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父母的抱怨:“我家的孩子太气人了,好吃的东西自己霸占着,爷爷奶奶都不敢动筷子。”“我伺候孩子吃喝拉撤,问寒问暖,唯恐照顾不周。可是我生病的时候,这孩子不但不关心,甚至连杯开水都不给倒。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啊?”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孩子之所以没有责任感与父母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们泛滥的关心和溺爱,让孩子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他们对身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冷眼旁边。在他们看来,父母对家庭、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然不会体谅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也不懂得理解父母的感受,更无法体会他人的痛苦。
就这样,他们不会想到给病床上的爸爸倒杯开水,也不会主动地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当他们步人社会后,不但不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反而有时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由此可见,父母不但不应过分地溺爱孩子,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通过无数的生活事例,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关心别人、懂事有礼貌,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孩子,往往都具有很强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它可以促使一个人努力地完善自我,自觉奋发上进,是一个人所必备的成功素质中量重要的组成部分。
责任感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也是促使他们能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更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催化剂。有责任感的孩子子往往具有自觉、自爱、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这也正是他们以后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而一个从小缺乏责任感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无缘于成功,与幸福擦肩而过。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依靠自身相应的能力和情感,从某些事情或活动中有所感受。因而,在生活中,父母要多提供给孩子一些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