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教师这个职业一直给人以一种权威的感觉,很少会有学生会在公众场合公然向老师挑衅。
从今天开始,这就是加拿大与加拿大留学移民网一起联合举办了“出国心路故事分享大赛”有奖征文活动。报名投稿请直接发文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会陆续将投稿一一展现出来。
又是一年毕业季,不少小伙伴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留在美国还是回国就业,很多人都会迷茫和随波逐流。
“留学”这个曾经象征着学术、名校、远方和开放的词汇,如今似乎被拉下神坛,变得没有那么高含金量,有人调侃“留学只是混个文凭的烧钱游戏”。
很多留学生都会被问,也不断地自问:出国这些年,到底为了什么,而自己又收获了什么,如果时光可以重回,你还有勇气留学读书么?难道只有回国后年薪百万才配得起“海归”的光环么?
看完这篇演讲,迷茫的你或许会有答案。
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的演讲
在交头接耳、如此嘈杂的年级大会上
一位校长正在教学生们做人的道理
他在讲台前激情昂扬地
为学生们规划美好而又整齐划一的人生
“今天是一个新的开始
它将开启你们今后的余生
两年后,你们将会完成A-levels学业
再过三年,你们将会去到想去的国家
上自己想上的大学”
“再过五年,你们将会开启职业生涯
或许会进入顶尖公司工作
然后结婚买房
十年之后,你的人生将会安定下来
再过十五年,你的人生轨迹将会定型”
这一切听起来如此令人向往
直到台下有一个男生突然地举手打断
“我认为你说的这一切都是错的”
“有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岁才毕业,但马上就找到了工作
有的人没上过大学,却18岁就找到了热爱的事
有的人一毕业就有好工作,赚很多钱却不开心
有的人选择间隔年去寻找自我”
“有的人16岁就清楚自己要什么
却在26岁改变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
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10年才生孩子
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
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
你身边的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于你
也许有些落后于你
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
他们有他们的节奏
你有你自己的
耐心一点”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
他还引经据典“余生漫长,莫要慌张”
“库班25岁的时候还在酒吧做酒保
被拒12次后,JK.罗琳32岁才出版了哈利波特
Ortega到39岁才创办了Zara
马爸爸35岁才创立了阿里巴巴
摩根.弗里曼52岁才迎来演艺事业的大爆发
理查德.布兰森34岁才创办维珍航空”
“25岁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
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
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
不要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因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s counted truly counts"
并不是每一件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
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今早,一位做幼师的朋友对我说:她班上一个小姑娘被孤立了。
其实事情特别特别的简单。这个女孩特别的乖,表现力也很棒,因为她各方面都很优秀,所以在幼儿园有什么演出表演时,她总是很爱选她做“领队”。
可是前几天她发现,她被孤立了。
一天下课她送孩子们出教室,突然听到前面一群孩子对着一个女孩说:“你明天不准和她一起跳舞,我看她一个人该怎么跳!”
那个女孩是她的好朋友,这让她觉得很恐怖,这只是一群四五岁的孩子,居然已经开始形成小团体了,而且甚至还学会了“强迫威胁”。
而到了第二天,果真包括昨天被胁迫的那个女孩都不愿意和那个女孩跳舞了。甚至连分零食吃饭做游戏睡午觉都不愿意和她一起。
而更让她没想到的是,那个要求别人不许和她跳舞的女孩的家长也找上了门质问她:“为什么要偏心那个小女孩?她们家人给你什么好处了?”
原来小女孩不仅联合+胁迫其他同学,还向家长告了状。可其实她真的是因为那个小姑娘表现力很强,舞蹈动作很好看才将她排在队列前面的。完全不存在家长说的问题。
后来那个小姑娘也意识到自己因为跳舞被孤立了。她不再努力的跳舞,不再尽力的去表现自己,默默地一个人躲在人群后面。
这件事无论是对小女孩还是对我的幼师朋友都是一个打击。你不得不认清一个很奇怪的现实:
有的时候,你并没有错,仅仅是因为在某一方面比别人优秀,更受人喜欢,就会遭到孤立,被谩骂。
而有越来越多的人,也为了能够合群,开始“放弃”自己,他们“不敢”优秀了。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有江湖。
还记得读书时,我的一个同学就被孤立了。班里的人特别嫌弃他,谈及他总是满是嘲讽。而原因和上面的例子很类似,因为他和老师关系太好了。
他总是拿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去向老师请教。上课时老师提问,他总是第一个举手争抢着回答。学校有什么活动时,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收作业搬书劳动,所有事情都抢着来......
