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宗交易让我有了找个话题聊聊的欲望:4月份挂牌119万的一份物业持续挂牌6个月后最终以86万售出收场,在最开始有过接近挂牌价的出价,业主没有接受。类似的案子在今年屡见不鲜,相信朋友们都有所听闻。这个物业我关注了半年,一个没留神错过了,所以我显得有点不够淡定,那么就顺势而聊:房产投资,你到底想要赚多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狗血的事情发生?
我总是这样跟我的小伙伴们说:我们是小额投资者,要学会见好就收。买,我们不要盯紧最低价!卖,我们也不要奢望最高价!因为你没那个能耐,我们能够在飞速狂奔的大腿上肥肥的咬一口,就应该心满意足了!这符合八分饱活到老的健康原则。否则,撑着了,投资也算失败!
我们说的case中他真的赔了么?这是一套100多年的房子,任何价格只能体现土地的价值,土地上的建筑已经是一文不值了,1967年业主以7万4的价格买入,历经50载2017年以86万卖出,业主赚了78万6(当然他完全有机会赚取额外的30万),翻了将近11倍,但贪婪的卖家不会这么考虑,他会捶胸顿足,控诉命运的不公,懊悔那不存在的33万:我熬了50年才熬了78万6,这一个不小心,几个月就丢了33万。是的,疯狂的市场让人们变得都不淡定了。按照去年该地区同类房屋的平均价,加上正常同比增值。86万的价格只是市场回到了它应该有的价格。但人们不会那么去想,人们喜欢追求那本来就不属于他的东西。
步子不能迈的太快,快了容易扯着蛋!这句话真是真理。30%的年增长率,多村的房市真的被扯蛋了。即使没有420,房市也不会持续它的疯狂,这不需要任何的理论数据做支撑,人生的道理会解释清楚:上帝不会让每个人平原无故的发财。当任何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时,并且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一个炒作市场里,那么危险就在你身边了。20年前美国高科技股的泡沫,08年的次贷危机,最近一轮的中国股市塌方都验证了一个道理,当人们奔走呼嚎,举债投资的时候,你就是命中注定的接盘侠。这一理论比任何的数据专家都有效。
说说多伦多的房市,5年前我入行的时候,各种媒体就在报导房产市场存在泡沫。媒体没有错,分析专家也没有错,因为根据理论上的比例,按照加拿大平均收入,多伦多的房价应该是在50万左右,这是加拿大本来应该有的衣食无忧,居者有其屋的惬意的生活状态,但大批的移民源源不断的涌入多伦多、温哥华这两个城市,每个移民的背后都有着与母国千丝万缕的联系,移民们源源不断从各个国家带来的财富,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加拿大房产市场持续近20年增长的神话。专家们仍热衷于工资的数据分析,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已经在泡沫中遨游了多年!
那么环绕我们的泡沫会破灭么?泡沫的破灭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停止移民; 二是利率急升; 没有第三,因为这两个城市的房价跟经济和收入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的话,泡沫早就破灭了。移民方面,加拿大不断的增加移民配额,没有减缓的迹象,号称人口目标一个亿;利率呢?偶尔涨涨敲山震虎,让房市不要太仓狂,这次的升息可以看出政府的策略越来越成熟,没有像1989年那样短期内急剧声息导致房产市场塌方,而是涨了两次,稍作歇息,中间来个B20,这是为什么?因为政府知道:步子不能迈太快,快乐容易扯着蛋!现在的情况是政府喜欢看到的:房产市场终于得到了控制!央行的基准利率目标是3%,这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
今年的房市就这样了,不要再做任何回暖的幻想,什么触底反弹,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否则就不是扯着蛋的问题,蛋容易扯碎!金九银十已经过去了,即将进入冬天,如果冬天没有发生因为房源减少再次抢房的事情,那么预示着明年的房产市场是平稳的。
今年房产市场上除了个新名词:卖家不着急卖!这个专有名词非今年莫属,急不急自己心里知道,不急着卖你拿出来嘚瑟什么?要卖就认真的卖,认认真真的做生意,收回去的好好的捂着,捂几年后你还是不会满意,为啥?增值的是土地,房子本身是折损的。看看新盘的开发商,把民宅都建成了豪宅的标准,石头砌成的门脸,宽敞的格局,9-10尺的层高,现代化的设计。旧屋的竞争力唯一的优势就剩下LOCATION了。几年后房龄增长,维修费用也不会少投,社区的变化也不是你个体能预料到的,弄不好您捂在手里的一不小心容易变成未来的价格洼地。人家捂了50年都没捂出个满意的价格来,到时候再感叹人生:还特么不如当时就卖了呢!
忘记2017,忘记今年的疯狂,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