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宋云谦
导语
“梦想巡航”
米克·兰德尔(MICK Randall)的爷爷曾在他21岁时说:“如果你想有一份既稳定又有保障的工作,那就去霍顿汽车公司上班。”工作53年后,现年74岁的米克·兰德尔已成为霍顿Elizabeth工厂里工龄最长的员工。他身上有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不要叫我‘老米克’”是他的口头禅,他总是在证明自己不老、什么都能搞定,但他却不得不亲眼目睹工厂关闭。
与米克·兰德尔肩并肩走出工厂大门的,是他的主管、另一位叫米克的“老资历”员工——米克·汤普森(Mick Thompson)。米克·汤普森今年只有41岁,说他“老资历”是因为他一家四代都曾为霍顿工作,霍顿对于他全家的意义,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了。“我原以为霍顿会一直运营下去,我们正在制造霍顿历史上最好的汽车,我们的制造质量世界领先。”米克·兰德尔说。米克·汤普森似乎更乐观一些,“虽然我们要离开霍顿去寻找新的开始,但我们的起点很高,因为这里的成就令人自豪”。
10月20日,霍顿Elizabeth工厂正式关闭。在此之前的周日(10月15日),约2万5000名霍顿“粉丝”和1200辆各式霍顿汽车聚集在阿德莱德北部Elizabeth区,参加“霍顿梦想巡航”(Holden Dream Cruise),纪念霍顿辉煌的过去,同时憧憬霍顿的未来。霍顿总裁马克·伯恩哈德(Mark Bernhard)亲自驾驶一辆1948年产霍顿48-215型汽车,带领车队浩浩荡荡地完成了这场约2小时的“梦想巡航”。欢歌、笑语、眼泪、拥抱交汇在一起,可无论如何人们都无法换来工厂的“复生”。随着最后一辆霍顿Commodore于10月20日下线,一段传奇就此结束。这不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关了一个工厂,也不仅是一个品牌停止自己生产汽车,而是澳大利亚从此告别了汽车制造业。
02
转型减员
早在3年前,霍顿就宣布了此次关厂计划。预计将直接损失3000个工作岗位,或影响到500多个供应商和12000多名员工。霍顿表示,根据其长期投资策略,已经选择了一个开发商,将把Elizabeth厂区改建为创新型商业园,一旦订立合同,买家的身份就会被透露。
据澳媒报道,霍顿制造业执行董事菲利普(Richard Phillip)表示,“他们(指霍顿)有良好的业绩记录和优秀的能力,并愿意与地方当局和社区合作。该区域将转变为一个大型的创新型商业园,为新兴和成熟的行业提供就业机会。可再生能源产业将成为该计划的一部分。”
南澳州汽车产业转型部长马赫(Kyam Maher)表示,过去6个月来,政府一直在与几家公司合作。但他强调,这个区域将会销售给一个私人企业。“我们不想看到这个区域被闲置,并愿意与霍顿和其首选买家合作。”
对于霍顿关厂一事,工党高层为此而质疑,并要求特恩布尔政府解释为何其支持南澳州造船工业,但却让南澳州汽车工业消亡。工党参议员卡尔(Kim Carr)表示,霍顿工厂的关闭是执政的联盟党蓄意的政治决定。
弗林德斯大学澳大利亚工业转型研究所主任斯波尔(John Spoehr)表示,南澳州将面临着这20年以来最大的经济冲击。
与此同时,南澳州州长魏杰仍在与霍顿在谈判。政府将在Elizabeth当地寻找一些柴油发电机。这些发电机将于12月1日之前被政府征用,以预防夏季供电短缺。
澳新网援引澳大利亚贸易联合会秘书长奥利维尔(David Oliver)的话称,霍顿关厂则意味着供应商体系的土崩瓦解和工人数量的大幅缩减,澳大利亚可能因此损失210亿澳元,部分地区可能陷入衰退。澳大利亚的官方预测显示,由于本土汽车制造业的消失,到2020年11月的5年内,全澳将损失27500个制造业岗位。
不少霍顿车主们将自己的汽车开到工厂
虽然澳大利亚的汽车制造业消失了,但霍顿却有可能以研发中心和经销商服务中心的身份迎来新的机遇。虽然有近700名员工被迫离开霍顿,但80%已经成功转换到新的岗位上班或正在接受培训。所有员工都可获得转职辅助服务,最多可获得3000澳元的培训费以及500澳元的财务咨询费。
面对霍顿关厂,特恩布尔认为,汽车制造业的离开标志着澳大利亚在未来不应继续发展传统制造业,而是应致力于发展创新性的高新技术产业。
