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十几年前,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知识可以非常容易的获得,只要人们愿意,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各种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但是我一直有一个困惑,这个困惑伴随我也近10年,就我个人而言,我的个人能力并没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增长,或者说并没有达到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预期能力增长。
按照常理,现在获取知识信息的成本很低,自己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那么个人能力的提高应该与日常所获取的知识成正相关。之所以觉得停滞不前,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真是一个惨痛和羞愧的事实。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老而无所进取的困惑愈发加剧。
我所指的‘能力增长’宽泛的指:知识,视野,思考分析能力,洞察力等,这个定义有点模糊。通俗的讲,就是感觉自己的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停滞,这是一种糟糕的体验。
那怎么破这困局呢?我曾经尝试过各种时间管理的方法,也许是自己不够有毅力,很多方法都收效甚微。我也一直未曾停止寻找破局之法。
直到我发现了是我对待知识的方法出了问题。平时读过的书、文章,当时也许很有启发,也有很多想法。但是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道理:我在狗熊掰棒子,一边掰一边丢。也许你曾读过《我们读过的书都会忘记,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书?》这样的文章,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尽量的降低遗忘的比例,那岂不是更好。
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其实破局之法真的好淳朴:建立笔记系统。
通过建立个人笔记系统,就像长出了第二个大脑。请注意是建立一个笔记系统,而不是单纯的做笔记。每天我会读到各种文章,有的来自纸质书籍,有点来自微信中朋友的分享,有的来自罗辑思维的专栏等等,我不太可能把各种知识都用手写的方式写下来做笔记,这不太现实,真正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电子笔记系统。
用OneNote或者EverNote。我用的是OneNote。
下面我说说我对电子笔记系统的理解和具体做法。
一切以「用」为主。记笔记是为了用,不用的笔记没有价值。以「主题」为核心。记录单条笔记的目的,在于支撑主题,一切流程都是为主题服务。建立习惯:定期回顾、整理、应用和归档。
具体的流程:
收集——整理——应用——归档
收集
我在笔记系统中建立一个InPutNote笔记本,把平时看到的各种有用的碎片化的知识都存进去。数字信息一般用手机和平板记下来。纸质信息要结合拍照、扫描等方式,记在OneNote里,自动同步。
一般1-3天将所有InPutNote里的每一条笔记,通过搜索,扩充成一则有价值的详细笔记,存放在TopicNotes里面。如果在InPut里记下的是一篇文章的链接,则进行通读,整理出要点,同样存放在Note里面。然后将InPutNote清空。
整理
我会经常翻阅TopicNotes笔记,并且一边翻阅一边思考,当突然想到这个内容似乎可以用的时候,就会进行思维整理。我会对各种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归类,分析,或者写下自己的思考。
每一个感兴趣的Topic都是一个独立的笔记本,每一个笔记本里有不同的章节,章节下面有不同的页,不得不说OneNote真的很强大。
笔记本是一种强关联方式,标签是一种弱关联方式,一个笔记本,甚至一个章节可以有很多标签,通过标签就把所有的笔记立体的关联起来了。当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比较方便的用关键词搜索出来。
应用
一些要解决的问题,我也会建立一个与之对应的笔记本。在这些以应用为主题的笔记本中,做笔记的最终目的是要去用。将笔记和思考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实践,把思想落实成为行动,这才是笔记的本来目的。
归档
对于完全物尽其用的笔记,添加好搜索关键词,然后归档,今后如果再用到可以快速的搜索出来,其实当我认真的处理过这些信息之后,很多时候,这些知识就会内化到血液中,再需要它们的时候,它们常常自己就跳出来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而不是只停留在刚读到时那种脑洞大开的感觉上。
我的这个笔记系统借鉴了GTD管理方法,也借鉴了流行的‘刻意练习’的方法。
GTD是Get Things Done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GTD的核心思想是:Collect, Process, 和 Review。具体就不展开了,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阅读。
借鉴GTD的好处是增强了笔记系统的实用性。避免陷入建立一个臃肿而无用的个人资料库的陷阱。
人的一辈子会掌握众多的原理和方法论内容,无论这些内容是存在在纸上,还是心里,都在为解决问题而发挥作用。所以一个人应该尽早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掌握的东西是系统的,见解更深刻,提出的方案是更有效的。
知识库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砌,而应该是更有条理的,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
再谈谈时下流行的‘刻意练习’如何与笔记系统结合起来。
我们对于知识的采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当你想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去搜索答案,这就是主动式的知识采集;当你在网络上随意浏览,看到有价值的信息想要保存,这就是被动式的知识采集。
不论主动或被动,我们在采集知识时都会碰到一个难题:知识采集与知识应用的场景分离。从看到一则知识,到真正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中间可能相隔很长时间,如果不做好记录归类,也许当你要用它的时候,早就已经把它忘记了。
时刻提防不要醉心于自己沟建笔记体系的庞大, 而要把重点放在聚焦 领域进行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上。这里的练习,整理笔记、思考归类、这些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刻意练习。
举例来说:
处理笔记时,预判你的应用知识体系可能的使用场景,这一点非常关键,是应该重点投入时间的部分。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建立笔记体系和知识体系没有用,使的时候还是记不住还是模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你对存储知识的具体应庄领域很少进行预判和分类。不少记笔记的人都没有揣摩知识和技能的应用领域的习惯,实际上每次写完笔记,都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应领域的思考 。
思考、预判和模拟知识的各种使用场景,这么做的本质就是为了策划和演练,因为没有人能在思想和行为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
而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
下面谈谈笔记系统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1.工具的选择,我使用的是OneNote,可以各种客户端运行,同步速度也还可以。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东西当然希望它运行稳定、稳定、稳定,而且可以比较容易的导出来,定期存到硬盘里,做到万无一失。
2.资料收集临界点。当平时阅读或漫无目的的上网时,怎么判断哪些资料该收集为笔记?当我读到一段文字觉得有启发性的时候,我就会把它收集到笔记的InputNote里。网页一般很好处理,有各种插件可以发送到OneNote。
3.特别谈一下纸质书和Kindle如何收集笔记。最近几年来,纸质书读的很少。一般都是Kindle,但是Kindle上要是想把一段文字导出来挺麻烦的。我使用的方法是Office Lens直接拍成照片,然后一键发送到OneNote,虽然在OneNote里收集的是图片,但是仍然可以OCR检索。识别率目前不是很满意,将就用了。
4.关于占用时间的问题。朴素一点的回答就是:想想一天刷了多久的微信,刷微信也是刷,不如刷刷笔记了。
最后想用这张图作为文章的结束,在这个金字塔中,最底层是各种基础信息,要想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提炼出智慧并为己所用,要经历一个整理、归纳、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一套合适的方法,可能会被潮水般的信息所淹没。
方法各异,但目的相同,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