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理念VS中国的实践--如何成为名校想要的人才?

2017年10月19日 摆渡人留美


近年来藤校整体录取率一直走低17年,中国大陆申请常春藤的学生是4万人,只有不到200人被录取。这数据包含所有在美国读高中,国内国际学习,体制内学校,拿中国境内护照的总人数。


2017年常春藤在中国大陆的录取率不到5%


今年,北京地区有83人进入常春藤,也就是说,常春藤在北京录取率约0.2%。北京地区有475人走高考途径进入清华北大,也就是说,清北在北京录取率约0.79%

 

北京学生考取常春藤要比考清北难得多。



精心的包装,却成了致命的硬伤


中国家长碰到美国招生官,抓着人家就问,“我们家孩子考多少分能上哈佛?”他们的回答也如出一辙,“分数,其实并不重要。”听完这句话,有的家长直接就木讷了,也有的家长给予善意的微笑,心里想,“老外说话真不实在。”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是中美思维差异做得怪。美国人说话偏学术范儿,中国家长觉得不实在,大伙儿爱听落地的讲法,第一,说出概念第二,给出数据第三,拿案例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招生官纷纷感慨,他们说得话总被中国家长曲解:

美国学校最好的教育理念遇到了中国的“最佳“实践。

申请时,往往我们精心做的包装,却成了孩子的硬伤。

在我看来,不理解赴美留学意义,没摸到招生官心理的人,全算输。


藤校是强者间的博弈,强者恒强


各个藤校教育价值观说法不同,都可以归结为这三类概念。学术能力占50%~70%,并不意味着思维模式及自我认知占的10%~20%不重要,或者干脆放弃不做。我们默认为,最后的思维方式及自我认知是在前两者有能力做成后发生的事件。

 

这也就解释了,哈佛大学招生官说:“分数,其实并不重要”的原因。大部分申请哈佛的人标化水平都不会低,招生官根本不用考虑第一步学术能力的问题。


培养领导力及影响力/EQ  (占比20%~30%)

 

领导能力在中国最常见的两个问题。问题一,扎堆现象,即为申请做得活动都像是标准化流水线做出来的。模联,植树,敬老院,支教,北极科考、非洲保护野生动物。估计九成的家长读完都会“中招“的感觉。

 

可做得活动就这些,如何能做出差异化?拿模联来讲,大多数孩子只是参与了一下,有一个小小的经历。这些人写得东西被招生官认为“平淡无奇”,即审阅完文书后,感觉无特别之处或无任何情感波动。但有的孩子,去打了模联还拿了世界的奖项,影响力一下就出来了。这就是参与同样的活动,不同人体现不同能力的奥秘之处。

 

大多时候,学校在乎的并不是活动的主题,而是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思考方式。简而言之,活动和规格并不重要,挖掘做活动中的价值以及做事情的影响力才是关键。


培养思维模式/ID (占比10%~20%)


中国式培养思维的问题,是填鸭式教育导致缺乏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填鸭式教育不好,其实很多教育研究者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是领先的,而且是基于中国的国情现阶段对大多数人较为合理和公平的基础教育。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学生到了美国初高中,总是能拿第一名,数学题做的超级快,被美国学生誉为天才这样的例子。但有意思的是,到了大学和研究生博士阶段,越往上走,发现中国学生原来的优势没有了,尤其是在探究问题的时候。

 

仔细分析,中国学生原先的优势在于既有的知识,或者提前学习。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孩子缺少深入的阅读分析和思考。也许是大环境的原因,也许是迫于竞争的压力,我们的学习过程是以学习的结果为导向,我们的思考是为了得到确定的答案。

 

我们在一开始,就没有去想为什么,去讨论,去批判,直到那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凭借着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钻研和思考超越了我们,我们才发现们掌握的是知识,而不是真正的能力。


大多数人的申请,是以终为始。科学的实现路径也要按照终极目标的时间倒推及目标的难度做切分。而学生赴美申请的三大门槛:首当其冲需迈过学校,标化,GPA这一门槛,这是硬实力的表现。具体硬实力后,课外活动和文书软实力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软硬实力相互促进。


(1).学校/GPA


坦率的讲,高中就读学校在申请中占一定地位,招生官历年在国内录取了一定比例的学生,对国内学校有一定认知的。因此,争取进入T1梯队学校。当然,学生在学校里拿一个不错的GPA,也更会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2).标化成绩


谈及出国,中国家长第一想到的是标化。孩子就读于好的高中,GPA成绩不错,又能考出漂亮的标化成绩,招生官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具有超强学术能力的孩子。

 

(3).课外活动


美国夏校竞争日益激烈,在学校、GPA、标化考试上,招生官很难区分学生的差异,这时候,就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在众多活动资源当中,活动的选择一定要以“质”为核心,那么,课外活动的“质”又要如何体现呢?


/ 01 招生官希望看到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招生官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兴趣,专注并持之以恒付出自己的时间及精力的学生。展现你的Passion或强烈的动机。


/ 02 招生官看厌了刷存在感的学生


招生官不仅仅希望你只是参加过某个比赛,而是需要知道你是否在比赛中获得什么级别的名次。


/ 03 招生官希望看到申请者的“领导力”


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普林斯顿,你都能从官网的What We Look For中快速识别学校关于”Leadership”的期待。很多家长学生都把Leadership狭窄地理解为领导头衔,其实,它更多的是指在一个团队中发挥了领导的作用,为团队做出了贡献。此外,它还体现在你让自己的活动具有了更大的积极的影响力



大家还看了

想提高绩点需要清楚的成绩认证

2018年毕业生最佳就业能力Top100大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