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躺着上北大清华,然而外国人怎么想?
从今天开始,这就是加拿大与加拿大留学移民网一起联合举办了“出国心路故事分享大赛”有奖征文活动。
详情点击
前几天,一张图片在朋友圈刷屏,图片说明是:人大附中2017届36个外籍学生,32人考入清华北大。
可细看照片,这外国友人看起来,怎么都有一张中国人的面孔?
网友的截屏
这个消息震惊了围观的吃瓜群众:人大附中这个“宇宙牛校”,竟然有35名应届学生不玩中国高考也能上清华北大人大。
人大附中官网上还介绍:人大附中的外籍学生每年都有85%以上的学生考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其他学生也考入国外一流大学。
高考提供了机会,
让你合法背叛故乡和国家
其实有点迟了,不过还不算太迟。
至少对高二、高一学生来说,刚刚好。
因为高中读得很辛苦,几乎没什么高中生喜欢高考。高考有很多毛病,不喜欢它确实也能找到原因。
但是既然读了高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是考上一所大学,其中起起伏伏,进进退退,都是正常的,你可能还谈了恋爱,成为某个明星的粉丝,但这不应妨碍你的高考。
高考表面上是进入某所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它最大的力量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生你唯一一次父母支持你出远门,无论你离好大学多远,考上了父母都欢欣鼓舞。
这支持,将至少在大学时光持续。
绝大多数人一生的生活半径,不超过出生地100公里,即使穷乡僻壤,你也会依赖它,产生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爱,所谓的狗不嫌家贫。这是出生带来的不公平,若非外力干扰,人的内在驱动往往不足以让他投奔陌生的他乡。
绝大多数故乡,是不值得呆,不值得爱的。
高考提供了机会,将你从故乡抽离整整至少4年,让你合法背叛。
这4年,可能是你长得最快的4年,你的眼界打开了,你在大学未必能找到相伴一生的恋人,但是一定有终生信任的密友。你爱上了大学所在的城市,4年时间让你慢慢熟悉此地,或者将此地当成跳板,出发到更美更远的下一站。
你的力量长出之后,刚好可以对抗故乡的招呼。大山沟,小县城,经济凋敝的故乡,此时收回了对你外出的支持,不少父母认为你该回家了,在当地考个公务员,次之则进国企,老老实实结婚生子,安度一生。这是当地人羡慕的生活,考大学不就图这个吗?
庆幸的是,你长成了逆子。大学已经告诉你,你这一生,不能退缩,你不属于无聊琐碎的生活,你得一直学习,一直征服,谁都不能拉扯你,父母也不能。
落后地区的大学,即使名头大,也不容易完成策反,你在当地呆得很烦,故乡就显出了好。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才是首选,当地的纸醉金迷,当地的野心勃勃,当地的财富传奇,它们才是最好的辅导员,告诉你:留下来,这里才有你的机会,逃回家乡,不是大丈夫所为。
中国人的城市化,中国人的代际跃升,很多都是通过高考,孩子进入发达城市的大学,留在发达城市工作,就是老老实实买房供房,不知不觉,财富就是留在非发达地区发小的几倍十几倍,他们说不定还更勤奋。因为你站在风口,猪都会飞。
当然,也有不少哭闹着把孩子拉回身边的父母,那挺可惜的,高中辛苦3年,大学放飞4年,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
我最想对高考生说的话就是:填一所发达城市的大学,读完后留在发达城市。这才是你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大学读什么专业,老实说,并不是特别重要,你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多半是要改行的。知道学习方法就行。
而现在想说的是!
即使你填了是不是能考上呢?
如果你生长在小村庄,你一生和全村的梦想就是冲出村子走向城市,也许无论是你的动力还是你勤奋的程度,都会比从小在大城市娇生惯养的孩子要努力。
而对于生长在城里的一大波孩子们,竞争无处不见的一群群的毕业生,又该如何是好呢?
你有幸出生在北京,上海名校云集的大城市还好,当地的优势显而易见,当然这个公平与否已经不是当下的重点了。
我们今天想要看的讨论的却是冲出中国走出国门的歪果护照的同学们,到底优秀在哪里会比中国这些埋头苦读的孩子们有那么多机会进中国名校的?