老师很喜欢他这样积极向上的少年,他因为老师的表扬也信心倍增更爱学习。可同学们却很反感他,觉得他故意在讨好老师,觉得他就是想出风头。
后来事情爆发是一次“告密事件”,老师不知从那里得知班级里两位同学在恋爱,把他们俩叫到了办公室。回来以后,经过他们那一圈子的讨论,一致认为,一定是这个和老师关系亲密同学告的密。
随后排挤浮上了水面,大家开始对他语言攻击嘲讽,故意的去冲撞他,最后爆发了一次打斗。
那次事件以后,几个带头打人的男同学被学校记过处分,这更加点燃了他们对他的仇恨。他们觉得,明明是他先告密还说不是,你看连老师都偏心他。
无论和他有没有冲突,同学们都自觉的和他保持距离。而从那以后,他的性格也大变。他不再积极,每天埋头在自己的桌前做自己的事。他不敢再去问问题,不敢在和老师近距离接触,因为害怕再被误会再被打。
原本他的成绩很好,可慢慢的连他自己也放弃自己,最后高考中,他只靠考进了一个普通大专学校。
其实那个恋爱事件,是老师撞见他们牵手才得知,根本与他无关。而其实后续同学们对他的欺侮,恋爱事件也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都说小孩子才会搞小圈子,成年人只看利益。但其实工作中掺杂了利益以后,类似的情况更加的明显。
一位读者就向我倾诉了她遭到了“职场打压”的经历。
她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女生,毕业于一流本科,后又出国留学。回国后在以前导师的介绍下进了一家不错的公司。
因为她的业务水平很好,人也漂亮又善于交际,所以公司副总很看好她,给了她很多机会,什么事都会想着带着她。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因为她需要替副总处理很多很多的工作,所以她只能加班熬夜的赶,仔细检查不允许自己出错。
交代的任务总是完成的很好,客户对她的评价也很高。所以她也理所当然的加薪升职了。可随着她的上位,同事的谣言诋毁也就来了。
有说她一脸狐媚相,色诱副总客户,才能得到那么多机会,完成任务。有说她甜言蜜语总是给领导拍马屁。有人说她心机重,势利眼,只愿意去跟有利用价值的人交朋友,也有人传出她进公司就是走后门找关系,根本没实力...... 总是,她所有的努力他们都看不见。
她也尝试着去修复关系,请吃饭请喝咖啡,试着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吐槽话题,可钱花了精力废了,表面上大家一片祥和,可是她在私下还是听到了她们在背地嚼舌根。
她所作的这一切变成了炫耀,在她们口中,变成了故意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
她被打击的很重,整天郁郁寡欢,工作上也时常出错,后来还是决定辞职了。
可其实一直到最后她还是弄不明白,她到底有什么错呢?
是啊,在很多时候,你都会觉得很莫名其妙。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都孤立我?
后来我才意识到:只要一个人讨厌你,你做什么都是错,你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
我还记得去年的时候,汪涵被骂了,原因在我看来十分的好笑。
因为他“太有文化了”。
事情缘由一段汪涵谈论年轻人文化认同的一段视频。他在视频里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理念、建议等。
这段本来是毫无噪点的视频却让汪涵被部分网友骂惨了,他们说:他总是在说各种“文化”,又总是引用一些书籍里面的内容,总是试图去把话题拔高......
在一些人的眼中,汪涵此举就是为了卖弄自己,为了显示出自己多么有文化。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装逼”。
在我们的日常中好像也经常出现。你只是想和别人分享一件事,一种看法,认认真真的说了半天,可对方却在最后跟你尴尬无言的笑,在心里或者背后评论你“装逼”。
想要和他们打成一片,想要合群,就得按照他们的逻辑来思考说话做事,哪怕你很不认同。
身边有位女生朋友,在事业上比多数男生都要出彩,可是因为她已经32岁了。终究没敌过家人邻居朋友闲言碎语的压迫,火速的相亲结婚了。她说:“不愿做对抗着大众规则的人,就这样吧。”
在学校时,如果身边人都在睡觉刷剧恋爱而你在学习时,那你多半会被孤立,别人会评价你:“装勤奋”,“不合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违背内心本意,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
在朋友中,可能就是因为你没和她们一起逛街,没陪她们一起吃饭,就成为被“孤立”下来的那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把自己的事情靠后,优先选择和他们集体活动。
在饭局酒桌中,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不参加就是不合群,所以你为了维系关系,就参加了很多场根本无意义的酒局聚会,明明不想喝酒还一杯杯的往嘴里灌着,明明很讨厌却还是和他们出入一些娱乐场所,明明很反感却还要说着一些违心的恭维的话......
