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东西新报"↑免费订阅本刊
只有320平方呎的家,面积虽小,但有独立厨房浴室,一张梳化床和两张工作台,可谓五脏俱全。米白色的墙上贴满艺术图片和明信片,地板铺了蓝色地毡,屋内还放满屋主Charlie Devus的艺术作品,为长方形的小单位增添不少个性。两端是落地玻璃窗,光猛开扬,窗外有一排排两层高的白色小屋,远眺是一道砖红色的圆拱形火车桥。如果被人蒙着眼带到这,谁也猜不到这原来是一间货柜屋。
Charlie虽然住在货柜屋,但胜在光猛开扬,而且墙上贴满艺术图片和明信片,为这个家增添不少个性。(Charlie Devus图片)
英国南部海边小镇布莱顿(Brighton)的Richardson's Yard,是非牟利组织「布莱顿房屋信托基金」(Brighton Housing Trust,下称BHT)推出的项目,旨在为露宿者和低收入人士提供居所。不过BHT强调Richardson's Yard只属临时性质的过渡性房屋,组织希望透过提供租金优惠,让住户能够储多点钱,找到合适住所后便可以搬出去,以腾出单位让其他有需要的人入住。
Richardson's Yard的原意是好,可是实行起来却暴露不少流弊。「这根本是个不折不扣的贫民窟……在这里,贩毒、暴力都是常态,这里迟早会登上Daily Mail(英国小报之一)头条。太疯狂了,我一定要尽快离开这里。」 Charlie三年前跟《Vice》杂志记者这样说。
这个家面积虽小,但有独立厨房浴室,一张梳化床和两张工作台,可谓五脏俱全。(Charlie Devus图片)
三年过后,记者主动接触Charlie,发现仍住在原地的他,依旧不满那儿的居住环境:「这里根本就不应该用来兴建住宅。Richardson's Yard坐落于荒废用地之上,位处大马路交界,整体感觉很不舒服。」
Richardson's Yard位处大马路交界处,前身是一间酒吧和废铁场。(QED图片)
Richardson's Yard的前身是一间酒吧和废铁场。2012年,BHT眼见住屋问题愈趋严峻,便向有关部门申请,在这个废弃地方兴建临时住所。BHT与发展商QED合作,从荷兰购入36个40呎标准货柜,经翻新和改装后,搭建成一个五层高的小屋苑。由于货柜屋组装容易,整个工程只花了14个星期便完成,造价90万英镑,而每个货柜屋的成本则只需2.5万英镑。
2013年底,Richardson's Yard入伙,当地传媒广泛报道,原因之一是货柜屋在当时的英国是一个崭新构思,令不少人趋之若鹜,再者露宿者问题长期困扰布莱顿。布莱顿所在的布莱顿-霍夫市(Brighton and Hove),去年的露宿者人数仅在一年内激增八成,上升至144人。Richardson's Yard推出时,不少人都寄望这项实验计划取得成功,更可扩大规模,改善更多低收入人士的住屋问题,可惜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看看Charlie的个案,由于他负担不起货柜屋以外的居所,无论多么想脱离这里,也只能向现实低头。Charlie已经在Richardson's Yard滞留三年多。
租金过高储钱买房无了期
Charlie之所以「滞留」,是因为货柜屋的每月租金要650英镑,虽然是市价的75%,但仍然让他感到非常吃力。租金占了收入一大截,又何来储蓄呢?他认为,这样有违「帮助住客循置业阶梯上移」的原意:「这是政策种下的恶果,政府一直没有机制监管租金升幅,现时租金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BHT一开始就应该将租金定在合理水平,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反而赚尽所有。我认为在这个地段,月租200至250英镑才算合理。」
不想流落街头,唯有继续挨贵租。我问Charlie可有什么未来计划?他告诉我自己收入不稳定,目前只能见步行步,可以选择的话,谁会想住在铁盒子里呢?他说:「我是一名艺术家,身体有些毛病使我不能像平常人一样上班,这个家就是我的工作室,这里存放了很多我的作品。卖掉作品后,我便有收入,但总不能每次都能够顺利卖出(作品)。」Charlie说自己有季节性抑郁症,需要多接触自然光,又庆幸自己的家很光猛,有助他情绪好转,「这是住在Richardson's Yard的好处。除此之外,我已经数不到其他优点了。」