想象一下,我们孩子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而如今,人家竟然能提出申请,经过审核之后就可以上大学了。
引发了外籍,然后考上中国原来看似遥不可及的大学,
你看那张张的笑脸,这些都是中国的孩子,只因为加入了外籍,就改变他们的命运,进入了很多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北大清华人大。
即使你加入外籍不满四年,400分也能上北大清华,如果是艺术系之类的,只需要200分就足够了!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中国学生 挥汗如雨,每天学习12个小时以上,哪怕考试650分以上,最终也不见得能上北大清华,
而外国籍的考生,哪怕你一天只用学习6个小时,如果你能考200分的话,即使不是全部考上北大清华,国内重点大学任你选。
而中国的孩子,如果考200分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中国籍和外国籍的区别。
不公平的是,留学生申请奖学金要容易的多,比例远超中国学生国家奖学金。不少网友感慨:外籍学生在中国真是太受照顾了!不仅入学门槛低了千百倍,入校后还有更优厚的待遇。
原本,清华北大招外籍学生还要进行多项笔试,但2017年清华、北大改革后的国际本科生招生中,除了简单的汉语水平考试,全部取消笔试,转而采用申请—审核制(包括材料评审和面试)。
以下是部分汉语水平考试的试题,简单到“令人发指”。
相比于国内高考上清华北大难于登天,只要有简单的中文基础,外籍学生可以说是躺着上中国名校。
此外,很多人认为来中国的留学生享受着“超国民待遇”:领全额奖学金,领生活费补贴,住单间或双人间的留学生公寓,很不公平。
清华留学生单人间宿舍
2014年,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学报》曾指出:上海市早在2005年就设立了“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其中A类全额奖学金是学费+生活费(硕士1700/月,博士2000/月)+疾病和意外保险;2014年江苏出台政策,外国留学生来江苏求学,每年可获得5万至9万元奖学金资助,其中每月给留学生发到手的生活费为1500元。
每到高考季,朋友圈都会流传这样一篇热文《“爸,我高考530分......”XX万XX人看完全都哭了!》。
文章主要是两个小故事:北京考生530分上北大,外地考生530分连大专都没得上;北京孩子400分上了北大,而家里雇的外省保姆高考625分,只能当保姆。
总之在高考这件事上,北京人成了新的河南人,千夫所指且无人帮腔。北京卷相对简单,还名校扎堆,面对每年的分数线和录取名额,北京人也确实给不出太多辩解,所以往往转而开辟新的战场:我们上北大清华是容易了一些,但是我们的胡同没了呀。
一如几乎所有地域之间的群体争斗那般无聊。
这些文章的爆红,除了向我们科普了全国各大城市有多少人口之外,还告诉我们人们对于“高考”这个改写命运最常见渠道的公平性的关注。甚至有一个小伙子,把写着“北京人大学”的牌匾,送到了北京大学门口。
北京人也憋屈,来个外地小伙伴就要问他们“北京人上北大、清华是不是特容易”,他们也不是每天吃喝玩乐、不学无术、躺着就能上北大的啊。
今年的高考依旧惨烈,各地高考人数居高不下,全国940万人在争抢踏入高等学府的机会。有家长在孩子高考时穿旗袍马褂,说象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而有的孩子不堪高考压力,以自杀的方式逃离一切。
但有这样一群学生早在5月就完成了这场别人口中决定命运的考试,盘算着去哪一所985高校上学。
对他们来说,400分就能上985,200分上就能上211。和他们争抢入学机会的,不过区区5000人。
虽然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中国生活学习了十几年,但是他们有一张外国的绿卡。
在网上流传着这一份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外国留学生录取名单。
北大医学部2008年录取的54名留学生中,有22人国籍为几内亚比绍;在2007年通过考试录取的留学生有48名,其中25名国籍为几内亚比绍,还都是标准的中国名字。
几内亚比绍是什么地方?
