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暗恨:中国竟然暗地研发这两款高科技战机

2016年11月21日 第一观察站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近日报道称中国有可能正在发展类似于F35B的歼-18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以及名为“蓝鲸”的倾转旋翼运输机。据外媒猜测,这两款新型战机将在2020年之后装备部队。

关于歼-18的报道在多年前就已经存在。据中国航空工业网站消息,2015年3月20日,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短垂项目加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推进系统项目(简称“短垂项目”)是针对提高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填补该类作战武器装备空白而进行的探索项目。说明中国对垂直起降飞机的研制已经在准备当中。其实早在1968年7月11日,空军向军委办事组和国防科委上报了 《关于三五期间我国飞机发展问题的建议的几点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出要尽快解决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的问题。随后,六院根据空军的指示,下达了短距起落战斗机的研制课题。最后因技术问题而下马。

美国之所以如此关注中国的垂直起降飞机的研制,更多的是一种害怕心理。中国近十年的国防装备呈井喷式增长,特别是航空领域让美国颇为忌惮。歼-20在珠海航展的惊艳亮相,更是将中国与美国的飞机代差缩短为零。再联想到近日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成功对接,这是建立空间站的关键步骤。到2024年由美国主导的空间站将退役,届时中国将拥有唯一的在役空间站,美国的太空优势将被中国取代。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紧密关注中国的战机研发实则是一种将被对手超赶的焦虑心理。

中国如果要发展垂直起降飞机,肯定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垂直起降飞机最大的优势莫过于他不需要复杂和起降跑道,主要能停下飞机便能满足起飞条件,这大大缩短了起飞时间和出动作战的灵活性。尤其是在航母上,垂直起降飞机在单位时间的出动频次远远高于弹射起降的飞机。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低强度作战条件下,一条航空母舰每天24小时能够出动的飞机总数就是80~100架次,平均每架飞机出动1~1.2次。极限情况下,曾经有航母达到过一天出动150架次的记录——当然是单日记录,无法长期保持。如果换成垂直起降飞机将远远高于这个数。而航母的作战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舰载机的出动频次。当然,垂直起降飞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由于发动机的限制以及其起飞方式的制约,飞机无法挂载过多的燃油和武器,导致其作战半径和打击火力大大减弱。

而与歼-18一直未有官方确切消息不同的是, 中国“蓝鲸”倾转旋翼运输机的模型已在2013年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亮相,因酷似美国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而被誉为中国版“鱼鹰”。但是,与V-22有所区别的是,“蓝鲸”采用的是四倾转旋翼构型。据悉,“蓝鲸”商载达20吨,巡航速度538千米/小时,航程3106公里,使用升限8615米,作战半径大于815公里。具有极强的近地机动能力和过度飞行可控性,是可以满足未来我军“全域到达”使用要求的战术运输旋翼飞行器。


中国“蓝鲸”倾转旋翼机的出现将使中国能够具备类似美军的高端海空立体登陆能力,其高航速与高航程能使中国的舰艇编队在尽量减少航程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海域的实际控制。如果将倾转旋翼机部署在较大的核心岛屿上,中国则可获得“蛙跳”式快速垂直登陆能力。无论部署在军舰还是岛屿上,倾转旋翼机快速远程的垂直机动能力都将使中国获得新一代的两栖登陆能力,进而加深中国在西太平洋的自身影响力。将在未来夺岛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里是第一观察站,如果你对军事也感兴趣,欢迎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