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9日,法国新浪潮大师级导演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去世,享年87岁。一时间电影界纷纷叹息,2016年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大师。
法兰西才子,为不确定而活
雅克•里维特(1928.3.1-2016.1.29)出生于法国卢昂,是法国著名导演和影评人,被认为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一生共拍过28部电影,其中包括《巴黎属于我们》《疯狂的爱》《不羁的美女》等经典之作。因为受到法国剧作家、导演让•谷克多(Jean Cocteau)的影响,里维特成为了一名电影制作人,并在20岁时就拍摄了人生第一部短片。
为了追求事业,雅克•里维特去了巴黎,常常与电影活动家亨利•朗格卢瓦(Henri Langlois')待在法国电影资料馆或者电影俱乐部里。在这些地方,他遇见了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克劳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和埃里克•侯麦(Éric Rohmer),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法国“新浪潮”的先锋。
里维特对美国导演有一种特殊的欣赏,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流派的导演,像约翰•福特 (John Ford)、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和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里维特写的文章一直获得同事间的好评,被认为是《电影手册》诸位影评人中写得最好的。之后,他继续拍摄制作短片电影,其中包括《Le Coup de Berger》,这部电影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新浪潮电影。
在新浪潮导演中,虽然里维特第一个开始故事片作品的创作,但当夏布洛尔、特吕弗、侯麦和戈达尔都上映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并推广到全世界后,里维特的作品《巴黎属于我们》才在1961年姗姗来迟,得以上映。
之后,里维特重新规划了他的事业。在受到1968年5月法国政治动荡的影响后,他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并拍摄了《疯狂的爱》(L'amour fou)。1980年代早期,里维特开始和制作人Martine Marignac合作,自那以后,里维特的电影产量增加了许多。1991年,里维特的电影《不羁的美女》(La Belle Noiseuse)获得了国际的认可。2009年,在完成《36个视角看圣卢普山》(Around a Small Mountain)之后,他宣布正式退休。
里维特的电影,通常不是长时间的运行和只有宽松叙述的稿本,而是即兴的,有着简短的要点轮廓,电影的主题通常包括神秘和阴谋论。里维特在影迷中大受推崇,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更因为他能对电影保持客观犀利的评价,做一位合格的观众。而在他的创作理念中,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尝试一些和传统电影不同的东西,尽管不可能总是成功。
作品是最好的缅怀方式
里维特一生拍了很多电影,在法国影坛活跃了60余年。想来,没有什么比作品更能让你感受到这位法国导演的伟大,也没有什么比重温其经典之作更好的缅怀方式了。
《巴黎属于我们》(Paris nous appartient)
这部作品是里维特的第一部剧情长篇,也是一部较有影响力的新浪潮影片。故事发生在1957年的巴黎,文学女青年安妮(Anne Goupil)跟着哥哥皮埃尔(Pierre)去参加朋友聚会。在聚会上,安妮遇见了逃避迈卡锡主义的美国流亡分子菲利普(Philip Kaufman)和一名带着神秘女子特里(Terry)的戏剧导演朗兹(Gerard Lenz)。聚会上的话题是关于他们的朋友胡安(Juan)的自杀事件。菲利普警告安妮,她也很快会像胡安一样遭遇不测。安妮一边帮助朗兹,参演他的戏剧,一边暗中调查胡安的死因。
《疯狂的爱》(L'amour fou)
里维特的一大特色,就是对演员“放任自流”。如果想体验这种自由风格的电影,不妨来看看1969年的代表作《疯狂的爱》。在悲剧《昂朵马格》(Andromaque)的排练中,在幕后是一对夫妇的女主角和男导演,把生活中的摩擦带到了工作里。男导演觉得待在别的女人身边比和妻子在一起舒服,而女演员则更希望把中心放到工作上。就这样,一对夫妇的悲剧在戏中戏里上演。
《不羁的美女》(La belle noiseuse)
《不羁的美女》是想了解里维特的人不得不看的代表作。影片带有浓重的里维特个人色彩,抽象的主题,迷蒙的光影,充满了神秘。在《不羁的美女》中,里维特讲述了艺术家创作的故事。知名的画家弗兰霍夫(Frenhofer)在灵感枯竭之后,遇见了一个美丽性感的女子玛利亚娜,成了他的“缪斯女神”。可画家的妻子无法忍受弗兰霍夫和玛利亚娜越来越亲密,一场关于爱、真相与艺术创作局限的故事由此展开。
《六人行不行》(Va savoir)
里维特的大多数电影以冗长而真实的记录风格令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六人行不行》这部喜剧电影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在影片中,里维特不再“玩弄”费解抽象的主题,而是以流畅轻快的叙事手法,浓厚的知识分子情调,叙述了带有典型法国浪漫的爱情故事。卡蜜儿随着一个意大利剧团回巴黎演出,但她的心思没有放在演出上,因为她的前男友就住在巴黎。而剧团的老板,也是卡蜜儿的现男友则在忙着寻找脚本挽救剧团的过程中,邂逅了另一名妙龄女子,牵引出多段爱情故事。
《塞琳和朱丽去航船》(Céline et Julie vont en bateau)
