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长尾效应

2014年04月04日 美国索拉家居物联网



 

从谷歌眼镜到苹果iwatch,可穿戴设备引领了一股浪潮,成为2014年的行业热点。许多科技厂商相信可穿戴设备将推动消费电子行业产生更多的创新,同时意味着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于是纷纷布局包括智能眼镜、手环、鞋在内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市场一度蜂拥。

 

然而,可穿戴设备作为新产品,并没有让电子发烧友们持续“发烧”:价格高、功能少、操作不方便、样式不够酷……大众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看来,在可穿戴设备爆发前,无论是开发、设计还是市场推广,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为手腕或脚踝设计一个“电脑”,不同于设计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当技术可以穿戴在身上时,制约因素和各种考量就会急剧增加。

 

可穿戴设备的突破口在哪里?其中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长尾效应”。

 

新竞争力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而这部分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而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者将必须确定,预期中的需求将如何影响其在各种利基市场(常被引用为大市场中的缝隙市场)的经营方式。

 

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J.P.Gowner认为,可穿戴设备最适合的地方是工作场所。“我们会很快看到,可穿戴设备出现在电信员工、警察、护士、外科医生的身上。”

 

“人们都认为,所有重要的技术要首先从消费领域起步,然后进入企业领域,但我认为可穿戴设备不会是这种情况。”在Gowner看来,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不同,它包含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代表着不同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长尾市场。

 

最近,美国的Evena Medical 与爱普生联合推出了专为护士设计的智能眼镜:Eyes-On,它能够让护士们看到病人皮肤下的血管,选择最好的扎针位置,摩托罗拉开发了特别的可穿戴设备,适用于执法人员和第一反应人员:有一款设备是个生物识别系统,能够帮助警方和消防员监控伤者的生命迹象。

 

企业市场还有一个特点是,它并不在意穿戴是否时尚,而且可穿戴设备是完全用于工作,并不会显得古怪。“比如你在麦当劳穿制服,你可能不喜欢它,但那是你工作的一部分。”Gownder 说,“外科医生也不会去选择解剖刀的颜色。”

 

如果可穿戴设备在工作场所流行起来,或许人们就能够逐渐接受它,为其最终普及铺平道路。

 

“微信刚出现的第一年是一个引导性需求,但后来成为刚需。我认为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也会如此。”华为公司原副总裁陈奕泉在第五届物联网大会“可穿戴计算产业发展之路”圆桌论坛上说,“我相信可穿戴设备可能会经历泡沫期。”

 

“乔布斯有一句话,‘成功的公司中有50%可能是靠纯粹的坚持’。”陈奕泉在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颇有心得:“产业在热炒过后掉下去的曲线(尾部),存活下来的会逐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沉下心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围绕核心竞争力去做出一个刚性需求的市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您的朋友圈!
关注【美国索拉家居物联网】,每天将有更多精彩美好生活内容分享给您!
关注方法:
请点击文章发表日期旁的“美国索拉家居物联网”,点击“关注”即可。
也可扫二维码添加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