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 | 旅行 | 生活 | 美学 |
投稿请微信联系 gokiwi_phil
▼
文 | Vicky
自从海外房产投资成为了中国富裕阶层的一条重要投资渠道,来自海外当地居民的抗议声就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次,一位新西兰土生土长的华裔女孩站了出来...
就在今天早晨,新西兰知名媒体Herald在新闻头条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并立即在华人圈中引起轩然大波。
这封信未署名,但据称来自一位17岁的华裔女孩,她的父母早年移民新西兰,她在奥克兰出生,并在这里长大,目前在读高中。
在文中,女孩声俱泪下地表示,自己因为华人推高房价的恶名而受到了周围人的歧视:
......
我为我每日辛劳工作的父母而骄傲,我也希望在能力允许的时候对这个社会尽可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就在最近,我突然感觉到在这个国家,自己并不受欢迎。每天,我都被别人当作那个从新西兰本地人手中夺走了房子的“外国人”。
我深爱着载满童年回忆的这片土地,但我却在这里饱受别人的白眼——这全都是因为那些与我有相同血缘的华人们,他们夺取了本应该属于本地居民的机会。
被夺走的还有我自己的机会。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没有钱来赞助我买房。我也并不比别的高中生更优秀,我只有靠自己。
......
这个还未成年的女孩,因为疯涨的房价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
高企的房价会为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推波助澜......
我们全家在奥克兰买的第一幢房子只有40万纽币,现在虽然翻了一倍多,这又有什么用呢?水涨船高,我还是要像父母辈移民一样,为了遥不可及的房子而费尽艰辛。
在畸形的房价之下,如果没有父母巨额资金的帮助,我们这一代,付出再多的努力,恐怕也无力购买自己的房子......
这种高房价催生的恐惧和忧虑,与国内年轻“穷忙族”内心的煎熬如出一辙,读来竟然颇感熟悉。
但因为身份的差异,这个女孩的经历出现了戏剧化的因素——说着一口地道纽式英语的第二代移民,不得不在无法承受的房价之重面前,同时背负“华人炒高房价”的双重压力,只因她有一张华人的面孔。
奥克兰华人社区中心主任表示,在这个华裔女孩身上发生的事件绝非孤例。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在新西兰,无论在媒体舆论上,还是在民间议论中,甚至是移民圈内,以华人为代表的海外投资客一直被指为推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新西兰以往和谐的多种族融合气氛,正在因为相互间资源的抢夺,而产生越来越大的“裂痕”。开放的政策,也日趋一步收紧。
但到底,这是谁的错?
中国是海外移民的主要来源国,移民数量已经从90年代的全球第七,攀升至全球第四——截止2013年,海外华侨数量跃升为930万。
当国内经济下行,股灾让人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割肉之痛”,疯长起来的理财公司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垮台......
当城市上空的阴霾长期挥之不去,质量危机、拐卖犯罪、医疗诈骗变成了每天朋友圈的日常......
人民币不断对外升值中,辛苦半生的中国富裕及中产阶层,为了保存“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得不把眼界放诸海外。“境外房产投资”在投资公司的包装与吹捧下,华丽登场。
权贵阶层阶层更是为了转移资产,用惊天的成交价,长期占据海外报纸交易信息的头条新闻。
▼ 2013-2014年间,中国买家在美国当地购买了超过2210亿美元的房产,占当年房产交易金额的24%。根据2014年中国国际移民年报,中国人是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英国伦敦的最大海外买家群体。
更有年轻人,逐渐对国内的生活失去了希望,希望通过“打工旅行”或者技术移民,在海外寻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换位思考,似乎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但是,在群体的合力下,带有”中国特色“的各种问题带来极大“挤出效应”,蜂拥而出的人们,开始向全世界索取资源。
▼ 加拿大新闻报道生动地展示了,下行的中国经济和加拿大高涨的房价之间的因果关系
上海刚刚收紧“外地人购房政策”的同时,又如何去指责,在新西兰这个一直以开放的怀抱迎接移民的国家,当地人在心中、在嘴上掀起的阵阵波澜。
其实,在现代社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
一国一地一时的政策、世情、民心,
人们的信心、希望、愤怒、焦虑和逃避,
其影响将会以我们所无法想象的速度向外扩散开来......
而对于每一个在迷茫中探寻未来的个体,走在这条“平凡之路”上的时候,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签证 | 交规 | 入境 | 奥克兰 | 皇后镇 | 罗托鲁瓦 | 惠灵顿 | 基督城 | 但尼丁 | 怀卡托 | 南岛 | 北岛 | 国家公园 |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大学
发现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