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017年度
新西兰总理奖学金
全纽唯一头奖获得者
也是
2018年Girdlers' Scholarship奖学金
唯一获得者
更是
2016年度
Sir Paul Callaghan Eureka! Award
获得者
今年10月,他将拿着全额奖学金
前往剑桥大学开启新的学习生涯
他就是新西兰华裔学生
Andrew Tang
近日,天维菌专访了Andrew和他的妈妈Ellen,一起来走进这位华裔小帅哥学霸背后的故事。
通过 “吃饭”面试
拿到了20万纽币的奖学金
虽然Andrew本人非常低调谦虚,但说他是学霸一点也不夸张。
Andrew此前就读于惠灵顿Scots College,是学校的Deputy head boy,高中三年他所获得的奖项、参加的活动不计其数。
Scots College Prizegiving – Dux
Governor (leader) of 2nd placed team in NZ for Reserve Bank's Monetary Policy Challenge
Best Speaker at the Treasury Schools' Challenge
上周在新西兰国会,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亲自将2017年度总理卓越学术奖学金(Prime Minister's Award for Academic Excellence)颁发给Andrew,这是总理奖学金的最高奖项。
Andrew笑着告诉天维菌,其实自己对获得该奖项也非常吃惊,因此领奖时特别激动,甚至一度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如果说总理卓越学术奖学金是对学术考试成绩的奖励,那么Girdlers' Scholarship奖学金就是建立在学术基础上对一个人更全方位的考核了。
据悉,Girdlers' Scholarship是由The Worshipful Company of Girdlers出资、Universities New Zealand管理的奖学金。该奖学金每年只颁发给一位新西兰杰出学生,供其去剑桥大学学习。
Andrew是近年来唯一的一个拿到该奖学金的华裔学生。
Andrew告诉天维菌,直接向剑桥大学申请奖学金非常难,因为剑桥大学对国际学生开放的奖学金名额很少。所以一般去剑桥大学只能自费,但学费却很贵。
这次Andrew获得的Girdlers' Scholarship有20万纽币,奖学金将覆盖他在剑桥大学本科三年、共9个学期的学费,以及食宿费用。
“基本上你只需要出自己的机票钱。”Andrew说。
(剑桥大学)
Andrew很坦诚地告诉天维菌,获得Girdlers' Scholarship奖学金非常不容易,甚至比获得总理奖学金还难。
“因为总理奖学金是根据成绩来评定的,所以你如果学术成绩足够好,那么你就能获得该奖。但是Girdlers' Scholarship除了考核学术成绩外,还更看重一个人的全方面能力。”
今年申请Girdlers' Scholarship的人很多,最后有6位幸运儿被挑选中进入到为期2天的面试。面试地点在惠灵顿,而第一天的面试内容竟然是吃饭!
Andrew笑着告诉天维菌,第一天面试的内容是6位面试者和6位评委一起吃饭。没有开玩笑,这里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吃饭。
首先是Cocktail,大家一边喝一边闲聊,但其实这个时候考官们就在观察考生的一言一行了。接着是前菜,每名考生旁边坐着两名考官,考官也和大家聊天。上了主菜后,两旁的考官会换人,又开始看似轻松的聊天。最后上甜点,座位两旁的考官再次换人。
“我想这顿看似轻松的饭是考官在考察你的社交能力和行为举止吧。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个奖学金得主代表的是新西兰,因此才会对考生进行更全面的考察。” Andrew说。
第一天吃饭面试后,第二天才是传统意义上的面试。Andrew在6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该奖学金。
哈佛还是剑桥?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其实今年Andrew不仅拿到了剑桥大学的offer,还拿到了哈佛大学的offer。
Andrew告诉天维菌,哈佛大学的奖学金甚至还更高,“真的很难做出选择,但我最后选择接受Girdlers' Scholarship,去剑桥大学学习经济。”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毕竟都是世界一流名校。Andrew说自己选择剑桥主要是因为很喜欢剑桥大学的学术氛围,另外自己非常喜欢经济,而剑桥大学的经济课程非常棒。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scholarship to London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Forum)
天维菌不禁问道,一些人认为哈佛非常好,你没有选择哈佛会有遗憾吗?
