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样用盐、油、糖,宝宝一生都受益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足够,完全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必额外加盐;
此外,宝宝的肾脏发育不成熟,特别是排泄钠盐的功能不足,所以一旦吃了加盐的辅食,难免导致局部水肿。
哪怕宝宝过了1岁,也要严格限制盐的添加。
▶建议:在菜起锅时不加盐,端到餐桌上再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只要放一丁点盐,吃起来就有味道,因为盐都附着在菜表面。
油和糖也是如此,一定要慎用、少用。
许多食物只要使用不粘锅,哪怕不用一点儿油,也能煮出好味道。
▶建议:如果非要用油,可把分量减半。用糖时,不妨以地瓜、桂圆和红枣等食材来替代。
2微量元素检查没必要
微量元素检查,特别是末梢血(指血或耳垂)检测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末梢血采集过程中,针刺得创面很小,挤压手指采血时,会有很多组织液混入其中,造成微量元素稀释性变低。
因此,孩子生长发育正常的话,就没必要检查微量元素。
而且,单独补充几种微量元素并没有多大作用。因为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的组合,只补充几种反而容易减少其它营养素的吸收。
▶建议:如果孩子现在生长发育正常,生活节奏比较规律,孩子清醒后情绪良好的话,就应认为孩子是健康的,没必要做微量元素检查。
3引导宝宝进食,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分龄渐进
也有妈妈问我,假如在某个时期,宝宝一直拒食,就是不肯吃任何东西,这该如何是好?
其实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很可能是宝宝正处于断奶期。宝宝在断奶期里,非但不爱喝奶,对其他事物也可能不敢兴趣。
▶建议:不妨更换不同的食材,不停地尝试,相信宝宝会慢慢适应的。
4宝宝餐具不要盛装过酸或滚烫的食物
关于宝宝使用的餐具,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不要盛装过酸或滚烫的食物,不可用来微波;蒸煮食物,不直接放在热水中消毒或清洗。
应待食物略微放凉,再盛装到餐具里。这么做,好处有二,一是防止产生有害物质,二是避免烫伤宝宝。
宝宝食物少油腻,清洗时不妨先用清水浸泡,然后再用抹布清洗,而不可费力刷洗。
宝宝餐具一旦出现刮痕,就别再使用啦,赶紧换新的吧!
5有湿疹的孩子不要添加鸡蛋和豆制品
1岁之内的孩子,特别是目前已有湿疹的孩子不应添加牛奶和相关食品(如:鸡蛋蛋白、带壳的海鲜、大豆/花生等容易引发孩子过敏的食物);
此外,湿疹的孩子应晚些(至少8个月)开始尝试蛋黄。如果蛋黄不耐受,就要坚决停掉。黄豆浆不能给1岁以内的孩子喝,这样可能会加重过敏——湿疹。
▶建议:孩子的辅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种,这样有助于湿疹的控制。
6辅食添加时出现腹泻时停餐1~2周
刚开始加蔬菜时特别容易出现拉肚子。出现这种情况,麻麻可以稍停1~2周,然后再添加。
▶建议: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把食物都做成泥状,更有利于宝宝进食。
7不要以其他孩子的进食状况作为自己孩子进食的标准
孩子每次到底应该喝多少奶或吃多少辅食?这个问题只有孩子知道!
如果每次都能将为其准备的奶喝完或辅食吃完,同时没有呕吐、腹泻等不适表现,家长就可以逐渐给孩子增加奶量或辅食量。
孩子对食物的接受状况非常重要,家长千万不要以其他孩子的进食状况作为自己孩子进食的标准。
8吃辅食后立即喂奶,不要少食多餐
两顿奶中间加辅食,孩子还没饿,本来就对辅食兴趣不大,这样更不爱吃饭。孩子长期没有“饥”和“饱”的概念,胃肠功能也会下降。
▶建议:应在每次吃辅食后立即喂奶,一次吃饱,不能少食多餐。
9并不是每个时期辅食越软烂就越好
刚添加辅食的宝宝因刚学习吞咽动作,所以辅食以糊状、泥状和半固体状为最佳,当宝宝适应以后,可以尝试增加一些颗粒状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8-12个月的宝宝进入了长牙期,这时可做一些烂面条、肉末菜粥等。
但在12个月后,饺子、馄饨等都可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
2岁以后,宝宝的牙齿发育已形成,食物的软硬、粗细程度基本可以和成人一致了,不必刻意为他们开小灶。
10成品罐或袋装辅食不含防腐剂
成品辅食先要在洁净车间完成灌装、密封、抽真空,之后还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加热,消灭细菌的同时也阻止了外部细菌的侵入。
这样的热灌装工艺已经发明了几十年,可以让食物在常温下长期保存。正规品牌的成品辅食可以放心给宝宝吃,妈妈们不用背负心理压力。
— END —
还想知道更多?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与《科学添加辅食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