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 |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016年09月25日 新阿德莱德


| 作者:黄向墨

本周一,维多利亚州政府宣布已批准墨尔本港50年租赁权的出售,购买方是一个包括中国和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国际财团,中资在其中占20%的股权。这是澳中自贸协定生效之后,中资在澳进行大型收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尽管中资在其中的股权比例并不高,但依然值得我们为此欣慰。


众所周知,近期澳大利亚部分主流媒体对华人华侨乃至澳中两国关系予以了相当的关注、做了一些有失偏颇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华人华侨对澳大利亚社会生态的某种担忧,引起了华资对澳大利亚投资环境的某种担忧。


墨尔本港收购案的顺利推进,大约可以视为澳大利亚对这种担忧间接做出的积极回应。


我们应当看到,自从白澳政策被废除之后,澳大利亚在反对种族歧视、推进多元文化融合方面,为世界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华人华侨就是这种进步的受益者之一。尤其是1975年澳大利亚正式实施《反种族歧视法》,宣示所有澳大利亚人,不论其肤色种族一律平等,享有同样的基本权利与机会。这弥补了澳大利亚宪法中的缺失,与宪法一道成为当代澳大利亚的立国之本。《反种族歧视法》实施以来,华人与全澳其它各族裔一样,归属感与认同感日趋强化。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反种族歧视不仅是澳大利亚的立国之基,也是华人华侨的安身之本,一小部分极端人士的言行不可能撼动或改变这一根本。


我们也应当看到,澳中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排除种种干扰,求同存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贸易伙伴国,两国的政治互信也在不断提升,从“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订了澳中自贸协定,双方的经贸往来、民众交流及领导人互访都十分频繁与密切。这样的澳中关系,令两国政府和人民都获得了巨大的红利,也对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澳中两国在历史、社会及政治体制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一些重大事务有着不同的看法。在这些差异与分歧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澳大利亚与美国有同盟关系,其外交政策受到美国的很大影响。这是澳大利亚国家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也是澳大利亚在当前国际局势中的选择。尽管澳中两国有许多差异及分歧,但是两国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反而有着非常广泛的共同利益,其中也包括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与中国保持和平、友好、互助的睦邻关系,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与中国取长补短,这也是最为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正因这一核心因素,澳中关系不管表面上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大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当前澳中两国都在同样经历着经济转型、深化改革的考验,而数十年来已经建立的双边关系,令双方的经济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关联,这些都需要双 方推进进一步的协作。正如澳大利亚外交部官网所言,对于澳中双方的很多分歧,需要进行建设性地管控。风物长宜放眼量,有分歧并不可怕,正需要两国继续求同存异、乃至努力求同化异。


对于近期当地媒体有关华人华侨及澳中关系的不公正的报道,我们应当以理性思维来看待这一现象。当然,从近期本地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也听到了很多客观、理性和善意的声音。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需要时间。这几年随着中国新移民在澳大利亚投资的增加,一些传统的保守主义者对此产生畏惧感,用偏见和傲慢的眼光审视本土华裔和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这种现象提醒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更快的融入澳大利亚本土文化和保护自己。但从澳大利亚一百多年移民融合历史来看,未来中澳文化在碰撞之后,将会是更好的融合。


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与世界上大多数理性政府一样,澳大利亚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改进民生,中心工作就是发展经济。从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来说,引进外资是不可避免的必由之路,这当然包括华资在内。对于我们华资而言,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澳大利亚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我们应当相信,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有其自我进化功能,它不仅能清除种族主义、麦卡锡主义那样的恶性肿瘤,也能够抑制闭关锁国的经济民粹主义。澳大利亚的确暴露出了投资环境、法治环境的一些弊病,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打造更为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这不仅符合各国来澳投资者及本土各族裔投资者的利益,也符合澳大利亚的根本利益。


股权。这是澳中自贸协定生效之后,中资在澳进行大型收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尽管中资在其中的股权比例并不高,但依然值得我们为此欣慰。

文章作者,黄向墨,1969年生,现任澳大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为 你 推 荐

马航MH370机长蓄意坠毁飞机 | 老刘说事儿第四期

老刘说事儿第五期 | 第二届阿德房产会招商

澳洲迄今最大规模罢工 | 澳女版希特勒:我们不要移民!

澳将禁止海外购物 | 招聘市场销售专员


新阿德专稿,转载请署名并注明来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