二十个全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其中一个,面积和台湾省差不多大,原住民都是黑的发亮的非洲兄弟。几内亚比绍特产是腰果和棕榈树,现在看来还可以加上一项:中国高考移民。
当打电话询问北大工作人员时,对方的回复是:“学校对申请者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国籍而区别对待,录取时根据考试分数择优录取。持几内亚比绍护照的申请者如果符合条件,学校没有理由拒收。”
港澳台及华侨考生并不需要参加“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他们需要参加的是“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简称全国联招,全国只有5000人左右参加。
科目设置和国内高考类似,总分750:
近几年全国联招的分数线,普遍低于高考分数线。
在国内名气不如清北985大学,比如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分数线只有400分;高考大省的山东大学,只要420就能录取;中央美术学院甚至只要360分,中央音乐学院只要200分。400分上985,200分上211并不是说笑。
中国名校清华大学甚至公布:“从今年开始,国际本科学生上清华无需考试,申请审核通过即可”。
成为能够参加全国联招的几内亚比绍华侨生,只需要3步:
先找移民中介,再缴纳6.5万美金的投资,提交身份证明,一星期就能拿到几内亚永居签证,半个月就能拿到移民护照。可以免签55国,入澳门可以逗留90天,子女高考可以参加华侨考试。
几乎所有移民中介都保证,拿到几内亚比绍的公民权证书(即绿卡)的成功率是100%。
“现在努力不是实力,钱才是。身份比努力更重要。”移民中介的顾问说。
之前风靡中国,到处讲座的“中国狼爸”萧百佑,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北大。他在讲座中宣扬“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就育儿方法侃侃而谈,却不曾告诉观众,他的孩子都是通过港澳台联招进的北大。
某教育机构广告
国家对于这批“伪华侨”也采取了措施,发布了教育部教外来[2009]83号文,要求他们要在4年内在国外居住满2年。然而对于想走捷径的人来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规定不过是把移民时间提前了几年而已。
疯狂打广告的“新加坡旁碧桂园”,在电视上宣传楼盘环境如何优美,而在售楼处的广告,直言不讳地指明了买房就有华侨生资格的福利。
面对新规,各种“华侨教育机构”推出了各种套餐:拿到菲律宾华侨资格只要30万,马来西亚绿卡只要38万。安排学生在国外读所谓的“国际高中”,其实只是上了两年的联招考试培训班。
“联招考试比高考简单,学习负担又不重,随便考考就有好大学上的。”教育机构的老师如此保证。
越来越多的人想走联招的捷径,某华侨教育机构去年报价只有30万,今年涨到了40万,来报名的人依旧逐年激增。“天天熬夜学习,还考不上好大学。怪谁?只能怪父母没眼光,不懂得事半功倍。”
某教育机构广告
留学生规模是一些全球高校排行榜衡量一所学校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为了高校排名,许多学校还在不断扩充港澳台华侨生名额。
而在海外接受教育的华侨子女,又根本考不过这些在大陆土生土长的黄皮肤非洲人。
有人认为这是钻体制漏洞,有人认为这是合理利用游戏规则。
但我只想说,几内亚比绍护照,我也有点想要哎,虽然我不可能再有高考的需求。
这一切都特别奇怪。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能很多家长的梦想,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学,而北大和清华几乎是每一个莘莘学子的梦想。
为争取外国考生,有些大学比北大清华招生条件还要宽,只要报考就能录取,据说甚至连学费都不用掏。
这些这有些中国学子看似遥不可及的重点大学,集体对老外张开了热情的怀抱!免试入学,还有奖学金。
相信看了这则新闻,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平静,尤其是家里有学生的家长,
心里可能已经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了。
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发现,到清华大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只占清华学生总数的5.8%(攻读本科学位的留学生占本科生总数的8.8%),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这一比例并不高。比如,牛津大学留学生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不只是欧美白人学生不热衷来中国留学。仅在美国就有200多万二代华人移民(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和1.5代华人移民(童年来美,有一定中文基础),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并不热衷来中国学习甚至旅游。
到底是为什么呢?