Richardson's Yard治安欠佳,令住户非常苦恼。图为数名警员正尝试进入一个单位,搜索毒品。(Charlie Devus图片)
除了租金水平,治安问题同样令Charlie非常头痛:「当初说得天花乱坠,怎料现实(Richardson's Yard)却是一个贫民窟,充斥毒品和罪案,久不久就有警方采取突击行动。最近一次行动是打击贩毒;再上一次,即是6月时,就有一批全副武装的警员冲入其中一个单位,说有人非法收藏枪械。」当然,不是所有住客都是毒贩和危险人物,有些邻居也很友善,「初时邻里关系很不错,令我感到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可是其中一位住客自杀,轰动了整个社区,此后住户陆续搬走。虽然有新邻居住进来,但那种连系已不复再。」
2015年,几乎所有Richardson's Yard住户联署公开信,要求负责管理屋苑事务的BHT减租和改善治安,可惜组织未有正视问题,令不少住户感到被遗忘和受剥削。尽管如此,Charlie对货柜屋还未完全失望。他始终相信,这是纾解住屋问题的好方法,关键在于「谁来入住?谁来管理?」他又认为,Richardson's Yard弄得一团糟,是负责这个项目的管理层不断被撤换所致,后来接手的又忘了帮助弱势社群的初衷,「大概是为了节省成本和赶工吧,不少货柜屋都有漏水问题,而且隔热功能差得很。夏天热,冬天冷得厉害,暖气费也贵得惊人,一年要1,000英镑。Richardson's Yard是一个反面教材,是贪婪和管理不善的最佳示范。一个很好的方案,偏偏因为发展商赚快钱的心态而被搞砸。」
但也不是所有货柜屋都是如此。如以下这个Y:Cube就获得不少住客好评。
Y:Cube色彩缤纷的外墙和绿意盎然的公共空间,打造出充满生气的居住环境。(Roger Stirk Harbour+Partners图片)
Y:Cube年轻住户:生活重回轨道
「20岁的时候,我曾经露宿街头,那段时间是我人生的低谷。」外表斯文、戴着黑色粗框眼镜、头顶盘髻的Amy,貌似一个现届大学生,谁想到她曾是个露宿者。从伦敦街头搬进基督教青年会(下称YMCA)Y:Cube组合屋后,Amy近年过着半工读的生活。「在这里,我可以忘记过去,重新出发……我不再睡在硬地上,而是软床。任何时候,只要我喜欢,我就可以煮食、冲茶喝或洗澡,这是我的小天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令我比以往独立和自信。」Amy害羞地笑了笑。
英国政府过去三、四十年间减少兴建可负担房屋(affordable housing),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房价不断上涨,现时英格兰和威尔斯的楼价已升至国民平均年薪的7.6倍。不少人买不起楼,变成无壳蜗牛,部分人甚至连租金也负担不起。以伦敦为例,租一个单位平均要1,920英镑,不少人都选择与其他人合租;租不起的,唯有流落街头。根据伦敦议会9月公布的报告,伦敦每晚多达900人露宿街头;至于隐性露宿者,即寄人篱下或未有向当局登记的无家人士,多达12,500人。报告指出,露宿者大多是未婚年轻人,又没有被政府界定为优先上楼人士,因此他们往往要苦等多年才能获分配可负担房屋。
Y:Cube面积为280平方呎,有独立厨房、厕所和一个睡房。(Roger Stirk Harbour+Partners图片)
为了帮助有迫切住屋需求的年轻人,YMCA与擅长设计微型屋的建筑公司Roger Stirk Harbour+Partners合作,推出非牟利过渡性房屋「Y:Cube」:每个单位面积为280平方呎,有独立厨房、厕所和一个睡房。这些组合屋先在打比郡(Derbyshire)工厂进行单元预制,包括加装夹层隔音隔热、内部装修、防虫、防火等工序,之后再把它们运到伦敦西南部米查姆(Mitcham)一块闲置地,利用砌积木式建筑技术,搭出三层楼高的组合屋苑,前后不用五个月便完工,比传统建筑方法快得多。Y:Cube项目发展顾问Simon Tanner接受访问指,工程费用为190万英镑,即每个单位的成本是5.3万英镑,比传统建筑便宜25%。至于资金来源方面,YMCA早前获市政府批出逾33万英镑资助兴建Y:Cube。由于建筑费较低,预料不用十年便可回本。
Y:Cube先在工厂进行单元预制,之后运到闲置地,利用砌积木式建筑技术,搭出三层楼高的组合屋苑。(Roger Stirk Harbour+Partners图片)
住户经筛选邻舍关系较理想
