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章
正文
近日,土澳第五大房贷发放银行Suncorp也制定出了自己的房贷“黑名单”。相比起之前的几家大银行,Suncorp的名单里只有39个邮政编码,而且都集中在昆州的布里斯本地区:
虽说是黑名单,但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恐怖。这份黑名单并不是说,只要您买的房子在这个地区就不可以从Suncorp贷款了(银行也要赚钱啊)。这份黑名单针对的是首付不足20%的投资性房贷。换句话说,只要您有20%以上的首付款,这个名单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拥有20%的首付款对于在澳洲的华人来说还是比较常见的。
当然,虽然土粉们对这些所谓的黑名单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至于完全把它们忽略掉。毕竟,如果多家银行都把某一地区列入了“黑名单”,您在做房产投资决策的时候就有必要再谨慎一些。那好,我们现在就先来复习一下过去两年里主要银行或金融机构的“黑名单”。
2017年9月和2016年3月 ANZ 澳新银行
第一份名单只包括昆州和西澳,要求首付至少达到20%,针对楼花和公寓市场,否则一律不放贷:
第二份名单集中在矿区,ANZ不提供贷款保险,也就是说,贷款人需要更大比例的首付才可以申请房贷:
2017年8月 Citi 花旗银行
87个邮编地区最高需要35%的首付金额,针对楼花和公寓市场:
2016年10月 NAB 国民银行
黑名单分为两组,A组首付比例至少需要30%,B组首付比例至少需要20%,否则拒绝放贷:
图片来源:AFR
2016年3月 AMP
主要针对楼花和公寓市场:
图片来源:AFR
除了公布“黑名单”以外,不同银行近期也对房产的最小面积、结构设计和估值期限等因素做出了相应的收紧性调整。还有一点土粉们不要忘了,就是只付利息不还本金的房贷成本已经远远地高于本息连还的房贷成本。虽然从税法的角度来说,只付利息不还本金的投资性房贷可以最大限度地用于抵税目的,但是如今高高在上的利息成本迫使不少的房产投资者选择了本息连还。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黑名单”现象呢?我觉得土粉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黑名单”这个词主要是用于媒体的炒作罢了,以上的“黑名单”并没有那么的“黑”。这些银行没有在“黑名单”地区实施全面禁贷,而是为了更好地自保,加大了放贷的难度罢了。银行还是要赚钱的,不是吗?
“黑名单”不能代表土澳无数家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各地区房市风险的评估。有的银行天生胆小怕死,有的银行骨子里胆大包天。
“黑名单”主要还是防范市区高密度房产以及土澳矿区房产的投机性行为。对于自住房产买卖的参考意义其实并不大。打个比方,如果您就是喜欢住北区Chatswood(在“黑名单”中哦),您一定会在经济上可承受的最大范围内想尽办法在这个区买到自住房。
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提两点建议给土粉们,仅供参考:
如果您是买自住房,反而要警惕这些所谓的“黑名单”。因为在买自住房时,人们主要靠感性来决策;
如果您是买投资房,尤其是买楼花的,确实需要参考一下“黑名单”,因为房产投资需要理性布局。个别银行推出的“黑名单”并非无理取闹,其背后一定是有道理的。您必须做足“功课”,进一步地权衡机遇与风险,尽量避免“买前不努力,买后徒伤悲”的悲剧。
从古至今,对于要买房的人来说,每一天既是最美好的一天,也是最糟糕的一天。进化论鼻祖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1836年1月12日访问悉尼时,日记里写下了这一段话:
At last we anchored within Sydney Cove;… it is a good town; the streets are regular, broad, clean and kept in excellent order; the houses are of a good size and the shops well furnished. — It may be faithfully compared to the large suburbs which stretch out from London & a few other great towns… the number of large houses just finished & other building is truly surprising; nevertheless every one complains of the high rents and difficulty in procuring a house…
181年前的名人不也在吐槽悉尼房价是如此之高吗?有时,成功的房产投资靠的不仅仅是理性的分析,还有时间本身的沉淀和一点点的运气。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