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一年度被推选为院士的名单,共有84名新成员,其中有6名是华裔科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由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创办,与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医学院共同隶属于美国国家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ies)。基于科学家的科研贡献和成就,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会由时任院士评选出新的院士成员,这项头衔无异于是美国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目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共有2382名院士,另有484人为外籍院士,其中有将近190人是诺贝尔奖得主;而纵观自成立以来150多年的历史,科学院中曾经荣获诺贝尔奖的院士则多达500名左右。
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并非政府组织,也不是盈利机构,当选为院士不意味着拥有任何学术或经济特权,或者获得津贴和额外经费;正相反,院士需要承担起服务于国家的职责(In Service to the Nation),为国家提供独立、客观的科学意见。当然,如果各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需要科学院进行某项研究时,也会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比如,2017年科学院共募得480万美金的研究经费,但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经费相比,实在是不属于同一量级。同时,这些科学家也不会因为当选院士而获得待遇上的提升,他们依然在各自原本的大学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依然需要凭借自己的学术水平来竞争联邦政府拨款的基金会或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经费。
因此,与其说“院士”是个头衔,更贴切一点儿的说法应该是学术荣誉,即对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的专业认可。实际上,在英文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选举出来的是member,即成员,“院士”则是我们中文里比较本土化的翻译罢了。
实际上,在美国国家科学院超过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华人科学家身影并不罕见,比如1958年第一位当选的华裔科学家核物理专家吴健雄女士;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丘成桐、朱棣文等;另外,像华罗庚和袁隆平这样的中国籍科学家也都曾被评选为外籍院士。据不完全统计,曾有超过110名华人被美国国家科学院评选为院士或外籍院士。
今年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6名华裔科学家,尽管都是在美国接受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但仅有张锋一人是由于早期移民而亲历过美国的本科教育,其余五人本科毕业的学校分别为:北京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当选的6位华裔院士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按照中文姓氏字母排序)。
丹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系教授
丹扬教授不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ul Licht特聘教授,同时还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及脑科学研究。
丹扬是北京大学物理系85级的学生,本科毕业之后赴美继续求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另一位美国科学院华裔院士蒲慕明(目前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内容为神经递质分泌以及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之后,她在洛克菲勒大学以及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视觉系统的信息编码。
傅嫈惠,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系教授
1980年,傅嫈惠在台湾的国立中兴大学获得食品科学学位。1986年,她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以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傅嫈惠分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贝勒医学院从事了共7年的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人类基因组。之后她又转到工业界继续基因相关的研究,工作四年后再次返回学术界:1997年起在犹他大学担任研究副教授;2002年,她前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Louis Ptacek教授共同组建实验室,主要研究与睡眠相关的基因问题。
我曾经在一篇题为《时间对人并不公平:你怎么跟每天只睡四小时就够的人竞争?》的文章中介绍过傅教授的研究:短睡基因的发现,人群中有一小部分的人每天只需要睡四个小时就能保证精力充沛,经过研究发现这与基因DEC2(学名BHLHE41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基因变异导致人体生物钟也发生了改变。
高华健,布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高华健,196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固体力学家,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后则是2018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高华健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接下来赴美留学,于1988年获得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之后,高华健从东岸迁往西岸,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并于1994年获得终身制,2000年升任为正教授。2001年起担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金属材料研究所(Max PlanckInstitute for Metals Research)所长。2006年,高华健从欧洲返回美国,进入布朗大学担任工程学教授。
2012年起,高华健在西安交大航天航空学院国际应用力学中心担任执委会副主任。
林海帆,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
林海帆,出生于浙江温州,1982年获得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基因与发育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4年,林海帆在美国卡内基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2006年在杜克大学医学院任教,并升任为正教授。后来于2006年转到耶鲁大学医学院担任细胞生物学系教授、遗传系教授、妇产科系教授,同时作为干细胞中心创始主任,将当时耶鲁大学仅有的一个实验室扩展到如今拥有97个实验室规模最大的顶级研究机构之一。
自2013年7月起,林海帆同时兼任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教授,并于2014年3月起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张锋,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
张锋,作为6名华裔院士中唯一的80后,也是唯一在美国接受过本科教育的科学家。
1982年,张锋出生于河北石家庄。1993年,妈妈带着11岁的张锋来到美国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Des Moines),入读当地公立初中。尽管当时张锋的英语还结结巴巴,他依然凭借理科上的优势,进入了当地学区资优生项目(Talented and Gifted Program)中一个叫“为下一代的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xtGeneration)的课程,从此开启了他的学术人生。
升入高中后,张锋的学术热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资优生项目协调员Ed Pilkington老师的帮助下,仅有16岁的张锋进入当地医疗机构的人类基因研究中心与博士生们一起做研究。正是得益于实验室的研究经验,2000年,张锋在John Levy博士的指导下,获得美国最负盛名的科学比赛英特尔科学天才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三等奖,并拿到5万美元奖学金。
2004年,张锋在哈佛大学取得化学及物理学士,师从另一位华裔科学院院士庄小威。2009年,他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2011年起,张锋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职。2016年,34岁的张锋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终身制的华人教授。
我之前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过这位杰出的华裔科学家,34岁成为MIT最年轻华人教授,来自石家庄的张锋一路遇到了哪些美国伯乐?对张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详细了解一下。
文小刚,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文小刚,1961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7年,即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年仅16岁的文小刚就顺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成为文革后中科大首批大学生。1981年,大学毕业的文小刚以中美物理联合考试(CUSPEA,由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筹划组织)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
在普利斯顿大学期间,文小刚师从唯一一位荣获过数学菲尔兹奖的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前往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ohn Robert Schrieffer和Frank Wilczek合作,将他的研究领域转变为凝聚体物理学。1991年,文小刚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职,并于1995年取得终身制,2000年升任为正教授。
目前,文小刚教授兼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