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说
:
美国“精心栽培型教育”逐渐取代“放养式教育”,成为了教育模式的主流,这一转变过程美国家庭经历了怎样的反思。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埃尔特订阅号”(ID:Arete_edu)
2011年,美籍华人蔡美儿出版了《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妈战歌)一书,分享自己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为藤校高材生的经验。书中描述的高压教育方式,在美国和中国都引发了强烈的争论,也让“虎妈”这个词成了2011年的网络热搜词。
从那时候起,网络上就流传一个说法,说是美国父母已经开始向中国父母学习,反思以前的“放养式教育”是否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利,甚至在美国也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虎妈”、“狼爸”。
在前段时间关于是否给学生“减负”的争论中,也经常有反对“减负”的朋友以这个为论据,证明压力下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更大的正面作用。
首先需要承认,美国确实是在反思“放养式教育”,并且“精心栽培型教育”也已经逐渐取代了“放养式教育”,成为教育模式的主流。
但是否就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越来越多的美国父母变成了我们脑中的虎妈狼爸呢?我觉得首先需要搞清楚,“放养式教育”和“精心栽培型教育”这两个名词在美国社会的定义。
由于最近一直在研究美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加上前段时间看了罗伯特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那本书的第三章对这个问题也有详细讨论。今天,就来简单聊聊美国是如何反思“放养式教育”的。
“放养式教育”的源起和修正
其实美国对“放养式教育”的反思和修正,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真正的改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人的教育观念在过去六十年里经历过两次巨大的转变,每一次改变都是因为儿童心理学和脑科学发展出了新的成果。安妮特洛罗(Annette Lareau)将这两次教育观念的改变命名为“自然放养型(natural growth)”到“精心栽培型(concerted cultivation)”的转变。
自然放养型教育兴起于二战结束时期,1946年,著名的儿科专家斯波克博士出版了一本颠覆传统教育观念的书:《Baby and Child Care》,这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书一起,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
斯波克博士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放养式教育”的观念—父母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成长,父母不要提前制定周密的教育计划,总之,要相信孩子。
但同时,书中也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例如要制定明确的纪律—态度要坚决,特别是在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上。不要给孩子讲太多的理由,不要用他理解不了的思维去引导他…….等等。
这种放养式教育本意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发展,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和爱好,是一种放轻松的教育理念。
但是在美国盛行了几十年之后,逐渐被简化成了规矩+大棒的模式:父母不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把孩子交给学校之后,就让他们完全靠天分和运气来成长,父母很少主动和学校配合,也很少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但很注重纪律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制定的规则,一旦违反就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放养式”到“精英栽培”的转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种规矩+大棒的“放养式”教育首先在美国中产阶级中被摒弃,新一代的父母开始转向“精心栽培型”的教育模式。
“精心栽培型”的教育模式,要求父母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深谋远虑为子女做教育投资,并且很早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交技巧和文化素养,密切关注孩子的发展,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在社区中的表现,合理挖掘孩子的潜能。但同时也更注重父母和孩子的平等关系,当孩子与父母观念不一致的时候,父母应采用平等对话而不是粗暴惩罚的方式。
另外,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爸爸妈妈都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家庭生活中,在日常生活里与孩子多交流。这种教育方式也被社会学家弗兰克弗斯腾伯格称为“推进式教育策略”:在平等、善意的环境里激发孩子的潜能。
可以看出,在美国社会的语境下,“放养式教育”中父母的态度是被动的,甚至是有些冷漠的,对子女的关注集中在纪律、服从方面。
而“精心栽培型教育”模式中,父母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的关怀、平等的对话,这些是教育的基础。这种模式“致力于培养独立、自主、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让子女自尊自强,有能力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
所以,在美国家庭教育中,对“放养式教育”的修正,并不是给孩子报更多的课外班,或者给孩子布置更多的家庭作业,让孩子承受高强度的课业压力。而是更多平等的对话,更多主动的关心,有意识的激发孩子的认知能力(比如为孩子读书的频率),有意识的训练孩子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比如带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区事务)。
就连“虎妈”蔡美儿本人,在面对杨澜的采访时都表示,不能想象中国的孩子每天要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学习到五六点,回到家后还要继续做作业。她说“如果我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一定会调整我的教育方式。”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放养式教育和精心栽培型教育,在美国呈现出了明显的阶级划分。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更注重精心栽培型的教育,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则更偏爱放养式的教育。
罗伯特帕特南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说:“脑科学的最近研究业已证明,父母越是贫困,教育程度越低,在社会上越孤立无援,则他们就越可能对孩子更严格,更苛刻。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父母自己也承受着生活施加的习惯性高压。”
“精心栽培型教育”需要平等的关系
当我们对放养式教育的修正是给孩子报越来越多的课外班、让孩子承担更多的课业压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高强度的压力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些什么?
其实早有科学研究表明,压力会导致身体内部处于高效运转的防御机制之下,儿童如果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大脑的发育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造成器质性损伤,具体会表现为很难集中注意力、很难控制冲动的行为,也不太服从管教。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如果成长于高强度压力的环境内,则孩子长大后更可能出现健康状况不佳、滥用精神药物、工作和社会交往困难……总之,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生活精神病学家也已证明:即便父母(尤其母亲影响更为明显)只是在语言上长期虐待子女,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大脑组织的物理损伤。
如果我们希望给孩子真正的“精心栽培型教育”,那我们需要更主动的态度和更平等的关系。当然,在中国社会的畸形压力下,父母承担着养家的重担,已经很难像美国家庭那样给孩子分配更多的时间。
但至少有三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这三点也是研究中发现与孩子良好成长最具相关性的,他们分别是:家庭藏书的多少或带孩子去图书馆的频率、“睡前故事”的频率和质量、以及“家庭晚餐”的频率。
至于“家庭晚餐”,哥伦比亚大学的Jane Waldfogel教授在研究中证明,“那些每周和父母共进晚餐至少五次的青少年,在很多方面都有更佳的表现:吸烟、酗酒、吸大麻的比例更少,打架斗殴、婚前性行为也很少发生,在学校的平均成绩和大学毕业率也更高。”
至于单亲家庭,一项数据统计显示,叫外卖或吃快餐的频率,与孩子的学校表现、学习成绩以及成长之后的社交、工作状况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现象。也就是说,叫外卖或吃快餐的频率越高,则孩子的表现越差。
有时候,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并不是需要每一位父母都去读海量的育儿书籍,也不体现在给孩子花了多少钱报课外班。那些主动的关怀和培养,更多体现在一餐一饭中,体现在每个晚上的睡前故事里。
(点击图片可放大)
报名请扫上方二维码↑↑↑↑,课程详细介绍请点击下面链接↓↓↓↓
推荐阅读
最美哈佛女博士:她出生豪门,却说“人生不碰钉子,不算完整的教育”
欺凌同学被判13年,父母怒斥无法用钱摆平:你的三观里,藏着孩子20年后的未来
近期福利
2018托福考试大量重复旧题,你急需这147道阅读真题!快来领!! 回复 真题
免费领取|新概念英语全套1-4册! 回复 新概念
福利!美剧《老友记》1-10季全集视频|免费领! 回复 老友记
免费领取 | 最适合学英语的20部小说 回复 小说
ACT考试历年真题+ACT35分学霸经验分享视频免费领! 回复福利
美国120所大学中文介绍,回复120
查看你的dream school简介,回复大学的中文名称
想去美国留学,点击阅读原文,
小本请专业老师给你做个专属留学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