关于作者
郑凯成 美籍华裔,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和中文专业毕业生,2017年在清华大学做进修生,自媒体达人。
1
外国学生发现在中国读书是work hard, play harder
一个让很多人很难以置信的现象是:美国有不少的华裔很犹豫是否来中国读书、旅行,是否来中国了解这片土地。
郑凯成
原因何在?因为大家面临同样的问题,有一些是相当小的事情,比如很多人会一直批评华裔的中文水平,不管他们的中文水平有多好或者有多糟糕。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身份认同,甚至政治认同,都会被很多人重复的询问。
结果是很多华裔不想来中国学习,即使他们来中国,也很难融入本地人的社会,而只有跟其他外国人和华裔在一起。我之前也跟一个在北京的华裔群体(称之为YAPPs)交流过,发现虽然他们在北京工作、上学,觉得他们在美国被边缘化,而希望在中国能避免这些问题,但他们实际上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交流而基本上不跟中国学生交往。我问他们的创始人为何该如此,他只有告诉我“不予置评“。
我有幸在本科的时候来中国做过几次交换生(包括大连理工,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甚至更早在2004-2005年我也在北京上过1年小学。我在美国读本科的专业是中国历史,一直学习中文,2016年毕业后还到清华大学做了一年交换生。
一般来说,交换生是为了学语言而来中国。也有不少的交换生会专门上偏商业的课程。大部分在中国的交换生只是暂时在中国读一年或者一个学期的书。也有不少的巴基斯坦、韩国、非洲同学会在中国读四年的本科。
郑凯成(右)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中国做交换生的时候其实觉得有点惊讶,因为发现在中国的本科,很多很多本地同学会有逃课、临时抱佛脚、甚至有考试抄袭作弊等不太认真学习的现象。
当时很多中国朋友给我解释:在中国的高中,高考是如此的痛苦,所以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变得很随意,倾向在在学习之外放飞自我,不再那么刻苦的学习,也不再那么在意成绩或者他们的课程。
高考万人考试现场
我还记得我的很多中国同学总是有时间可以带我出去玩,请我吃饭,我一直在想他们为何有那么多空的时间。此外,我原以为我在中国交换会面对一个非常严格的、有挑战的课程,而事实和我想得也很不一样。
我身边的外国同学也很快也发现在中国交换也是一个 work hard, play harder (努力上课,更加努力玩)的一个机会。其实很多次,我的感觉就是没有work, 只是玩而已。交换项目本身也是比较轻松的,加上中国本科的整个宽松的状况,很多交换生就用这个机会来轻松学习语言,也许会再加上某一个专业课程,仍然会有足够的时间来通过旅游,吃饭,出去玩去体验中国的文化。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名英国学生似乎不太赞同中国老师的教育方式。
2
美国华裔的父母不太会鼓励孩子来中国读书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教育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中国大学对于外国学生包括华侨学生的待遇特别地宽厚,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补贴、助学金专门设立给选择去中国留学的外国人。清华、北大以及中国很多其他的重点学府都有同样的待遇。可是,很多华裔和美国学生对中国的教育系统和奖励政策是知之甚微的。
图为2017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华裔的父母也不太会鼓励孩子来中国学习,尤其是那些对优质教育资源有很强欲望的华裔家长,他们更希望孩子可以进入世界排名最高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的学历的含金量以及世界范围的认可度普遍被认为是更高的。
尽管他们的孩子也许有机会去到清华、北大,甚至能够得到全额奖学金,可以在国内过得相当舒服,美国很多华裔和华裔的家长还是宁愿让孩子去一个一年学费五万美金(32 万人民币左右)的常青藤八校之一,或者至少是一个在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学校。
2017年华侨生和普通高考生考取清华、北大时的平均分数对比
对这些华裔家长和孩子们来说,为了读名校而承担这些经济负担是值得的。不是说华裔家庭看不起中国的教育系统,一方面可能是他们不够了解国内学校的优势,除了奖励政策,还有包括让华裔更了解国内的现状与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普遍追求最好的教育资源,尽管在美国的顶级学校读书会贵很多。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阻力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教育系统的?”
