,现在快把指甲油污渍都擦干净了”。我一看果然地毯上的几乎看不到指甲油的痕迹。我告诉凯利,她干都很棒。凯利也为自己感到很自豪。

杰奎琳告诉我: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小心而发生意外,但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孩子处理这些意外才是关键一点。在我看来这些意外事件为提供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绝好机会。


在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甚至成年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会觉得他们不用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他们一旦犯错,拒绝承认“我搞砸了。”而是想方设法,不是迅速指责别人,就是为自己的过失寻找各种为自己解脱的借口和理由。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动会对自己和别人带来怎样的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生活中,北美父母如果培养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呢?


1、明确告诉孩子:是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

想必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都从孩子口中听到过这样的借口:

· “我不小心做错的”

· “我的朋友们都这么做,我才这么做的”

· “是你惹我生气,我才打你的”

· “老师太严格了,我的考试成绩才这么低”

· “我今天没能准时把作业交给老师是因为我的电脑坏了”

不可否认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他们渴望和自己的伙伴们做相同的事情。但父母需要教育孩子的是:不要人云亦云,如果坚信自己正确,那么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而不要考虑其他人的看法。

父母可以让孩子明白选择和由自己的选择而带来的后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孩子选择了当天放学回家之后马上玩电脑游戏,那么他可能晚上就得花时间做回家作业。再比如孩子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游泳,打羽毛球,空手道,冰球等等。但是游泳俱乐部规定俱乐部成员每周一,三,五下午必须训练,而学校羽毛球队也是每周一,三训练2次。那么孩子必须在这两项体育运动中做出选择。如果孩子选择了参加每周三次的游泳俱乐部,那么他就没有时间下课后和参加学校羽毛球队的好朋友一起玩。通过这种比较和选择,孩子学会了自己选择所带了的后果,并为自己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让孩子应付自己的错误,或收拾自己的残局


如果孩子向杯子里倒果汁时,把果汁洒到了地方,父母要避免急着为孩子把洒在地上的果汁擦干净,而告诉孩子如何把果汁擦干净的方法。比如:到什么地方拿干净的抹布?清洗地板用什么样的洗洁精?对于幼儿,父母可以边解说,释放给孩子看。而对于年长的孩子,父母可以让他们独自担当。让孩子去收拾自己弄脏,弄乱的残局,可以培养孩子在成长中所必需的责任。


3不要让孩子把过失推到别人身上

其实在生活中,就是成人也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逃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前几天,新华社河北新闻频道报道了“女子过马路闯红灯跨护栏反怪护栏低”的新闻。

在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也常常会使用这些方法。比如两个孩子吵架,其中的一个常常以“是他先开始的”作为自己和人争吵的理由。针对孩子这种说法,北美父母常常置身事外,不把自己变成裁判和法官,而让孩子明白不管其他的孩子做什么,他仍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冷静下来之后,父母使用启发式问题帮孩子评估当时的情况,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 发生了什么事情?

· 采取了什么行动?

·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动?

· 这种行动为什么是正确的/错误?

· 确认问题

· 提出修正方案

这个过程鼓励孩子分析和思考,帮助孩子认识到妥善的方法。孩子和成人不同,有时不知道在某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方法,他们随机应变,很多时候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大多数的孩子如果具有正确,合理的方法,他们还是愿意使用。


父母若要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能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从而达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目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美高校、 北美教育研究者

新浪、搜狐名博、

网易和多家专栏作者


情和您分享教育新知和新



本平台文章除了之外,也会大家推荐一些内心真正可有教育见解的文章如果大家今天的话题趣,或者您有好的方法要分享,留言。如果有好的文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到我的箱。任何网刊和媒体和微信公号转载请须先征得的同意。

[email protected]


所有,禁止剽窃或私自转载。侵必究


如何关注

1、复制"maxiyayuer",在"添加朋友"中粘搜索号关注。

2、微信右上角的"+",会出"添加朋友""找公众号""maxiyayuer"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

3、扫瞄二维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