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早知道:\\b孩子的依恋

2016年10月04日 澳洲新足迹中文网站



新足迹教育版网友chatchat为新妈妈简明扼要讲解依恋理论。


经常看到妈妈们为孩子送幼儿园阿什么的事情烦恼,很遗憾地说,等到要送幼儿园的时候,很多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要改变孩子或者家庭的习惯都比较难了,很多问题需要从根子上解决。很高兴看到足迹今年有很多新妈妈,似乎还有好些准妈妈明年生,写点我的感想共妈妈们参考:


1, 做妈妈做家长需要学习。自从我自己做了妈妈以后,我变成祥林嫂,碰到年轻的妈妈就说,做妈妈要学习,买个小家电都要看说明书,养育孩子那么大的事情不学习是不行的。学习的直接好处就是碰到问题心中有数,处理起来事半功倍;长远来说,对家庭和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


2, 做妈妈需要一些计划。每个人的人生观不一样,有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有计划,有的人喜欢过一天是一天;很有计划的人也可能计划外有了孩子。不管怎样,如果你事先没有想太多的话,至少怀孕以后,要通盘考虑一下,怎样度过孩子生命中最关键的三年,家庭经济怎么安排,事业怎样,有没有帮手?孩子婴儿期有人全身心地照顾对孩子的一生,对家庭生活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3, 依恋理论: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依恋是人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且战胜时间和空间保持这种亲密关系的能力。依恋既是婴儿生物学的需要,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依恋关系良好的婴儿,有足够的安全感,去认识新的事物和世界,建立形成自我,又进一步以良好的依恋关系为基地,探索更广泛的世界,完善自我。


依恋关系如何建立?首先当然是父母在情感上爱孩子;但这种爱如何被孩子接受呢?从婴儿的角度来讲,他的基本需求很简单,吃喝拉撒,如果每一个细节都被父母很好地照料,父母总是能体察孩子的需求,并给与满足,甚至在孩子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给与满足,那孩子在基本需求上就是满足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细致入微的照顾,就是依恋关系的基石。同时,父母在同孩子相处的时候的态度,语言和表情,对于依恋关系也很重要:我的理论是,依恋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上帝的礼物,孩子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认知,也成为父母对孩子的依恋的核心,当然会传导给孩子。


4, 依恋理论在日常育儿中的运用和相关问题:
新生婴儿晚上1-2小时需要哺乳,这同妈妈晚上的睡眠是一对矛盾;妈妈要事先有思想准备,调整自己的生理时钟,孩子睡妈妈睡,孩子吃妈妈喂。需要强调,母乳喂养的方便性,如果妈妈有足够的准备和合理的对策,孩子足够健康(这个又是要怀孕前就准备的),大部分孩子能做到在夜晚安静地哺乳,哺乳完了很快再次入睡。


大一点的婴儿晚上可以睡得长一点了,但很多孩子在睡眠中会有不安稳的片刻,如果父母没有准备,等他大哭起来,一切都晚了,没有半个小时,(甚至一,两小时)很难再让他入睡。从依恋理论出发,我支持婴儿和父母亲睡在一张床上,当孩子有动静的时候,父母能及时伸手摸摸她,安慰她一下,有时候只是父母迷迷糊糊地嘀咕一下,大部分孩子就继续睡了;而父母也可以继续睡。


良好的依恋关系,到孩子要送幼儿园的时候,有很多正面的好处,哪怕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喂养的时候,因为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感,他就不容易故意制造麻烦引起父母的注意,(比如,把食物吐出来,动不动就哭闹)父母在养育的时候就轻松很多。


如果父母不能亲自照顾孩子,家庭主要照顾孩子的人,就要同孩子建立起替代性的依恋关系。我说替代性的,显然它没有父母亲自照顾来的好,是个次选,如果可能,希望妈妈们能安排自己照顾孩子。这种替代性的依恋关系,同父母的依恋关系一样对孩子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白天的养育者对孩子尽心尽力,晚上又有爸爸妈妈的照顾,孩子也能形成很好的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赞成3岁以下孩子去幼儿园,幼儿园的师生比例,老师做很多事务性的工作,决定老师不可能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特别是那些8小时以上在幼儿园的婴儿,真是可怜啊!即使过了一两个月,孩子所谓“适应”了(RESILLIENCE),是无可奈何呀!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