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数千人失去生命,多座房屋倒塌严重,其中12座世界文化遗产在此次地震中损毁。这一连串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足,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同样处在地震带的美国人是如何在建筑物抗震能力上做文章的?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美国人均住房面积大 人口分散
美国人口约2亿5千万,城镇化水平高达80%,但人口相对分散,人均居住面积近60平方米,住宅自有率约六成六,高居世界前列。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的城市结构中,有131个城市常住人口为10万至20万;有878个为3万至10万;而几千至3万之间的小城市(镇)达34000多个。其中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镇)更是占到了城市总数的99%左右。这就导致了在大的自然灾害来临时,相对分散的城镇地域分布和人员分布可以将损失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房屋楼层底 木质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普遍
美国加州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震的多发区,1906年旧金山8.3级大地震;1989年旧金山6.9级地震;1994年洛杉矶6.6级地震。因此当地的法律对建筑物的防震要求近乎苛刻:住宅基本都在三层楼以下,甚至很多州府用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如果想要建筑三层以上的住宅用房,必须经过非常严格且繁琐的审批程序。这样一来必然会加大建筑成本,拖延工程时间,得不偿失。
对于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高层建筑开始采用“框架-剪力墙”这一新型结构。不但能够提供足够空间满足所有功能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防止建筑物侧倾,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更好一些。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地震,损失惨重。2014年美国加州旧金山北部地区再次发生6.0级地震,并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也比较轻。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灾严重的南加州地区低层木质结构的房屋大量盛行,因其结构布局相对松散、楼层低、房屋重量更轻,遭遇强烈地震晃动被摧毁时能够大大降低对人的伤害,住在木质房屋里面的人存活的几率会大大高于住在砖块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里的人,因为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大多数是被房顶和墙体重砸下受伤而死的。
房屋功能完善 防灾系统完备
美国人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因此一栋房屋的配套设施都会十分完备,很多美国人还会储藏室贮存一些药品、食物或其他防灾用品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在飓风和龙卷风严重的地方,人们通常会挖一个足够坚固的地下室,便于在灾害来临时藏身之用。
地震或其他灾害过后,通常会发生断水、断电、断粮、疾病蔓延等状况,很多人虽然幸免于地震,但食物和水源的短缺、疾病同样有可能带来另外一场灾难。2010年1月的海地地震就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例子,霍乱等疾病蔓延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可见完善的房屋功能和防灾系统能对人们更快的应对灾后生活,防止出现灾后疫情等是多么重要。
设立专门部门 进行有效的应急和预警机制
以美国加州为例,专门成立了居住减灾项目组,为处在地震危险区域的房屋提供一定金额的现金补助,用于维修可能在地震中出现受损的房屋。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制订了联邦应急机制,各州府也完善了地方应急计划,例如要求加州所有医院必须把重症病房和急诊室设置在具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内等。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利用测绘卫星和已经掌握的其它知识,建立地震预测模型,测算出一定区域内每天可能发生的各级地震的概率,然后根据实时数据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概率值投影在区域地图上,获得一系列分布图。在其官方网站上可以实时查询自己关心的地方地震发生的概率,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措施尽可能的避免或降低潜在发生的地震造成的损失。
防患于未然,任何时候都不能对灾难掉以轻心,美国严苛的规章制度、灾难预防预警机制和灾难后的快速反应速度等,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