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元对人民币汇率:
“20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
20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
“毕业之后,你是回国,还是留在澳洲工作?”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见面时必聊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很多即将毕业的留学生不得不面临的一个艰难抉择……
有人觉得,澳洲有好空气好风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安逸的生活方式,所以选择了留下:
一个独自在澳洲打拼十年的姐姐想回国试试,却还是选择了澳洲。她说,我不太会过马路了;到处都是车和人;公厕没有纸;公交司机因为我上车慢了一步吼了我。墨尔本更像家。
一个在澳洲生活二十年的大姐,孩子上初中了。她说,大人嘛,到哪儿都要吃吃苦。可是国内的孩子也吃苦,这里的孩子太幸福了,玩得开心,学得也不少。
一个毕业五年的学长独自创业。他说,我学的是生物工程,但做的是家政清洁。能买车买房,看起来比在国内的朋友混得好,可是这中间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回国,不太可能了。没有本专业的工作经验,没有年龄优势,也适应不了节奏了。
甚至还有欧洲留学的朋友回国工作一年后,来了澳洲。她说,中国“海龟”遍地,竞争压力太大。我的梦想是田园牧歌,那种拼杀,留给其他人就好。
但是也有人认为,回国的话,有家人,有朋友,有熟悉的语言和环境,有大天朝的各种美食,而且国内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好,机会也越来越多,于是选择了回去:
一个在澳洲工作七年的前辈回国了。他说,我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我的头上永远有一个local manager。国内的朋友们却离人生理想越来越近。
我和我老公是在国外被硬生生拉回去,上班上的好好的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要回去拿十分之一的工资做完全没劲的事。但是家里总觉得我俩在国外租房子在资本主义国家上班什么的受苦了。。哈哈哈哈我去不要太逍遥自在又充实好吗,周围同事相处的不能更舒服了,回去总觉得前景一片黑暗,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老公蛮开心的,男生好像比较喜欢在自己地盘上做什么都有人罩着那种感觉吧。
我是今年4月离开澳洲,回到广州,告别了这个生活了两年多的异国。不知道为什么,回国之前曾有过的恐惧,失望甚至绝望的心态在回到国内的那一刹那就消失了。转而是一种心情的放松和撤彻底底的解脱,真的感觉自己又成为了自己。
在澳洲待了几年,下定决心回国。直接原因其实是因为澳洲所有大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都要求有永居和公民,否则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能通过进一步的筛选了。不像绝大多数的留澳学生,我读的不是移民专业,因为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勉强自己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只为了一个永居权。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和当地社会的接触,让我觉得,做为一个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亚洲人,在白人社会几乎一定是被边缘化的,不管你的本地朋友有多少,英语有多接近母语,文化有多融入。你总逃不开那些stereotypes贴上的标签,你的事业会受限制,会有玻璃天花板,你的能力也许不会有那么好的发挥空间。另外,选择回国,一来父母要照看,二来金窝银窝自己家总是自己家。
中国迎来归国潮
在异国他乡求学的莘莘学子们,每一年,有的留下,有的回去,但是近年来,学成后归国的留学生显然已经越来越多。
根据一份由Lockin China和GUCCU联合发布的最新版《2017年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的归国人数预计将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其中去美国、英国和澳洲留学的学生超过56%。
报告显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的是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超过40%的人因为家庭和朋友会选择归国发展;2017年留学生明确选择回国发展的比例要高于往年。
王孟秋就是海归中的一员。
他曾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在Facebook和Twitter工作过。后来,他满怀着创业激情和希望回到家乡杭州,创办了零零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募集到投资1.66亿元人民币,发明了Hover Camera无人机,现在员工数量已经发展到140人。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最近的一篇文章也报道了王孟秋的故事。
他说:“留学时,曾想要在当地留下来工作。但如果真的在硅谷开了家公司,我们很可能已经倒闭了。”
法国《欧洲时报》网站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称中国正处于第三次留学生“归国潮”中,“海归”的拐点似乎已经到来。
据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数据显示,2016年留学回国人数为43.25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8.48%。回国与出国人数之间的“逆差”逐渐缩小,超过80%的留学生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念。曾有媒体这样表述:“20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20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
留学生回国优惠多多
今年,澳洲政府不仅废除了457签证,使得移民澳洲越来越难,而且还频频拿PR和留学生的福利开刀。相比之下,国内反而有大把针对留学生的优惠政策,等着大家回国去享受。
1. 千人计划
全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简单来说就是吸引留学生中的高精尖人才回到祖国工作或创业。当然,国家会给予各种优惠和鼓励。
除了“千人计划”之外,各个地方也使出了自己招揽人才的招数。比如江苏省每年拿出1亿元以上资金,对每位引进人才或团队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2. 留学生购买免税车政策
在这项政策之下,留学生回国买车可以免除所购汽车零部件中的进口关税和车辆购置税(约占整车价格的11.7%)。
根据不同车型费用不同,总体的优惠费用最高可以达到15.21万元!
