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思考习惯

2017年10月26日 IDEABOXES




很多时候,残害你生活的凶手,都是你自己。


【1】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壹休进了一家影视公司工作。同时入职的还有一位A同事,不仅有着丰富的影视知识,还对影视行业有着非比寻常的热爱。


当我们一起工作了大约半年的时候,北京有一家影视公司的HR向A同事伸出了橄榄枝。


对影视行业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北京不仅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独具魅力的奥运城市,还聚集着中国最多的电影制作、发行、教育机构和各类专业人才,拥有最广泛的电影观众、最具活力的电影市场,为中国电影长廊奉献了最丰富、最精美的影像画卷。


因此,收到消息的A同事欣喜若狂,差点就想来场说走就走的辞职了。


可是当她回到家里跟家人商量的时候,家人却提出截然相反的意见:


“北京那么远,万一去到被骗了怎么办?”

“你弟弟今年读高三了,需要你辅导他功课啊!”


A同事犹豫了。


于是,A同事让北京的影视公司给她更多的考虑时间。期间,A同事考虑了非常多的因素:


自己的水平能否达到新公司的基准?

如何照顾家庭的需求?

离开多年的社交圈子到底值不值得?

自己能不能独自在北京生活?

... ...


因为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日子一天天过去,A同事还是没有做出决定。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北京的影视公司帮她解决了。怎么解决的呢?北京的影视公司直接收回了橄榄枝。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答复的时间,说明你根本没有准备好。”A同事把HR的话转述给我们听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到很惋惜。毕竟能去北京投身影视行业,是A同事朝思暮想的机会啊!


壹休也觉得很惋惜,但是惋惜于这件事情的结果,而是惋惜于A同事的行为。


虽然壹休明白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选择时很难当场作出决策,但是机会往往不会那么有耐心。


A同事只顾着考虑自己,却没有考虑到北京的影视公司。在等待A同事回复的时候,北京的影视公司同时也在承受着损失。当A同事考虑的时间过长,导致损失超出了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那公司会放弃A同事也是情理之中。


经过了这一件事情后,A同事每天在家都唉声叹气的,甚至还跟父母闹起了别扭。


每每说起这一件事,A同事都很感慨:“如果不是我的父母,我估计现在已经在北京发光发热了。”


但是导致事情变成这样的真的是A同事的父母吗?


如果当初她考虑事情的时候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理性地分析得失,而不是被父母的三言两语动摇,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如今,A同事不仅失去了去北京发展的机会,还落得了家庭不和的下场。


【2】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曾提及一个ABC理论:


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


书中说道:“A永远是中立的,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一座深山上分别有两座庙,庙里分别有小笑和小容两位和尚。


因为庙里没有水井,所以两位和尚每天都会相约一起下山挑水(事件A)。


某一天打水的时候,小容和尚向小笑和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准备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去打一口井。(B1)”小笑和尚很惊讶:“山下有取之不尽的河水,你又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精力去打井呢?这样太傻啦。(B2)


小容和尚笑了笑,没有为自己辩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容和尚每天下山挑水后,都会回到庙里坚持不懈地挖井。


终于有一天,小容和尚不再需要去挑水了,小笑和尚的挑水路上寂寞了不少。后来又过了几年,小笑和尚发现自己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尽管小笑和尚挑水的时候更加小心,但是还是发生了意外:在挑水的时候,小笑和尚不慎摔倒在地,脚上落下了残疾。


最后,小笑和尚只能离开他最爱的寺庙,寄宿在山下的村民房子里,每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C1),不能再像小容和尚一样,住在庙里过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的生活了(C2)


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从ABC理论中找到其发展规律。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又可以使我们拥有不同的心情,甚至不同的人生。


【3】


壹休经常听到一些朋友的抱怨:


“我都还没决定好接不接那个项目,上司居然把它给了其他人!”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考虑问题的时间,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义务一直等你说出答案。


“新来的员工居然比我工资还高,我还那么努力工作干嘛。”


人们在看待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时,很容易被利益蒙蔽了双眼,难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情。这个时候,往往最容易让人误入歧途。


“虽然我知道男朋友工作临时有事不能陪我,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发脾气了,谁知道他居然说要分手!”


当一个人用消极的态度去看待事情,就有很大几率就会选择一些不适当的解决方式,从而导致事情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其实,真正伤害你的,从来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思考习惯。


你是否习惯在作出决策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一个限期?

你是否习惯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

你是否习惯在情况不妙的时候依然进行积极的思考?


如果你有否定的答案,或许你就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考习惯了。


一个人的思考习惯是如此重要,它深刻地影响人们生理、心理的积极或消极变化,也决定一个人的坚持和放弃,成功与失败。


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思考前可以先定一个决策期限,不让你的拖延症为所欲为,减少思考时间所带来的损耗。


决策的时候,首要先要清楚自己的内心想法,你到底想做什么,再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


实在太多方面需要考虑,就在纸上列出清单,从最不重要的开始,一条条的划去,直到剩下那些你实在划不下手的,就是最需要考虑的方面,你可以你所想做的决策对它们的利弊分别写出来。


然后,你需要针对弊端去思考有什么解决方式,能够减除或者减免你的选择给这些方面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当消极影响降低到你可以接受的程度,再把那一项划掉。


最后,如果还剩下一些无论如何都无法划掉的方面,你就需要靠自己去判定是否值得为你想争取的东西,而承受这些方面的消极影响。


这样一来,你的思考就能变得更加清晰。无论最后你的选择是什么,都已经是你所作出最符合自己本意的选择了。


自己作出的决策,就不要迷茫,不要后悔,带着乐观的心态去前进吧!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办?


那很抱歉,没有人能帮得到你。


因为你习惯了不去思考。


凡事都觉得错在别人,你真的以为你是“不粘锅”啊?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