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一位把自己称作“社会主义者”的左翼新西兰摄影师,辞掉了工作,轻轻作别新婚的妻子。他孑身一人跨越了整个太平洋,花费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自费前往中国,开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 六十多年前,他在鞍钢时的自拍照
多年以后,当汤姆·哈金斯 (Tom Hutchins) 回忆起那个下午,37岁的他坐着火车,经过香港,正式进入红色中国的那个瞬间:
“我一刻不停地按着快门,用这种隐秘的方式庆祝我顺利实现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用我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民族,这个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群体。”
△ 深圳河上的罗湖边境检查站,河那边的香港当时还属于英国,河这边的罗湖当时还是个村庄。
1956年,刚成立了7年的中国,风云诡谲的当代史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那一年,中共召开了八大,宣布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那一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式成为了中国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
那一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普通话。
那一年,中国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正如《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一书作者在序言中写到:
“1956年,春光洒满大地”。
△ 1956年六一儿童节的北京,涂着口红的文工团女主持人宣布,庆祝国际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正式开始。
那一年,汤姆·哈金斯历时四个月,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穿越了整个中国。
无论是广州、上海、武汉,还是北京、沈阳、鞍山、长春……
△ 广州中山纪念堂旁,嬉戏的孩童
△ 上海的夜景
△ 上海,一个民事法庭正在审理案件
△ 上海,艺术展上的一位画家
△ 湖南的一个渡轮码头,乘客正在上下船
△ 修建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 1956年,中国和埃及正式建交。7月23日埃及国庆日,毛泽东向在北京的埃及官员祝酒。
△ 周恩来与尼泊尔大使交谈
△ 刘少奇,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会议间隙
△ 北京,一位师傅在制作景泰蓝
△ 北京王府井,士兵们透过玻璃橱窗在观赏店内陈设的服装
△ 鞍钢,工作一天后,下班的人潮
△ 鞍钢,学习技能的年轻女工
从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开始,他穿越河西走廊,戈壁沙漠,一路走到了遥远的乌鲁木齐,足迹甚至到达了新疆西部的哈密地区。
△ 西安,华清池畔休憩的人们。1936年发生在这里的西安事变,扭转了中国命运的走向。
△ 兰州,一个小脚老太太
△ 兰州,黄河畔的水车,和河上的羊皮筏子
△ 甘肃武威火车站,准备去大西北支边的一家人
△ 河西走廊上,一个少年赶着骆驼
△ 玉门油田,沙尘暴中全副武装执勤的军人
△ 乌鲁木齐的一角
△ 新疆,一个当地音乐家和他的爱人
△ 乌鲁木齐,一个维族小姑娘,和身后的清真寺
△ 苏联使领馆外的维吾尔人
△ 新疆哈密市的街景
△ 天山附近,在帐篷里熬制马奶的哈萨克牧民
△ 天山脚下收割粮食的安徽农民
他用摄像机,虔诚而真实地把1956年最真实的中国,留在了黑白底片之上。而在他签证到期前2个月,没有任何理由,他被告知:必须离开中国。
△ 汤姆·哈金斯在长城上
1957年1月,他将作品整理后,汇编成一个7页的图文集——《行进中的红色中国》(Red China on the March),发表于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引起了巨大轰动。
他的照片给西方人提供了难得的、真切的视角来观察成立不到十周年的中国,而这也成为了接下来几十年的“绝响”。他和法国著名摄影师亨利·卡特埃、马克·吕布、联邦德国《明星》杂志摄影师罗尔夫·季豪森等人一起,被西方媒体并称为“1950年代屈指可数的有机会拍摄中国的西方摄影师”。其它几人都在随后的几年当中,纷纷著书立传,名留影史。
1956年之后,中国政治风云突变,汤姆·哈金斯,这个新西兰的左翼青年,出于担忧之心,把没有公开过的照片底片,全部尘封在奥克兰自家地下室之中,这一放,就是好几十年。而他也安心回归校园,成为了奥克兰大学的一名老师。
△ 1956年,在中国民航局,认真看报的和尚
1979年,他的好友,奥克兰大学教授和著名策展人约翰·特纳(John Turner)偶然间发现了这批照片,于是劝说汤姆把他们重新冲印、归档。
△ 天安门前的少先队员们
很快约翰就惊讶的发现:汤姆在中国,总共拍摄了300多卷胶卷,共计1万多张照片,而其中超过九成的照片,都被他尘封在了自己家的地下室里,从没有公开发表过!
约翰开始了整理这些照片的浩繁工作,这一做,就是37年——直到汤姆2007年去世,这些照片也没有归档完成。而他一开始还有来自大学的经费和人员支持,到最后,只能完全靠自己的退休金,才完成了这卷帙浩繁的工作。
△ 北京的人力三轮车。汤姆的图片下有这样的注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医生父亲坐在三轮车上,她父亲是儿童医院的医生。当时我也坐在 三轮车上,在长安街上并驾齐驱,小女孩一路上和我逗着玩”
直到2016年,这些照片拍摄了整整一个甲子之后,七十多岁的约翰,带着已故好友的照片,在平遥国际摄影展上举办了名为《1956:汤姆·哈金斯在中国》的特展。
他还把这些照片和汤姆的手稿整理成一本书,名字叫做:《汤姆·哈金森中国见闻:1956》 (Tom Hutchins Seen in China: 1956)。
在约翰的几十年的努力之下,我们终于可以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打开这尘封了一个甲子的历史。
△ 汤姆镜头中的维吾尔青年
透过这位摄影师,那个遥远的近乎只存在于历史课本上的年份,鲜活了起来。
△ 长春,工人俱乐部里,一对年轻人正在认真的跳着舞
摄影大师皮特·亚当斯 (Peter Adams) 曾说,“好的照片在于情感的深度,而非景深”。而透过这样一位新西兰摄影师的镜头,穿越了历史的纵深,窥探着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光的沧桑流变。
正如约翰所说,这么多年来,支撑他一直整理这些照片的缘由,就是想让那些照片中至今仍然在世,却远在大洋彼岸的主人公们,乃至他们的后代,依然可以找到当年的自己,找回历史风云之中,那些永恒定格的瞬间。
///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Reference:
http://jbt.photoshelter.com/
http://news.china.com/history/all/11025807/20170417/30429787_all.html#page_2
http://asiasociety.org/blog/asia/25-remarkable-images-provide-rare-glimpse-1956-china
http://www.loeildelaphotographie.com/en/2017/01/04/article/159932053/tom-hutchins-seen-in-china-1956/
http://www.chinadaily.com.cn/life/2010-11/12/content_11539957.htm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移民 | 签证 | 交规 | 入境 | 奥克兰 | 皇后镇 | 罗托鲁瓦 | 惠灵顿 | 基督城 | 但尼丁 | 怀卡托 | 南岛 | 北岛 | 国家公园 |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