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不能抢时间
1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从孩子刚会说话开始,就教给孩子认字、算数,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很聪明,欣喜过望,于是就让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甚至背诵字词典。一些幼儿园也是如此,直接以教孩子识字、背诵为主要的教育功能。
你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吗?
绘本之父松居直说:“让孩子提早认字,或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图画书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阅读障碍,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别强迫孩子学习,去激发孩子的自我学习力
过早识字,强硬地塞给孩子字词,只会压制孩子的自我学习力的成长和爆发,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
孩子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字了
2
学习是什么?
学习不光是认识字词,会计算,学习是面向整个世界的一场没有边界的探索。而这场探索需要大脑的各项认知功能,比如看、听、嗅和感觉。
孩子的耳朵、眼睛等等感觉器官,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世界,识别着陌生的事物,因此,我们常听见小孩子发出好奇的提问。
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在学习。可我们却看不到孩子在用心的学习,反而觉得不耐烦,举着大棒,“别问那些没用的,过来,把这个字认一遍”。这就像什么呢,就像本来你就站在一座钻石宝库面前,你却停下来,费劲地抠下大门扶手上镀的那一点金。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另外,像婴儿动辄就把东西放进嘴里,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可很多父母不懂,强行把东西从孩子嘴里拿出来。
除此而外,人类的认知和反应还有一个回路,那就是“身体——情绪——理智”,简单说,孩子的大脑是在运动中发展发育的。有时候,让孩子跑跑跳跳,比让孩子坐下来看书写字更有意义。
孩子在跑跑跳跳中就已经学习了
3
现在,绘本成了妈妈们陪读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可一些妈妈还是脱不了这个窠臼,拿着绘本,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孩子念,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字上,而不是画面上,不是故事上。
为什么提倡绘本阅读,就是因为绘本的画面是最直观表象的表达。孩子只要看到画面,就能联想到生活中的所见,并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故事轮廓,再经过妈妈的讲述,孩子会很快就记住一个故事。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存在着一个符号阶梯,即真实的物体、玩具、图画、词汇。简单说来,儿童最先理解的就是真实的物体,比如桌子,然后是桌子在玩具中是什么样的,图画里是什么样的,最后才学会这个东西被叫做桌子。
语言具有任意性,比如“桌子”一词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也是儿童认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只让孩子看图画,听你讲故事,那么孩子反而对你读的那些字产生兴趣。
松居直曾经说过,有个小孩子在听妈妈讲过几遍绘本之后,居然看着图,手指着字,一字不差地将绘本故事讲述了一遍。
媒体人中流传着内容三要素:有趣,有料,有用。其实对孩子学习来说,也应该具备这三个要素,只是先要有趣,有料,然后才是有用。很多时候,有趣、有料已经是有用。
孩子一边社交一边学习
4
最后,孩子的学习还具有强烈的social性,尤其是语言功能,更是如此。
所谓social性,就是互相交流。这个相互,自然是人与人之间。比如,即使我们没有刻意去教授孩子说话,孩子还是在父母和亲朋的交流中很快就学会了一门语言,而且,孩子会用自己学到的一个词,不断去尝试着和人进行沟通。这种沟通越多,孩子的语言发育得就越快越好。
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一个期限的,过早识字,就等于用一个硬邦邦的符号隔绝了孩子语言发展的social的环境。孩子的语言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再学习其他的知识,自然就更加缓慢。同时,孩子的自信心一旦受挫,他还会变得厌倦、自卑。如此,你又怎能让他取得好成绩呢?
5
可以教孩子识字,但要注意方法。
文字是与他人交流必备的一项技能,如果孩子在文字方面很有天赋或者在小的时候能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去积累了很多语言、词汇,那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不主张家长怀着特别功利的目让孩子识字,比如:强迫孩子上识字班,或者刻意考核孩子的识字量。
何时识字没关系 方法对了是关键。
许多家长都会关心何时让孩子识字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教孩子识字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就像每个孩子会走路的时间都不一样,具体到何时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的,但是只要发展正常的孩子,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对识字产生兴趣,因为外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他们想获得更多的知识,他们就需要了解文字,因此会有一种内驱力不断迫使他们去识字。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敏锐及时地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呵护他们的这个兴趣,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正确的方式会让孩子喜欢上识字这件事,但是错误的方式却会遏制孩子的兴趣,甚至让孩子对识字产生厌恶情绪。
熊爸说:总之,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感官能动性,让孩子以他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学习。
早识字OR晚识字?方法对了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