Andrew想了想,很坦诚地表示,“很有意思的是,好像更多奥克兰人会认为哈佛更好,但在惠灵顿并不是这样。在惠灵顿很多人会说:当然要去剑桥了,为什么要去哈佛?哈哈,另外,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英国的教育环境和风格。”
另外,Andrew还告诉天维菌,其实大家或许有误解,认为想要上世界名校就只能读IB或剑桥(CIE)课程,但其实新西兰本地的高中教育系统NCEA也能让你去哈佛。
“我念的就是NCEA,我认为这套教育体系很不错,是更偏向英联邦的学术教育。因此没有任何犹豫,我选择了剑桥大学。因为我认为剑桥大学是传统学术型的教育方式,这非常适合我。” Andrew笑着说。
论学霸是如何养成的?
在与天维菌的交谈过程中,Andrew很认真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他表示自己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孩子,但确实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采访中,他透露了自己使用的学习方法:
01
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Andrew表示,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但关键是要端正态度,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我小时候并不是特别聪明的那种孩子,但我很幸运地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数理化。正是因为我对这些内容充满激情,所以我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去认真学习。不然,这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不容易,Andrew特别感谢父母对自己的鼓励和引导。
上小学时,Andrew的父母经常买一些科学方面的书籍鼓励他阅读,“当我开始读这些书后,我立刻就被这些内容吸引了,我希望了解更多。从此以后,我对科学的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
Andrew的妈妈Ellen告诉天维菌,Andrew凭借自己对生物的极大热情,在2015年创建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Doc Tang。目前,Andrew的科学视频教程已经有超过98,000次观看,并且还被Education Perfect用于其平台。
为了表彰他对教育的贡献,去年Andrew在国会获得了新西兰青年奖。
(Receiving New Zealand Youth Award at Parliament)
02
明确目标
“你想达到什么目标?一旦明确后,就制定出一套计划去实行。”
Andrew告诉天维菌,很早以前自己就有记日记的习惯,但日记的内容并不是流水账,而是学习计划。
(Andrew的计划)
比如这周要做什么,再具体到每天哪个科目要做哪些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但注意,计划不要太严苛和死板,要多给自己一些灵活变动的空间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Andrew思考了一会儿很认真地告诉天维菌。
03
努力再努力
Andrew说过去一年,自己确实非常努力去准备考试,尤其是数理化统计学这些科目,不仅难,而且需要进行大量训练。
“这方面其实跟中国的学习很像,都是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提升的。”
最后,Andrew很希望与大家分享:喜欢学习并努力学习并。不等于学习是你人生的全部。
看了《生活大爆炸》的朋友们也许会认为,学霸都是性格有点孤僻的书呆子,但Andrew笑着告诉天维菌:你看新西兰优秀的华裔学生们,他们都不是书呆子哦,而是各方面都很优秀、全面发展的学生。
即便学习再忙,Andrew每天放学后雷打不动都会去跑步,“跑步是让我很放松的一件事,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让我清空大脑,彻底放松下来。”另外,平时周末或放假,我也一定会出去玩。各种运动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放松方式。
(Wellington Cross Country Championships)
“另外就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够迎接新的一天。” Andrew笑着说。
Andrew妈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Andrew的妈妈Ellen认为,中国古代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他们对Andrew的教育上有很大启示。
“培养Andrew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遇事先让他提自己的主张,积极鼓励支持他的好想法。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更好时,就会和他一起讨论,而不是强加给他。当他一筹莫展时,我们会先启发他思考, 然后提出几个建议让孩子自己思考做决定。”
Ellen告诉天维菌,父母应该成为最了解和最理解孩子的人,这样才会有利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而鼓励他在感兴趣的领域里努力。一旦取得了成功,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随之会对更多的领域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Ellen回忆说,Andrew取得一系列的成绩与他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主动好学上进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比如,他获取的2016 The Sir Paul Callaghan Eureka Premier Awards。
Sir Paul Callaghan Eureka! Premier Award (1st in NZ)
据悉,获奖者需要展示出将科学或技术应用于新西兰社会,经济或环境的最有说服力的案例。
Andrew对使用藻类作为生物燃料的想法很感兴趣,他研究了国内外许多相关资料,提出能使最大面积的藻类在新西兰海岸外养殖,进而实现使用藻类作为生物燃料的远景方案。这一能够解决新西兰能源需求的令人信服的案例使Andrew获得了这项声望很高的Premier Awards。
采访最后,Ellen说:“孩子们在小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但他们很聪明,会观察大人的一言一行并且效仿。因此作为父母, 我们一定要身教重于言教。”
不知道这位帅哥学霸的故事
有没有给学生和家长们
一些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