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一直是众多学生向往的,很多学生花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到美国读书后,第一步就面临了难题:不知如何选课。众所周知,美国大学一般秉承“宽进严出”的政策,如果学分不够,会有被遣送回国的可能。那么,选择什么课程,怎么选课,对大家来说也成了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对于老生来说,也许驾轻就熟;对于新生而言,刚刚进入美国大学,不知所措走了弯路确为常态。
有技巧的选课不仅可以让你的大学GPA非常“漂亮”,在申请硕士或找实习/工作时助你一臂之力,还可以让你的大学教育生涯心情舒畅。因为精彩的课程,由于魅力无穷的教授和合情合理的教学要求,让你能够在学业上体验成功的关键和自信;槽糕的课程,因为有难以相处的老师和苛刻的要求,会让你心情郁闷、意志消沉、学习动力降低,从而影响你的学业成绩。(美国人可不是各个都像美剧中那么nice的。)
记住忠实建议:You must avoid bad courses at all costs.
以下是具体的几点建议:
1.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课表。
早上起不来的千万别选八点的课了,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毅力够强,但是到了期中期末需要熬夜甚至通宵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2.选课量要合理
我有一个朋友,刚进大一的时候,选满了21分,什么课都选,明明学的ee,却跑去学了机械原理,到了drop的日期也不drop,结果坚持了一个学期在final周终于累垮了,有两门最后没有考好。其实她那时候少选一门课那个学期就能轻松一点,但是她没这么做,导致一学期非常累。
到了大一下半学期,她就少选了一门课,虽然总共就4门课了,但是其中有一门课占据了她全部的时间,每周四交作业,周五新作业又下来了,在她拼死拼活上交两次作业之后,终于因为第三次作业deadline已过而无奈drop,而此时她已经无法再选课了。
3.教授
每门课都会有几个教授供学生选择,每个教授的授课方式,课件,评分标准甚至考卷都可能不相同,找到最合适的教授非常重要。比如我朋友选的一门艺术史课,教授是一个日本人,想方设法要扣中国学生的分,课上对中国学生也很mean,选到这种教授真是陪了夫人(GPA)又折兵(好心情)。
学校应该会有教评系统,但对课程、教授难以有一个客观的介绍(花费时间,教授推荐度etc)。虽然有Ratemyprofessor可以参考,但留学生对Ratemyprofessor的信息还是要客观对待,因为同一个教授不同学生会有相差很多的看法,甚至我觉得不少评论是“水军”刷出来的,比如:
a)有教授一学期全好评,一学期全差评;
b)有教授课上直接要求学生为其在Ratemyprofessor上好评。
但几乎完全是差评的课,如果不是这学期非上不可就不要去选了。碰上一个特别差劲的老师真是会毁了一学期学习时候的心情。如果对那个课的内容特别感兴趣的话,看看在之后的学期里会不会换好一点的老师来教。要知道,一个好的老师教给你的可不仅仅是课内知识。
如果有两个选择,好教授的无聊课题,烂教授的有趣课题,一定要选好教授,上了发现原来这个可以这么有意思啊。血的教训啊,曾选过烂教授的有趣课题,后悔过,drop过,那时已经没什么选择了。
4.课程
写作课:
a) 不要抱着“我要锻炼自己,锻炼英语”的想法选择阅读量巨大的文科课(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大量阅读英文文献你真的做不来,想起那些一个学期阅读量上千页的日子,真的如地狱一般)。你以为你的写作水平会在以后大幅提高,你错了。
b)你以为你大一刚开始不适应,会很忙,以后会慢慢习惯,你错了,大部分专业你只会更忙…
专业课:
a)一些基础课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上到,因为是Prerequisite
b)如果专业课并不是每个学期都开设,请注意跟上Department的推荐课程计划,以免延迟毕业
水课:
先说结论,为了GPA,水课还是要选的。但是,水课虽好,可不要贪多。大一的话可以一学期一门/一门半左右。所谓水课就是课程非常无聊,作业不少,考试简单好拿A的课。其实很多时候水课并没有那么水,只是对你的专业课没有什么促进作用,但能让你接触到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而且好歹有学分,不拿白不拿嘛。
注意有些课不是每学期都有的,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课表。
5.同学
不要轻易一窝蜂和周围同学一起上课,不要轻易抱大腿,不要轻易被抱大腿。虽然可以肯定的说,和朋友上课可以一起写作业,复习,帮助不少,但一牵扯到“大腿”还请三思,说直白一点,Academic Integrity很重要。
尽量多和同学交流,觉得谈得来,靠谱的话可以一起学习。
6.其他
注意每日课程的安排,最好能留出吃饭的时间,计划好各个教室之间的距离,免得赶不及(尤其是对于校园大的学校)。
注意Final考试的时间。Final的时间是开学前就被学校安排好的,请避免一天连着考好几门或者是连着好几天考试的情况。在FB Group上有人发了他一天考四门,连续12小时的Final Schedule,请勿轻易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