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每天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悉尼歌剧院亦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悉尼市区北部,是悉尼市地标建筑物,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一座贝壳形屋顶下方是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歌剧院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该建筑1959年3月开始动工,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时14年。
悉尼歌剧院曾经获得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美国总统福特、克林顿、南非总统曼德拉、联合国前安理会总理安南等众多国际名人造访。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也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有人说悉尼歌剧院像贝壳,也有人说像白色的帆船,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当初的设计灵感是来自剥了一半皮的橙子,就是这么简单。
1956年,丹麦37岁的年轻建筑设计师约恩·乌松看到了澳大利亚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广告。与其他大多数准备应征的建筑设计师不同,乌松当初连悉尼歌剧院所在的环境一无所知。
起初他毫无头绪,一点儿灵感也没有,妻子见他苦苦思索,又没有进餐,就随手给了他一个橘子。沉浸在思索中的他,随手接过橘子,一边思考一边漫无目的的用小刀在橘子上划来划去。橘子被他的小刀横的竖的划了一道又一道。当他回过神来,一道灵感划过脑海,“啊,方案有了!”
在初选时,乌松的作品被扔进了“垃圾桶“。迟到的设计方案的评判人之一,著名的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没看上已入围的那些东西,他从放弃的方案中,发现了乌松的设计图,说:它,最杰出!
建造过程中在深化设计时却出现了很多问题,选址、用材、构建……搞了几年,预算几乎耗尽,那东西还是一块刚露出水面的一方平台。改组后的澳洲新政府与乌松的意见不合,1966年这位建筑师愤而离开澳洲,说:从此再不会踏上澳大利亚这块土地!当时有民众举行了示威游行,呼吁他复职。
之后的工作由澳大利亚建筑师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与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剧院最后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悉尼歌剧院在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的亲自主持下,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随后,澳大利亚指挥家唐斯挥棒首演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战争与和平》。
1973年10月20日 开工14年之后,悉尼歌剧院终于对外开放。
社会评价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认出的建筑,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 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这座建筑已被视为世界的经典建筑载入史册。 2003年4月,悉尼歌剧院设计大师约恩·伍重先生获2003普利策建筑学奖。普力策奖是对约恩·伍重和他的杰作的最终承认。 2008年11月29日,约恩·伍重在丹麦去世,享年90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大师,在他生前直至去世都没能够亲眼看过他自己的杰作。
讲了那么久悉尼歌剧院的老故事,你一定想参观一下这个澳洲地标式建筑,那么小编废话不说,马上给大家来点儿实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