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英国学校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尽可能将道德理念具象化

2016年01月28日 英国华人资讯


 

 

 


我们往往把孩子比做一块璞玉,社会、学校、家庭为这些玉石提供了蜕变的环境,而身处环境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可能成为雕琢这些璞玉的工匠,尽管璞玉最终能否成器取决于其本身的质地,但是玉石匠们的雕工技艺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过去一直以为只有中国才流行“璞玉说”,可是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尤其是以传统教育闻名的英国人,才惊讶于西方国家竟也有类似说法。一位英国朋友曾经跟我说,他们国家认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需要家长去为他们画上不同的色彩,不过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所以“白纸论”在英国越来越无法立足,不少英国家长开始反思,认为“白纸论”过于将孩子的成长简单化。

道德就是“传染病”?

由于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在英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像中国那般直白和表面化,从其“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的名称就能看出,其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们树立那些虚无的理想,而是让他们懂得关于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核心理念涵盖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公平、诚实的关注。

在国内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读过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学校一般都会开设思想品德课,而且还有相应的配套教材,而且还被列为必考科目之一,书本上的关于品德的定义也是需要我们背下来的。反观英国,英国人认为道德就像“传染病”,是潜移默化的被感染和感化的,因此英国中小学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那些道德准则,学校需要的是学生们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准则背后的内涵。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英国学生认为道德概念过于抽象,所以英国学校都在千方百计地让这些理念尽可能的具象化。我一位在英国中学工作的朋友跟我说,英国教师会在道德课上列举近期在世界或者本国发生的热点事件,并且让学生分组讨论,用道德课教授的方法解读某一事件。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更能强化对于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的理解,更能通过小组讨论培养自己的“同伴意识”,这也是西方道德教育的要求之一。除此以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动物慈善机构,甚至还鼓励他们领养小动物。

想赢,更要享受过程

我们每当提起道德,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诚信”二字,而具体到学校就是学生是否有作弊等学术不端的行为。出于好奇,我问过一位英国老师,他们似乎也没有特别的手段防止作弊的发生。不过学校会在平时跟学生不断植入责任的观念,这个观念会时刻告诉有作弊企图的学生:靠欺骗方式赢得了表面的胜利,其实内心你已经输了。我的这位老师朋友还特别跟我强调,这并不代表要教育孩子淡泊输赢的观念,这就需要学校正确的引导,对于比赛和考试项目众多的英国学校,引导就显得格外关键,因为不是每一场比赛或考试都能赢,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输赢固然很重要,但绝不是主导观念,享受过程的重要性远胜于输赢本身。

英国的道德教育体系当中,不仅包括对自身道德观念的培养,还包括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孩子不仅需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妨碍了他人的自由。“公德”与“私德”的分界线是如此清晰,英国的道德教育真是圆满之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东方哲学,被西方教育界巧妙借鉴,并且将其发展成“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如何对待别人”的哲理。

一个国家的道德体系成熟与否,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而且在社会大环境当中的细节也更能体现出来。比如英国交通,可见度好坏和雨雾灯的开关,超车时远光灯和近光灯的转换,以及对于驾驶员驾驶素质的要求,都很详细的写在了交规上。一部小小的交规,体现的却是人性当中最美好的道德。

理想并不神秘

我认识的第一个英国人,是一位教传媒的老师,当他告诉我小时候的理想只是当一名运输公司的卡车司机的时候,我感到些许诧异。而这位朋友真的就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去当了卡车司机,并且还环游了欧罗巴,后来换了工作,找到一家报社,从最底层干起,晚上上夜校自修新闻专业,而后他又实现了许多个人生理想。

这位英国朋友的经历,颠覆了我过往对于理想的认知,也让我第一次知道理想并不是神秘和虚无缥缈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是可以轻易实现的。我特别感动于这位英国朋友谈及他卡车司机理想时的表情,那种陶醉其中的神情证明他很享受理想实现的过程。

相比于此,我觉得小时候那个所谓的当科学家的理想,与自己的智力结构太不合拍,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压力,进而干脆认为理想就是那些与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想法。英国朋友的观念启发了我,也促使我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

(本文整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