条件:
以学习和进修为目的,无论公派或自费在国外正规大学(学院)、科研机构求学,攻读学位、进修业务或从事科学研究及进行学术交流一学年以上;
在完成学业或进修结束后两年内回国定居工作;
留学生毕业或进修结束后首次入境未超过一年。
符合以上条件的留学生都可以申请这项免税政策。
3. 留学生回国落户政策
各位小伙伴都知道,如果你是在国内,即便你是高技术人才,但是想要获得一个北京户口,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留学生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是公派还是自费出国留学,只要留学时间在一年以上,拿到了硕士及以上学位,出国前也解除了公职,毕业两年之内就可以申请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落户(不同城市具体政策有所不同)。
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
也不受当地外来人员落户条件限制!!
这是多年国内的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4. 留学生就业资金资助
如果你留学回国后选择在大学、中科院或者一些研究机构做学术工作,就可以享受以下优惠:
职称评定:根据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成果、专业及就业单位、地区政策等因素,留学回国人员的职称比在国外高一个或者几个档次,并且申报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
经济补贴:留学回国人员可获得相应的科研启动资金以及科研经费,并有机会获得住房补贴、安家费等不同的经济补贴。
家属优惠:国家还会给你的家属安排工作,你孩子上学也有优惠政策。
5. 留学生创业资助
如果你在北京创业,还可以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内有很多留学生创业园,如果你的企业注册资金达到五十万人民币,并且你在海外拿到硕士及以上学位,那么你的企业可以享受到以下优惠(不同地区政策不同):
最高十万元的无偿资助,大部分人拿到十万元,少部分人拿到八万或者六万元。
一些留学生创业园提供第一年40平米免费办公室,第二年按实际租金的60%收费,第三年按实际租金的80%收费(每个留学生创业园的具体优惠可能有所不同)。
注册企业的整个过程,可以让代理公司做,这个代理费在一千元左右,有的留学生创业园可以替你报销这个代理费。
你可以申请科技部、北京市的一些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一般有二十万至四十五万元。
如果你是高端人才,你可以申请“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入选后,给你个人一百万人民币,也可能再给你公司一百万。
6. 华裔卡
对于在澳洲拿了身份的人来说,每次想回国都是一件极其郁闷的事。签证费不便宜,办起来也麻烦。不过,去年以来,中国各种试点,包括“华裔卡”的各种新闻,让海外华人看到了归国的希望。
中关村试点移民入籍:去年11月27日,北京中关村试点展开移民入籍、华裔卡、外籍人员临时身份证等制度。由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对于原籍是中国的侨胞,将参考其他国家的可享受永久居留等形式。
广东实施16项出入境政策:在广东出生或原户籍为广东的外籍华人可以申请办理5年以内的签证、居留条件。
上海实施出入境政策“新十条”:
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或在“双自”区内或“双创”示范基地内单位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同申请)。
外籍华人凭探望亲属、洽谈 商务、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相应证明或担保,可申请5年以内多次入出境有效签证;在上海工作、学习、探亲以及从事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的,可按规定申请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
这一次“新十条”给予外籍华人居停留和永久居留突破性的便利,中国绿卡的松绑力度前所未有!
以上种种优惠政策都为留学生回国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支持。
不过,即便有了这些政策,很多人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留在了澳洲。
其实,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着各自的取舍,而每一种选择,也必然有它的利与弊,关键看你自己想要什么。是要澳洲的绿水青山和安逸生活,还是要国内的激情澎湃和故土乡情。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怎么选的呢?你毕业之后是留在澳洲还是回国呢?
喜欢就添加微信号关注我们吧!我们会继续为您提供更快,更丰富的澳洲资讯哦!
公众号:whrzmrb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