据悉,霍顿公司由James Alexander Holden于1856年创立。当时公司纯粹生产马鞍。1908年,霍顿开始涉足汽车维修业;1913年开始生产机车部件;1923年,又开始生产汽车车身,供应美国福特在澳大利亚的工厂;1924年,又为美国通用汽车在澳工厂供应车身。1931年通用汽车收购了霍顿,并与通用在澳公司合并,正式名称“通用霍顿”。产品投放区域主要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48年,霍顿生产了澳大利亚第一部自主品牌汽车“48-215”;1978年,推出中级房车Commodore。1994年,霍顿宣布不再使用“通用霍顿”名称,而仅称“霍顿”。2003年前,霍顿一直是全澳汽车市场市占有率最高的品牌。然而此后客户不断流失,亏损连年。
©霍顿汽车
03
“死因”剖析
半个世纪前,澳大利亚市场上销售的超过一半的汽车都是本土制造的,绝对是澳人的骄傲。汽车制造业对澳大利亚经济建设功不可没。尤其是日本厂商,那时借助在澳大利亚市场的成功,闯出了名堂,开拓多个海外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过去10年,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急转直下。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新闻集团(澳大利亚)知名汽车编辑Joshua Dowling以及部分澳媒的分析给出了答案:
1、人工成本太高。比如在泰国,车间里的单位人工成本只要每小时6澳元,全年薪水不超过1.25万澳元。然而在澳大利亚,请这样一个汽车工人,每年就得支付6.9万澳元薪水,这还只是基准价。
2、联邦政府不断减少关税,并签署多个和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澳大利亚与泰国签订自贸协定,同意完全取消来自泰国的汽车进口关税。这也是我们看到很多在澳大利亚市场销售的汽车,其原产地为泰国的原因。2007年,美国福特公司本打算在澳大利亚建新厂,然而2年后却宣布放弃原计划并把厂址改在泰国曼谷。
3、产量上不去,单位成本降不下来。澳大利亚的人口不多,市场也有限,随着利润的降低,转移代工是必然趋势。2016年,澳大利亚的汽车销量只有约120万辆,这个数量换做如今的中国大陆市场,3周就能完成。世界上没有一家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像澳大利亚这么小的产量和销量上还能生存下来的(超级跑车除外)。2015年,福特在墨尔本Broadmeadows工厂全年只产了2万辆车,这家工厂最终和Geelong工厂一起,在2016年10月关闭了。福特在澳大利亚开了91年的汽车制造业务不复存在。
4、澳人买车只认少数几个品牌。虽然大量留学生和移民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对汽车的新概念,但终究不能颠覆。如今,在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上有60多个品牌在竞争,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总之,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能存活至今已是奇迹,一大原因就是工党政府进行的大比例补贴。联盟党上台后,汽车行业“下课”已无法逆转。过去,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在多年来政府高额进口关税的保护下,将企业的产品重心集中在高耗油汽车领域,后来突然有了自贸协定及爆发式增长的油价。
面对汹涌而至的低油耗、高性价比的进口汽车,澳大利亚流水线上的产品毫无竞争力可言。这种变革是历史的必然,为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的消失感到遗憾的同时,能对整个澳大利亚经济进行反思,比起硬撑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在霍顿Elizabeth工厂关闭前一周,一张Commodore车体的照片被传到社交网站 “脸书” (Facebook)上,引发网友热议。10月20日,随着这辆车的下线,霍顿正式关厂, 澳大利亚也从此告别了汽车制造业。(网络图片)
--推广--
推荐阅读
阿德莱德生活
户外运动 | 摘水果果园 | Sunday Market |
南澳大利亚旅行
新阿德专稿,转载请署名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