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专栏的是我国内房产界大咖级别的朋友,前辈。 经软磨硬泡,才终于答应了写专栏这差事。通过此专栏,我希望能够结合国内的房产市场现状,让越来越多的国内房产投资人对于国内与海外房产配置有个更清晰的比较与认识。- 大悟
文/鹰刀
早上起床拿起手机,大悟发来微信说看了一篇北京房价疯涨的文章,要我写写北京房价是如何从2000/平方米涨到8万/平方米的,能否对澳洲的市场有什么借鉴意义。动笔前看了某专家说某金融自贸区的房价不涨到50万,就是失败云云,犹如吃了苍蝇屎一般写下了这个题目。
分析师的工作从来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而是通过对过去的事实总结,得出造成结果的原因,枯燥的数据不如生动的案例,就拿几个例子来说说北京房价的上涨过程吧。
案例一:2000/平方米我是没印象了,2000年去回龙观看经济适用房,2600!2002年去通州看房,180平方米的复式,单价2650。开发商说就咱这关系,也只能给你打个9.8折。已经要出手的时候听说北边4公里有个火葬场,遂放弃。去年通州的房价超过3万,十年没涨10倍,还算心安。
案例二:2003年,分析了市场不会再下降,出手在东南二环买了房子,5400/平方米。2009年的时候以1.5倍的价格卖出。2007年在同物业买了一套小房子13800/平方米,,记忆非常清楚是房东当时自言自语的说,估计以后这房子再也卖不上这个价格了。2010年底这个区的平均房价是2.5万。
案例三:2004年给CBD做前期工作的时候,某著名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天天找我买保险,顺便说起她节衣缩食买了CBD金地广场的公寓,8000 /平方米买的,问我要不要卖了,感觉供月供很费劲。我随口说了一句,CBD就这3.99平方公里,没几个住宅,你留着收租子不好吗?十年后我觉得她应该感谢我,起码免费赠套养老保险啥的。
案例四:2006年,到东四环外某项目参加活动,听说上一期剩余几套顶层200平方米的复式,单价4000/平方米,心动不已。忙问开发商很熟的朋友是否值得出手,这姐姐来了一句:顶层就是容易漏水。这句负责任的话起码损失了700万,如今这个价在悉尼也能在西北区买个马马虎虎的HOUSE了。可惜后来不联系了,不然我可能会赠给她意外伤害险……
以上案例是从2000年开始,基本到2010年,虽然中间经历了2008年的调整,但房价还是一路顽强的走到了高位,但起码3万的价格在北京还是能挑到非常不错的房子。综合原因,最主要是需求旺盛,财富效应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大量社会财富进入市场。
案例五:2011年,东四环著名的豪宅开卖,5万的价格,朋友买了一套,心说真是傻有钱傻有钱的。2014年,中介出到8万,说分分钟就有人要。再度心里诽谤,什么人脑子进水做接盘侠,后来开发商的楼王卖10万,北京南四环都可能卖到10+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010年以后只有一个案例,因为之前参与市场交易的人已经开始慢慢减少了,房子越来越贵,之前还可以跳着脚去摸一下,如今搬来梯子都不一定能搞定了。上涨的原因是财富效应更加的明显,全社会缺乏很好的投资渠道,大量财富涌入市场。
要判断房价是否会涨下去,其实也简单,用股市一个专有名词就分析的出来了:接盘侠有多少?在哪里?因为房子既然是个商品,那么必然要进行交易,没有交易,只能是纸上富贵。北京每年总价1000万以上的房子这几年都是3000多套的成交量,可如今的市场供应量有多少?所以2000到8万,过程还算合理,遇到调整也算市场自身的原因。至于鼓吹房价会一路涨下去,我只能说,去NMD50万。
(完)
大悟编写的《澳洲房产那点事儿》在淘宝,京东,当当,亚马逊等中文网站均有销售,在澳洲本地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