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雜誌】自古英雄出肥東

2016年01月27日 美国华人杂志WeChinese


点击上方“藍色字”可以關注我們哦!

自古英雄出肥東


“吳楚要衝”驚心動魄,“包公故里”令人神往。戰爭與人物,就是歷史。戰爭出英雄,英雄却未必一定只限於刀光劍影的戰場。有一種戰場有時候比看不見的厮殺更殘酷,更需要膽識,勇氣和智慧。真正的英雄,我們永遠需要紀念。

炎炎夏日漸漸遠去,初秋的芬芳飄香而來。我們北美文藝社中國分社成立典禮暨“國際筆會”在中國肥東舉行。我携夫婿來到了皖中腹地。
愛民英雄包青天
“香蓮下堂泪不乾。人道包相是鐵面,依我看官官相護有牽連……”

中國人,走遍世界,居住在離中國國土最遙遠的村落裏,都不會忘記“秦香蓮”這位“苦命”的女子,更不會忘記包拯,這位“寧可摘了烏紗帽,也要爲民做主”的廉潔公正的北宋名臣。

中國的縣城都大同小異。我們的小車緩緩駛進肥東城區。突然,一座巨大的銅像映入我們的眼簾。不用近觀,就知道是“包青天大人”。難道包拯竟是肥東人?只見那銅像,須得仰視放可看清。包公戴著宋代的威武官帽,身著標準官服,濃眉大眼,嚴肅的面容不怒而威。銅像的包拯形象與我心目中的剛正不阿、不附權貴、鐵面無私、勇敢正直的官員形象深相契合。

包拯是肥東人?實在讓我驚訝。印象中,包公好像是開封府人。

“你知道這位官員的故事嗎?”我問先生。
“不知道。他是誰?”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當然沒有聽過包青天的故事。
“他是民族英雄”,我一臉神秘,“讓我來告訴你他的故事。你知道嗎?如果你做了陳世美,這位官員就要找你算帳”。
“誰是陳世美?”
“陳世美就是拋弃妻子,又去找別的女人結婚的人,也就是對婚姻不忠貞的人。這個陳世美不但要拋弃妻子和皇帝的女兒去結婚,還想殺了妻子成全自己的美夢。而這位官員呢,就是爲被拋弃的女人抱不平,申冤的人。他不怕皇帝,堅决遵守法律,將陳世美正法”。我眉飛色舞,一臉學問的樣子。
“陳世美犯了罪,自然要受到處罰。包是執行法律的人,他做的事情,是他的工作啊。爲什麽歷代以來,老百姓都那麽尊崇他呢?”先生一臉不解。
“可是,陳世美官比他大呀,而且他娶的還是皇帝的女兒,你想想,他要遵行法律,多麽難啊,可是,他做到了呀,所以,他很了不起”。
“我不明白”。先生搖搖頭。
我便無語了。

陳世美和秦香蓮的故事,似乎沒有歷史書精確地記載。不過,中國百姓傳唱了千年的故事,是相當有意思的。
秦香蓮乃爲民告官,而且告贏,似乎是歷史第一人!而,包拯爲平凡之女子申冤,不惜犧牲自己,深深刻入中國百姓的心間,千百年來贏得百姓之尊敬,成爲英雄。

與文友們漫步於宋城風格的包公公園中,長長的走廊上,一幅幅圖畫講述了包拯一生的事迹。我一一仔細看過。有記載說,歷史上真實的包公之所以節節高升,乃是他敢於犯顔直諫,彈劾上級,甚至是皇帝,只要他認爲不對的,都能提出批評又能提出建議。而他病重後,皇上親自上門見最後一面

愛國愛民,是百姓的本能。沒有民,就沒有國,有了國,民才安居樂業。有清正廉潔,肯聽“百姓進諫”的官員治理國家,是百姓的福氣,百姓得了福,自然愛國。包拯的年代,包拯盡了他的本分作官爲民,竟成爲中國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爺”,令人敬佩而感慨。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傳承時代。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摩西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爲奴之地拯救出來,是民族的英雄。在看不見的戰場上,能與社會公認的罪惡“不顧性命”的抵抗,也是民族的英雄。

千百年來,中國百姓念念不忘包拯,包拯不是民族的英雄,又有誰呢?

包拯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護國英雄李鴻章
“晚傾波濤離海岸,天風浩蕩白鷗閒;舟人哪知傷心處,遙指前程是馬關”。春意盎然,萬物更新本是充滿希望和浪漫的季節。但對李鴻章來說,却是無限惆悵難過在心頭。“甲午戰爭”清朝政府大敗,1895年3月李鴻章此時帶領著部下一行前往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商訂和約。

兩個世紀後,我踏進了李鴻章的家,正確地說,是李鴻章的故居。包公,我們從小就熟悉不過了,李鴻章,我卻知之甚少。儘管包公比李鴻章還要古老得多呢。

當我踏進那座氣度非凡的李家豪宅,才開始對這位了不起的肥東人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而對李鴻章真正的欽佩,是我讀到兩個世紀前的美國《紐約時報》上的新聞報道後。