根据国外媒体的常见报道和身边人的看法,美国华裔对中国中学教育系统的一个普遍理解是“累”,学生很辛苦,没有自由,天天做考试题,没有时间去户外运动,没有时间去玩,很多人精神压力过大,丧失了对学习的真正热情。
中国课堂上,基本每个学上课桌上都会堆着一堆小山。
虽然这只是中国中学特别是高中的情况,但不少美国华裔确实会对中国教育制度产生比较大的担心。
也有不少美国华裔有种刻板印象,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也是应试的,提倡的是努力学习,死记硬背为主的价值观,学生很听话勤奋,老师也很辛劳并且十分严格,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学生就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个性的张扬,也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3
对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孩子,汉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外籍生哪怕是华裔而言,熟练掌握汉语都是一个的挑战。
作为一名在美国长大的华人,由于大多数时间我们是在学校,跟身边的朋友交流还是以英文为主。只有在家里偶尔说中文,所以我和兄弟姐妹基本上没有一个真正去深入学习中文的机会。
在美华人
我能切身体会到国内朋友基于我们华裔的家庭背景对我们产生的期待。很多人认为ABC作为海外华人应该可以在家庭内部很好的保留中国文化,包括保留中文的语言环境。
但是因为一些客观而错综复杂的原因,整体来说,保留这些华人文化与语言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从小就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孩子来说。大部分华裔孩子确实也会在幼龄阶段通过父母、祖父母接触到中国文化与中文。
但是,一旦到了幼儿园的年龄,他们便会进入一个纯英文的环境,开始系统化地学习英文并且接受美国教育。绝大部分的华裔没有机会系统化地学习中文,更没有机会学习诗词古文这些难度更高的语言材料。美国也有一些中文学校,但是一般来说,华裔孩子能够花在中文学校的时间和金钱是有限的,可能只是一周一次,而国内很多人会误会说中文学校足以让ABC系统化地学好中文和中国文化。按照语言学习的理论和规律,每周练一次外语并不足以学好这个语言。
大部分华裔家长希望自己孩子“不忘根”,能讲出一口流利的中文。
而且,作为一个上过中文学校的校友,我认为,中文学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感受中国文化,所以他们的中文教学一般是非常简单的,并且会注重补充很多跟中国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包括武术、书法、下棋等等。
很多国内的同胞也会质疑:“ABC的父母不可以教孩子学中文吗?”
提出这些观点的人,很有可能没有清楚意识到ABC的父母工作的忙碌与辛苦,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花费精力帮助自己的孩子把美国学校的功课都做好,努力支持他们在美国的学校里脱颖而出。所以除了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口语,华裔父母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化地培养孩子的中文能力。当然,例外也是存在的,但是一般来说,ABC确实缺少一个系统化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环境与机会。
而且,学习中文的难度很大。对于一个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讲,英文规则简单清晰,只需熟记26个字母,便可组合出千变万化的单词;而中文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光常用的汉字偏旁部首就超过800个,音调的变化更让人头痛,如果不是生活在中文的环境中,只是靠死记硬背学起来确实很痛苦。
当你正在愁眉苦脸背英文单词的时候,学汉字的外国学生也并不比你好到哪儿去。
最终,在美国的华人的家庭会出现一个很普遍的情况:父母会说中文但是孩子们会用英文与他们对话。虽然很无奈,但这在美国是真实且普遍存在的状况。
有的美国华人父母为了子女学好中文,会选择送孩子回国读一年小学。我小学就在北京读过一年,在那一年我的中文学习才突飞猛进。当然,有些在中国上过中学或者小学才跟父母到美国的学生的中文完全没问题,他们以留学生身份考取清华北大确实容易的多,我也知道很多在中国工作或有生意的美籍华人会鼓励孩子报考清华北大。
我的父母一直告诉我很幸运能继承两个伟大的文化 -- 中国与美国文化,我也一直认为我的美籍华人身份是一份特别的礼物,让我置身于一个能同时吸收东西文化的最好环境。
我在中国进修学习都有挺大的收获,中文水平进步了不少,对中国这片土地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一些。我希望有更多的海外华裔后代能来中国读书和旅行,体验中国文化。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或文末留言,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免费评估,寻找最适合您的正确移民方式就在本网!最新推出:0雅思,营业额500万以上的企业家移民,详情联系我们评估!
点击查看以下几篇“热门”文章
* 全球空气质量排名:加拿大超越美国排第四,当看到中国排名我哭了!
*【惊艳】加拿大第一条自驾到北极的高速路今天正式通行!沿路风景美到让你无法呼吸!
*【最全】2018加拿大移民新政变化大盘点:九大福利开放,哪一项最令你中意?
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分享朋友圈
关注加拿大留学移民网及时掌握海外价值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