Y:Cube在2015年9月入伙,36位住户中,一半人原本住在YMCA的露宿者宿舍内,另一半则是市政府转介的个案。Tanner向记者表示,Y:Cube的邻舍关系和治安都很好,其中一个原因是所有住户都经过严格筛选,「住户要证明自己有工作,而且在行为和准时交租方面,都拥有良好纪录。 」Y:Cube的住户最多可以居住五年,租金是每星期148英镑租金,是市价的65%。
其实,YMCA不是没有试行过货柜屋。于Y:Cube面世前,YMCA推出名为mYPad的货柜屋计划,以20呎货柜改建成临时房屋,一共有30个,供露宿者和低收入年轻人入住。同样是货柜屋,mYPad与Richardson's Yard的分别在于前者面积较后者细一半,租金则是后者的七成。YMCA物业主管Mark Agnew透露,由于组合屋项目的成效更佳,因此会全力扩展有关项目,不会考虑增添货柜屋,但未有透露详细原因。
不过撇除物料,Richardson's Yard、mYPad和Y:Cube都是临时组合房屋,何以Amy和Charlie的居住体验有如此大的差别?影响因素之一是选址和屋苑设计。Y:Cube距离Mitcham Eastfields车站约十分钟步程,比邻近大马路的Richardson's Yard更为幽静,而非在马路旁冒起、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房子。建筑公司设计Y:Cube时亦花了不少心思,包括使用色彩缤纷的外墙增添生气,在隔音隔热、防锈等方面一丝不苟,以减少住户冬天开暖气的开支,并确保货柜屋能够让人住上60年。
所谓理想的居住环境,其实不外乎设施配套、 治安和邻里关系。Y:Cube就有一个庭院,让住户可以在公共空间聚集、休憩和聊天。负责管理的YMCA努力凝聚这个社区,包括安排住户参与义工活动、接受职业培训或重新上学。90后住户Wendy Omollo说:「经历过无家可归的人,总会比其他人缺少自信,做义工能让我们重建自信。」在YMCA的帮助下,Wendy接受了职业培训,最后在当地连锁酒吧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后来还晋升为副经理。
组合屋村有露台有商铺有戏院
米查姆Y:Cube的成功经验,引来其他地区效法。位于伦敦东南部的刘易舍姆自治市(Lewisham),住屋问题相当严峻,多达9,422户轮候上楼,当中逾500个家庭长期住在日租单位如B&B民宿。为缓解基层住屋之困,地区议会近年与Rogers Stirk Harbour+ Partners合作,复制Y:Cube的做法,建造一个更大型的组合屋村,不过地从何来?
刚好Ladywell区有一个文娱中心拆卸了,当局还未决定该幅土地的长远用途,而且一般情况下,规划许可的审批程序需时三年,其间土地会一直闲置。为免浪费土地资源,刘易舍姆地区议会决定利用这个空档期,在该处兴建临时组合屋。整个工程耗资近500万英镑,用了9个月建成Ladywell Pop-up Village(快闪村),于去年6月正式入伙,给24个「无壳」家庭入住。每个单位面积为829平方呎,有两房一厅、厨房、浴室和露台,楼下还开设了小商铺、咖啡厅、共享工作空间和社区电影院。快闪村月租为1,061英镑,大部分家庭都享有房屋津贴,因此只需缴交部分租金。他们最多可在该处居住两年,地区议会要在两年内为他们觅得长远和合适的居所。
Ladywell组合屋村上层是住宅,下层是小商铺、公享工作空间和社区电影院。(Rogers Stirk Harbour+ Partners图片)
Ladywell快闪村每个单位面积为829平方呎,有两房一厅、厨房、浴室和露台。(Rogers Stirk Harbour+ Partners图片)
Ceyda Eray是其中一名住户,她与丈夫育有两个女儿,长期居于潮湿且环境恶劣的烂房子内,害得大女儿得了哮喘,小女儿又患上湿疹。「自从我们离开了那个地方,她们都没事了,不用吸哮喘药物,也不用涂湿疹膏了。」Eray向《卫报》记者说:「我的丈夫多么渴望这是我们永远的家。」可是Ladywell快闪村始终是过渡性房屋,预料到了2020年便会撤出Ladywell,然后移师到市内另一处空地。不过随着Ladywell项目的名字愈来愈响亮,不少非政府组织和建筑公司都有意发展类似项目。对于一众无壳蜗牛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精选
THEBEST
我们最懂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