一直以来,我们好像都被灌输着一种潜规则,那就是:“情商比智商重要,和身边每个人打好关系,这才是对你最有效的帮助。”
换句话说就是:“你一定要合群,这样你才不会过得那么辛苦。”
可是后来我发现,可能逼着自己合群才是最辛苦的一件事吧?
有时候,你历经百般内心斗争终于合群了,可好像也没得到想要的那些愉悦感,而最可怕的是,那个时候你把自己也给弄丢了。
其实最可怕的是什么?
“合群”成为了社会普遍认同的规则。
多数人即使自己内心也抗拒着这些,但是其实在行为上也已经慢慢的接受这些规则。
在这种慢慢被同化的过程中,我有时会很恍惚,我常常去反问自己:“我们有必要逼着自己去合群吗?”
我有我自己的理想目标,我自己所坚持的原则与信念。我觉得我没什么错,为什么我就要为了去和他们一样,强迫自己改变呢?为什么就非要跟别人一样?
印象很深的是曾经看过一句话: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如果你合群,就会消失。
在我看来,我们有必要去合群,但是不是要去合所有的群。
一些在你看来低质量无意义并且以后毫无关联的群,真的没有必要逼自己妥协,逼着自己为了它们改变。
一次次的妥协,你可能获得了友谊,收获了安慰感,但最重要的因为陷入的太深,你可能已经无法从这样一个本就不属于你的小团体中跳出来了,你也会慢慢的被同化,同化到失去了自己。
《迷失东京》里说:“在天黑以后,往热闹地方躲,跟着别人努力快活,可惜心里头有定时的闹钟,提醒你有多寂寞。”
中国人的群居生活有一个现象,就是抱团。
其实被孤立,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你和孤立你的那些人不是一个世界的。
那些孤立你的人总是把从你身上挑各种毛病,说你不会来事儿,不会做人,不会说话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你没有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没让他们找到存在感,比他们更突出,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我们要肯定这个世界上多元化的存在,接受还有有着另一种思想的人的存在。但是你活着不是为了满足周围所有的希望,活成他们想让你成为的样子。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和你“相像”的人,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相似的想法。或者虽有不同但都愿意包容对方,接受对方。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好的群体。
而那些根本和你三观不同、价值观不同的群体,你可以尊重他们的存在,但为什么就要逼着自己去被他们同化呢?
有些圈子跟你根本就不合适,那就别闯进去,更别逼着自己融进去。贸然的闯入你只会让你活得更累,而在融入的过程也更容易迷失你自己。
也许你现在还在尘埃中挣扎
但请相信,坚持下去
你也可以绽放
“每个人的生活,只属于自己
请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人浮与众,众必毁之。
可能你只是太突出了,遭到了妒忌才会被群体伤害。
可你记得,你有属于你的更广阔的天空在等着你。也会有跟你志同道合的圈子在等着接纳你。
别为了别人把最真实的自己弄丢了。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或文末留言,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免费评估,寻找最适合您的正确移民方式就在本网!最新推出:0雅思,营业额500万以上的企业家移民,详情联系我们评估!
点击查看以下几篇“热门”文章
* 全球空气质量排名:加拿大超越美国排第四,当看到中国排名我哭了!
*【惊艳】加拿大第一条自驾到北极的高速路今天正式通行!沿路风景美到让你无法呼吸!
*【最全】2018加拿大移民新政变化大盘点:九大福利开放,哪一项最令你中意?
* 【深度解析】一个“加拿大人”可以享受哪些福利?这算是“共产主义”吗?
部分FROM辣笔小尖椒,INSIGHT视界
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分享朋友圈
关注这就是加拿大及时掌握海外价值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