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总认为宝宝的奶粉越浓越好,宝宝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其实这样对宝宝有点类似于揠苗助长,是有很大危害的。
这不,市民王先生几天前喜获宝贝,因宝宝是早产儿,加上妻子母乳不足,王先生只能给宝宝添加奶粉辅助喂养。为了让早产宝宝尽快长胖,“赶上进度”,王先生每次给儿子冲奶粉的时候,都会特意多加几勺,希望儿子吃得饱,吸收更多营养。
有很多妈妈和王先生的想法是一样的,想让孩子多吃点吃饱点于是就在冲奶粉的时候多加些,但是这真的是超级错误的做法啊!
小宝宝吃奶粉才吃了两天,就出现了呕吐、腹胀、肚子硬等症状,原本机灵可爱的宝宝一下子像焉了的小苗。经过医生的影像检查,发现孩子的消化系统渗透压失衡,肠子外的水分往肠子里渗透,胀气胀得厉害,出现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再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出现发烧、便血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还好,送医及时,已脱离危险)
首先
影响消化
奶粉冲调适宜的浓度,取决于配方奶粉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和宝宝生长阶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科学的依据。如果冲调太浓,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排便困难,也增加了患消化道疾病的风险。
其次
影响宝宝的血液健康
不但会影响血钠、血铁和血钙等指标,尤其会明显增加血钠浓度。而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婴幼儿对钠吸收率比成人高,即使血液中的钠浓度属于正常,也会随着钠的累积,对神经系统和肾脏等产生影响。
最后
影响宝宝对水分的吸收,严重时引发氮质血症
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补充适量水分是非常重要的,过浓的奶粉,使宝宝食欲减退,饮水的意愿下降,尿量和次数也会减少,间接增加了宝宝肾脏负担,危害很大。过浓的奶粉也意味着宝宝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加之摄入水分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所产生的非蛋白氮物质就会在血浆内潴留,从而导致氮质血症。
总之,严格遵守配方奶粉包装上的建议冲调方法,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奶粉浓度。
奶粉冲太浓不好,冲稀一点总可以了吧?
也不行,这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同样也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所以,家长们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要严格遵守配方奶粉包装上的建议冲调方法,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奶粉浓度。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
冲配方奶粉我们提倡用自来水。因为目前家庭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再用来冲奶粉就可以了。
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
有些家长怕孩子营养跟不上,每次冲奶粉都会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泡得浓浓的。谁想到,这却大错特错了。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因此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经常给幼儿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先加奶粉后加水,实际水量会少于奶粉冲调指示中水量,不能保证冲调浓度的精准性;再者,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比较容易结团,溶解不均匀,不利于消化。
正确的冲调次序应该是,根据奶粉罐上标注冲调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温水,然后取适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
婴幼儿奶粉中有不少热稳定性较差的营养成分,如果使用较高温度的开水冲调奶粉,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对宝宝肠道也造成伤害。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将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
会让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液,容易胀气打嗝吐奶。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套上奶嘴,用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滚搓,请记得温柔一点哟!
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还是同牌子的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叫做转奶,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爸爸妈妈也不需要把这想得太复杂,一般奶粉外包装上都会明确标明该种奶粉的冲泡浓度及具体的操作方式,家长给宝宝冲奶粉之前仔细阅读,按规则操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