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澳洲俚语正在消亡

2014年06月18日 澳大利亚领航留学



这是一件让澳洲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事情(as mad as a cut snake)。

专家说当澳洲变得越来越高大上,越来越国际范儿时,这个国家却正在失去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原创的越来越少,舶来品越来越多。

如今,大多数人一谈起语言学都会觉得味如嚼蜡(as dry as a dead dingo’s donger),而我们的俚语正是我们澳洲人的身份象征(true blue)。

就像BBC报道的,伦敦国王学院语言学家Tony Thorne称,澳洲俗语正像过去的塔斯曼尼亚虎一样走向消亡。

他告诉BBC说:“这种大男子主义的,打破阶级划分的,建立在饮酒作乐上的粗俗澳洲文化已经过时了。”

澳洲俚语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也曾盛极一时--当时Bush Telegraph国际广播节目(注:ABC广播节目)让我们的俗语声名远扬 —— 但如今大部分的创新力已经干涸。

Thorne先生称他最新版的俚语词典里只有三条新的澳洲俚语 —— 史上最少的一次。

“澳洲已经成为金融业和服务业的生力军。今天当澳洲人走出国门时不再是酒保和背包客了,他们是在企业部门工作。”

“企业部门的语言是商业用语,行话和专业用语。澳洲人已经接受了它,‘采纳’,‘公司化’,‘最大化’。旧的语言已经过了它的销售期。”


墨尔本大学语言教授John Hajek则把澳洲俚语的消亡都怪罪到美国佬身上。

他对BBC表示,美国化已经替代了许多传统澳洲语言 —— 比如用他们的“awesome”代替了我们的“bonzer”。

Hajek教授说:“我们越来越美国化了。”

“举例来说,今天当你观看我们的电视节目,你会发现和英国相比,我们这里有更多的美国节目。”

麦考瑞辞典出版人Susan Butler曾经向news.com.au表示,未来数十年里,甚至连亚洲人的表达方式也将会影响澳洲英语。

人口统计学家和社会评论家Mark McCrindle与澳洲统计局的最新研究显示,在上一周只有不到一半的澳洲人使用了富有韵味的俚语,例如用“Joe

Blake”表示蛇(44%),“Captain Cook”表示看(28%),“frog and toad”表示路(25%)。

最广泛使用的澳洲化俚语是“no worries”(74%)-没关系,别人对你说“谢谢、对不起、或解释某事时,你都可以用;“arvo”(73%)-“afternoon”和“G’day”(71%)-“good day”,即将来澳的学子们,一定要熟悉掌握哦。


采编自网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