走進大廳,首先來到過廳。廳中央上方懸挂著一塊匾額,只見上面寫著”鈞衡篤祜”四個字,意思是李鴻章官顯福厚,是光緒皇帝禦筆所賜,以褒獎他對大清帝國的功績。

堂高九米的會客廳,是典型的江淮建築。每扇門閣上都是精雕細琢的圖案。房樑全是鬥榫,不用一枚釘子。大廳兩邊巨大的柱子漆黑的底,雕刻著金黃色的一幅對聯,上聯曰“棟梁華夏資良輔”,下聯曰“帶礪河山錫大年”。這幅對聯是李鴻章70大壽時慈禧太后親自賜給他的。它的意思是說李鴻章是國之棟梁,支撑著華夏的江山,而他呢也是沐浴著皇恩,上天都會祝他長壽。

對過去的中國人來說,皇帝就是“老天爺”。即有皇帝親筆“榮譽證書”,又有皇太后的贊賞,人生哪里還有不榮譽,不光宗耀祖之理?

可是,在李鴻章七十古稀之年,他形容自己的人生生不如死。“七十老翁,蒙漢奸之惡名,幾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勢。”

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李鴻章是一位極具有爭議性的人物。那個年代有人咒駡他,甚至要殺了他。因爲他“不愛國”,與列强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李家深家大院橫梁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小姐房子中古老的綉床固然讓人印象深刻,但整個的故居,最讓我最難以忘記的是“馬拉火車”的模型。長長的火車車厢居然由幾匹高頭大馬拉著奔跑。我差點仰頭大笑。哦,不能笑。

不能笑,無法笑。也許李鴻章的悲劇從那個時候開始已經注定了。走在別人前頭的人,哪個不付出過血泪的代價。

這位飽受了日本首相和百姓淩辱的大清丞相,帶著槍傷回到祖國,迎接他的是舉國公憤的仇恨。他已經成爲歷史罪人。人們全然不去思考大清失敗的原因,也完全不紀念大臣與日本國能得一分就得一分以性命維護國家利益的忠心。哦,人們啊,還記得嗎?當年堂堂大清帝國,居然沒有一首可以在萬國運動會上伴隨國旗升起的國歌。是李鴻章年過七旬的老人踏著不穩健的脚步,毅然决然挺直腰板,滿懷深情地唱起他家鄉安徽的民間小調《茉莉花》。一曲唱罷,會場上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獻給這位誓死捍衛祖國與民族尊嚴的老人。

1896年,美國還是一個小國,對泱泱大中華仰慕有加。日本之行的第二年,李鴻章來到了美國。

當時的《紐約時報》是這樣報道的:“大清帝國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乘‘聖·路易斯’號郵輪於當地時間1896年8月28日抵達美國紐約,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李鴻章在美國受到了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的接見,並和美國一些要員及群衆見面,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禮遇”。”

美國民衆對李鴻章訪問美國反響極爲强烈,因爲他是大清國總理大臣,他統治人口比全歐洲君主們所轄子民總和還多,“國賓禮遇”不僅表明了他個人的崇高尊嚴,同時也表明了對大清帝國的尊重。

帶著心靈與肉體的雙重創傷來到了美利堅合衆國,受到了美國總統和百姓的熱烈歡迎和崇高敬意。按照李鴻章自己的話說,美國對他的招待是他期待的,美國沒有讓他失望,想必這個“小國”一定帶給大清帝國的大臣些許的安慰和醫治吧。

美國總統格蘭特稱李鴻章爲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與當時英國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宰相俾斯麥齊名。

出生於吳楚之地平凡村野,從道光時代“丁未四君子”到“世界四大偉人”之一,李鴻章走過一條非凡之路。

論文才,李鴻章24歲便中了第25名進士,年紀輕輕就進了翰林院。論軍事,他親手打造了中國現代化海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八。論外交,他更認識到列强對話幷非占領土地瓜分中國,而是利益。而中國人應該利用國家之間的規則——國際法,維護國家利益。兩個世紀前,李鴻章已經看到了中國的出路。

俄羅斯帝國財政大臣謝爾蓋稱贊李鴻章是一個卓越的人物,沒有受過一點歐洲教育,却是治理中華帝國的核心人物。最主要的是他有一副出色的健全的頭腦,善於清晰地思考。

李鴻章是華夏棟樑沒有錯,但皇恩浩大却未必了。健全的頭腦與思考也許是皇家不喜歡的。

李鴻章逝世的消息,美國《華盛頓郵報》用標題爲《中國的巨大損失》進行了報道,報道對李鴻章公務生涯的回顧,得出一個令人悲傷的結論:他無數次地將中國人從無知而導致的麻煩中拯救出來,却每次都被指責受賄及不忠。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謝謝!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聯繫方式
歡迎關注美國《華人》

微信公眾號:美國華人雜誌WeChinese (點擊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微博:美國華人雜誌

官方網址:www. wechinese.us

地址:7510 Clairemont Mesa Blvd, #108, San Diego, CA 92117

更多關於雜誌社信息,或廣告洽談項目,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電話:858-610-2259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