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玉

2015年03月03日 新西兰雲盟



新西兰玉与中国玉、墨西哥玉一样,闻名世界,但三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中国玉器八千年绵延不断,至今仍在生产与使用。墨西哥玉文化主要由当地祖先玛雅人创造,玉文化已经断层。新西兰玉主要由当地土著人毛利人采掘琢磨使用,故也称毛利玉,自七八百前开始至今连续不断。事实上,称新西兰玉,主要讲的是玉料的产地,是新西兰玉闪石玉与蛇纹石玉的总称,而称毛利玉,着眼于经过加工的玉器,因为新西兰玉主要由毛利人琢磨成器。 新西兰玉主要产于南岛。毛利语中的南岛,称为“绿石水域”,受到南岛塔胡部落的推崇。如今,塔胡部落依然对部落土地与河流范围内的自然状态的碧玉拥有所有权。塔胡部落是新西兰领土最大的毛利部落,其势力范围覆盖南岛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方的诸多小岛。目前可知的高品质新西兰玉石矿,都在塔胡部落的领地内。毛利人获得的玉料,主要是从河、湖、海边寻拾来,大小不一,小者如卵石,相当于子料,大者重达数吨,犹如山流水玉。为了便于运输,大型巨玉,一般要在现场切割成小块,新西兰博物馆还收藏不少剖开的原石。

新西兰玉绝大多数都是绿色的。毛利人根据玉石细微的色泽及质感,分为四大类:稚白玉:灰白或灰绿色;碧叶玉:色泽深绿;青空玉:无瑕疵的湖绿色,色泽半透明;泪滴玉:色泽半透明或透明。前三者为闪石玉,后者为蛇纹石玉。新西兰玉的工艺特性与辽宁岫岩玉与许多相同之处,唯优质闪石玉的色泽略有差别,岫岩闪石玉呈黄绿玉,新西兰闪石玉呈湖绿色。

毛利人相信,一个地方的山、水、森林的生命力可以凝聚在石头中,这样的石头叫做生命石,被毛利人看作是部落领地的守护神,常立于部落入口显著的地方。产玉的部落,生命石就是新西兰玉。

新西兰毛利玉器数量较多,但种类不多,与中国玉器相比,相当简单,主要有玉人项饰、玉吊坠、玉扁棍、玉锛等,从用途上可分为装饰玉、礼仪玉两大类。

玉人项饰,是新西兰玉器中最有特色的玉器,当地称HEI TIKI,HEI意为“悬挂”,TIKI意为“人”,故通称为“玉人项饰”,包含了毛利人知识、哲学、历史与民族的特性,反映了毛利人独特的文化传统,代表了新西兰的形象,男男女女都可佩戴玉人项饰,如今以女性佩服为主,寓意好运、财富、传统,既是个人独具特色的装饰物,又是通心通灵通神的传家宝。玉人项饰构图,多为男性独舞形象,双手叉腰,双脚并胧,左右摇摆,神情生动,可能源自毛利人跳舞时舞姿形象,后加以艺术提炼,形成简洁明快的玉人项饰形象,成为毛利人、新西兰的文化标志。

毛利人用传统工艺方法加工新西兰玉人项饰,需要很大的功夫,工匠们使用坚硬的石头、锋利的贝壳制成的石锯、钻头、刻刀等雕刻工具,在沙与水的作用下,打磨出玉人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琢玉技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大多数情况下,玉人的眼睛是用鲍贝壳制作的,嵌在眼眶中,相当于中国传统的镶嵌技术。

玉吊坠是新西兰毛利装饰玉器的另一种形式,有垂直形、弯钩形、鱼牙形等,既作项饰吊饰,也作耳坠。

玉扁棍,是新西兰毛利玉器中另一种具有特征性的玉器,模仿石骨扁棍而来,器形简捷明快,一般上大下小,上端扁平,利于攻击。扁棍是新西兰毛利人广泛使用的近身博斗武器,玉扁棍是比较珍贵的一种,做工精良,毛利上层社会持有,往往被命名,在重要场合使用。事实上实用性少,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并作为宝物代代相传。

长条形玉锛,是新西兰毛利玉器的另一重要礼仪玉器,体形较大,磨制精致,有的装柄使用,一般由部落高级阶层的首领在一些重要场合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造船、伐树木等与石斧实际使用有关的开工仪式场合使用,具有礼仪、权威性质。这类形式的玉锛,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也有发现,江苏省新沂花厅遗址出土的两件玉锛,与其十分相似,学者一般称其为“有段玉石锛”。

近日,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毛利人的世界——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珍藏文物》展,丰富了我们新西兰玉、毛利玉器的知识,感谢展品提供者、展览组织者


注:文与图来源自网络

诸位朋友喜欢并支持新西兰雲盟,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并帮忙转载到您的朋友圈,完全公益的信息交流平台,希望给每一位朋友带来帮助!

关注新西兰微信公众号:NZCloudUnion 并点击左上角的分享到您的朋友或者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得知这个公益的信息平台并得到帮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