里维特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法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可以说文学是其电影的一大元素。而《塞琳和朱丽去航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部由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作品改编的电影,还为里维特赢得了1974年洛加诺电影节(瑞士举办的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影片中,两位女主角被困在一间闹鬼的房子里,上演了一出哥特式的情景剧。
《四个女人的故事》(La Bande des quatre)
根据IMDB上的介绍,有些影评人把《四个女人的故事》这部电影视作里维特作品的“集大成者”。在这部获得1989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FIPRESCI Prize)和光荣提及奖(Honorable Mention)的电影里,里维特把故事交给了四个同住一间宿舍的女大学生。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则产生了奇妙的效应。四个女生都是表演系的学生,她们的作业是学习一部名叫《双重不忠》的剧本,结果剧本里的情节对她们的真实生活产生了影响,教会她们处理爱情、信任、犯罪、艺术等等人生课题。
“新浪潮”弄潮者今何在?
提到雅克•里维特,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和他紧密相连的词条——法国新浪潮电影。上世纪50年代末,二战后死气沉沉的社会和反复无常的政治游戏,使得一代欧洲青年人理想幻灭,对未来感到苦闷和迷茫。
这时,法国《电影手册》杂志的一群青年影评人(同时也是新导演)开始跳出传统电影,并在电影主题和技法上进行大胆创新,拍摄出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这次“新浪潮”运动不仅拓宽了法国电影的戏路,对欧美的现代主义电影思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意气风发的“新浪潮”代表们也渐渐离去,留下一部部经典作品供世代电影人和爱好者瞻仰品味。
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
现状:已于1984年逝世
代表作:《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
特吕弗是“新浪潮”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的成就获得了电影界的广泛认可。1959年,初出茅庐的特吕弗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四百击》摘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才华可见一斑。他在这部影片中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自己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并尝试了非完整情节结构。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现状:老当益壮,仍活跃在电影圈
代表作:《筋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
戈达尔是蔑视传统电影技法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在1960年拍摄的《筋疲力尽》是“新浪潮”的开山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剧情并无太大亮点,讲述的是身无分文的米歇尔和帕特丽夏相识的爱情故事,但戈达尔在其中运用了颠覆传统的跳接技术,全片充满了对生活的嘲讽和虚无主义色彩,影响深远。
从成就上来看,戈达尔也是无出其右。它曾先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知名大奖,奥斯卡奖、威尼斯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奖都先后授予其终身成就大奖。2014年,他还凭借《再见语言》入围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电影真是他的一生所爱。
克劳德•夏布洛尔(Claude Chabrol)
现状:已于2010年逝世
代表作:《漂亮的塞尔吉》(Le beau Serge)
诞生于1958年的《漂亮的塞尔吉》是夏布洛尔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并且和《四百击》同为“新浪潮”最早的两部代表作。夏布洛尔主张自然朴实的表现手法,用富有现实感的画面揭露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现状:已于1958年逝世
代表作:《摄影影象的本体论》(Qu'est-ce que le cinemas)
巴赞在1958年不惑之年就因白血病不幸去世,并没有突出的电影代表作,但并不妨碍他在电影人心中的地位。巴赞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主编,他的同事们之后掀起了“新浪潮”,并把他的理论实践于银幕,为电影带来了新气息。巴赞被称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精神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在电影史上无疑是一个传奇。
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
现状:已于2010年逝世
代表作:《我在莫德的一夜》(My Night at Maud's)
虽然大器晚成,但侯麦是在“新浪潮”运动中能与戈达尔、特吕弗等人比肩的重要人物。一生执导了40多部影片的侯麦,直到49岁时拍摄的《我在莫德的一夜》才一炮而红。1950年,侯麦成为《电影手册》的创始编辑之一,并在那里做了7年的主编。侯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一如既往的简约风格。他甚至不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音乐,只留下对话或内心独白,让观众集中注意去思考声音背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