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三大绝症:熬夜、脱发、拖延症。
在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后,拖延症患者的心里是这么想的:
反正还有三周;
第一周:不用急,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第二周:还有两周,不用急,半个月,最后留个三天就能搞定!
第三周:我可以周三开始定个计划,按时完成,高效的我不用急!
倒数第二天:今天好好睡一觉,明天写一整天,赶在deadline,我一定行!
这时候的你的工作效率是这样的:
那么拖延症真的就没救了吗?还是有很多人为了治愈绝症做出了不懈努力,比如下面这位小哥Tim Urban,他是一位来自哈佛的学霸,在读书期间饱受拖延症之苦。
Tim战绩最辉煌的一次是他的毕业论文,这篇长达90页的论文本应用一年时间来完成,然而人算不如天算,Tim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循序渐进来完成的这篇论文,随着拖延症的不断加重,也在不断调整……
最后,他用了三天,连续两个通宵,在最后一刻交上了一篇90页的论文……
对此,小编只想说,哈佛的就是不一样,三天就能写90页,小编怕是三天只能写出个题目吧……
Tim这样一个非典型学霸让周围的正经学霸非常不能理解,于是Tim和拖延症斗智斗勇了三年,势要搞懂它!然后战胜它!
Tim开始思考,是不是有拖延症和没有拖延症的人的大脑本身就不一样呢?于是他去实验室扫描了自己的大脑和一位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脑对比其中是否有什么区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脑是这样的
而Tim的,则是这样的
广告
简而言之,他们脑中都存在一个理性的掌舵人,唯一不同的是Tim脑子里还有一个“及时行乐的猴子”。
于是像Tim一样的拖延症患者一到了干正事儿的时候,他的脑内就会上演如下场景
理性掌舵人:是时候工作了!
猴子:做梦!
然后猴子一把抢过了舵,开始做他乐于去做的事情。这个掌控了我们大脑的猴子,是完完全全的及时行乐派,他没有过去的记忆,也没有未来的概念。驱动它做一件事的原因只有两个:不费脑、开心。
如果我们是一只狗的话,一辈子只追求一些简单和快乐的东西,那我们是一只非常成功的狗狗了。但是作为人类,我们依然只追求简单和快乐的话,emmmmm...那就有很大的问题了,人类的大脑中因为存在猴子之外的理性决策人,才令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做到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事情。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令人愉悦的事情都是不可饶恕的,有时有意义的事情和有趣的事情是有一部分重叠的。
但从长远来看,有时候一些更困难、令人不开心的事情才是更合理去做的事情,一旦这些更值得去做的任务和那些简单且快乐的任务之间发生冲突,拖延症患者一般都会选择去做简单快乐的事情。
Tim将这一部分简单快乐的任务区称为黑暗操场,在黑暗操场获得的乐趣实际上并不有趣,因为他并不是我们现今应得的,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我们充满了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恨。
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他们要做的只是从“黑暗操场”中出来,进入到旁边虽然没有那么舒适但却非常重要的任务区。
促使他们警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恐慌。比如那些被Deadline所支配的恐惧、出现职业危机的恐惧、当众出丑的恐慌等等,它们都会突然警醒你,让你意识到“这事儿我不做不行了”。
上面说的拖延情况还算容易解决,因为起码有一个deadline,拖延的影响会被限制在deadline以前。
但更加严重的是第二种拖延情况,这种拖延是没有截止日期的,比如你想自学一门语言、技术、创业,甚至是看望家人、保持早睡、锻炼身体,这些事情都是没有Deadline的,如果仅仅靠“恐慌”来驱动拖延症患者做出改变,那就太难了。
因此,这类拖延现象的影响会一直持续,不断延伸,而它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无声无息地折磨着人们,这种拖延几乎可以说是长期抑郁情绪和悔恨的根源。
我们所有人都有拖延症,即使我们其中的一些人并没有被deadline逼到崩溃,但需要注意的是,那只“及时行乐的猴子”最狡猾的一点是,在没有deadline的时候,你注意不到的时候,他会抢走你头脑里的方向盘。
为了对抗自己的拖延症,Tim自己搞了一个“生命日历”。日历中的每一个格子都代表90年生命中的一周,看起来不多,但其实我们已经用了很大一部分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好好花点时间,认真看看这个日历,认真想想我们到底在拖延些什么,警惕那只及时行乐的猴子。
现在,立刻,马上,我们就需要行动起来,立刻开始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状态,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状态,即随时可以开始执行任务。这话虽然听起来是废话,但却是最有用的抵抗拖延症的办法。
要知道,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追逐梦想失败了,而是没有来得及追逐梦想,时间就已经到头了。
文字图片整合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localau.com/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