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清穿小说啥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些穿越题材中的女主角,基本都有一个技能,外语说的贼溜。这对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来说,这几乎就是个神技能,而女主们凭着自己才华傍身,深受喜爱。
其实,清朝历史上真的有过这么一位精通多国语言,通晓西方礼仪,黑技能傍身的现实版小说女主。她就是很多电视剧里都提到过的“德龄公主”。
不仅如此,这位德龄公主还是一位旅美作家。她在皇宫贴身侍奉了慈禧太后两年时间,离开紫禁城以后,她写下了一系列关于清宫的作品,比如《清宫二年记》、《清末政局回想录》、《御苑兰馨记》等多部纪实性的回忆录,多达上百万字。这些作品,还都是用英文写成的。
(图源:Wikipedia)
德龄公主的英文大概是什么水平,我们先看一段她的纯英文演讲视频就知道了。
这段视频是德龄公主44岁时,在美国拍摄的。视频中的德龄,身穿清朝女官服饰,以一口流利、发音清晰的英文完成了演讲。相信很多看过视频的人,都会被德龄公主的英文水平折服。这样流利、自然的英文,在当时几乎没有任何外语教育体系的清朝,说是惊为天人也不过。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奇怪了,清朝什么时候出了个公主英文这么好了?而且还去了美国?
其实德龄公主并不是真正的爱新觉罗宗室公主,她的出身也远远没到能被封为公主的地步。她的本名叫裕德龄,生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德龄公主是她的笔名,最开始,她在自己一本书上署名为Princess Derling,后来被翻译成了公主,她的这个名字,也就流传开了。
(图源:ocw.mit)
她之所以能精通多国外语,与她的家世背景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分不开的关系。虽然不是真正的公主,但她也是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她的母亲是法国人,能说流利的法语和英语,是一个专注于在中国丝绸上作画的画家。她的父亲裕庚,属正白旗,是清朝驻法国的外交官。所以这位“公主”,其实是一个中法混血儿。
(图源:ocw.mit)
作为外交官,她的父亲裕庚对儿女教育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为了让儿女们从小能在国外接受先进的教育,免于14岁时被当成秀女送进宫,德龄和妹妹容龄出生的时候,都没有被登记在族谱上,因此慈禧太后一直不知道两姐妹的存在。
德龄在很小的时候,便跟着出使的父亲一起先后去过日本和法国,她一共在外国生活了6年时间。这6年的旅居生活,对德龄的影响非常巨大。国外先进的教育体系、遥遥领先于清朝的科学技术等,都给年幼的德龄增加了不少阅历。
(图源:ocw.mit)
在日本生活期间,她还深受日本皇后的喜爱,经常被皇后带在身边。这些独一无二的所见所闻,让她见识了不少的新鲜事物,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更重要的是,她因此掌握了很多国家的语言。这些都为她回国之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德龄17岁的时候,父亲奉旨回国,德龄也跟着一起回到了中国。
(图源:ocw.mit)
大家都知道,当时执掌清朝的慈禧太后,在政见上拒绝接受变法,拖延改革。
但是,私下里,这位老太后可能是头一代的西洋生活方式博主,对西方的文化、物件都非常感兴趣,而且还经常拍照留念。
(图源:ocw.mit)
比如慈禧就经常学着西方使臣的夫人们,喷香水、吃甜点、拍相片。尤其拍照,要知道当时在很多平民百姓看来,拍照是一件能摄取人魂魄的妖术。但慈禧却还玩出了花样,比如这种把自己cos成观音的照片…(中国cosplay鼻祖了解一下?)
(图源:ocw.mit)
于是,当慈禧从庆亲王奕劻口中得知,裕庚有两个精通外语、通晓西方礼仪的女儿刚从法国回来了,她喜出望外,不仅没有半点怪罪裕庚隐瞒不报的事实,还迫不及待地想把两姐妹召入宫中。
慈禧对这两个混血姐妹的到来欣喜到什么什么程度呢?
德龄回忆录记载,两姐妹是二月底回到京城,3月1日便在庆亲王的传谕下去颐和园觐见。当时德龄一家住在皇城边上,为了能在按慈禧命令,晚上六点之前到达颐和园,一行人凌晨3点便出发了。
(图源:digitalcommonwealth)
慈禧对俩人的宽容可谓到了极致,特许她们不用换成清朝的衣服,直接穿着在法国的洋装去觐见即可。到了颐和园门口,慈禧还下令赏给她们的轿子披上了宗室皇亲才能用的明黄色丝帘。
(图源:ocw.mit)
从此,德龄和容龄两姐妹,就成了打开慈禧新世界大门,为她带来国外新鲜事物的两把钥匙。
姐妹俩成了慈禧太后的御前贴身女官。当然,她们的主要职责,是把多年在国外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说给慈禧听,比如老太后对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高跟鞋”就表示非常感兴趣,提了各种神奇的问题,还兴致勃勃地试穿了德龄姐妹的高跟鞋,看来慈禧也是非常有少女心的一位老佛爷了。
(图源:ocw.mit)
有时候也有外国使臣夫人入宫觐见慈禧,德龄便在一旁充当翻译。比如当俄国大使的夫人来访的时候,翻译的重任就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不过,当时德龄会的几国外语,并不包括俄语,但这也没难倒德龄。
从小生活在法国,去过很多个国家的她,对各国国情都有一定了解,所以她告诉慈禧,虽然自己不会俄语,但是她猜这位公使夫人一定会法语。因为在当时的俄国人眼中,法语时高贵的象征,所以俄国宫廷掀起了一阵法语热。
(图源:ocw.mit)
果然,这位来觐见的公使夫人确实会说法语,德龄顺利完成了翻译工作。这件事情,更加让慈禧对德龄刮目相看。
除了慈禧的御用女官,德龄在皇宫,还有另一个工作,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光绪十分热爱音乐,而且对西方的钢琴非常感兴趣,所以经常让德龄教他弹钢琴。
(图源:The Telegraph)
除此之外,光绪皇帝也向德龄学英文。根据德龄的记载,光绪皇帝十分聪明,每天一小时的英文课,没过多久他就能默写英语小短文了。光绪皇帝学习英文的热情甚至感染到了慈禧,六十多岁的老太后,居然也闹着要学英文,当然,结果可想而知,毕竟岁月不饶人…
(图源:ocw.mit)
在闭关锁国的清朝,从官员到百姓都是完全与外界隔离的,所以对从国外回来的德龄两姐妹,在京城简直就是天外来物一般的存在。不仅是老佛爷,所有的王公贵族,对她们都充满了好奇,只要一有机会,就逮住两人问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
比如当德龄提起英国的爱德华国王时,庆亲王奕劻的四格格就问过一个让德龄苦笑不得的问题,“英国也有国王吗?”原来她们一直以为,慈禧太后是全世界的统治者。
(图源:ocw.mit)
这些种种,都让德龄对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庆幸不已。
德龄性格活泼开朗,加上出色的交际能力和外语能力,深受慈禧太后的宠爱,慈禧太后时时都把她带在身边。
(图源:Pinterest)
值得一提的是,德龄的哥哥勋龄,是个摄影师,也一并被召入宫中,酷爱照相的慈禧太后,很大一部分照片,都是出自德龄的哥哥之手。
(图源:Pinterest)
在紫禁城生活了两年之后,德龄的父亲裕庚病重,当时的裕庚在上海为官,两姐妹得到慈禧太后的准许之后,便去了上海看望父亲。
不久父亲逝世,慈禧太后再次招姐妹两人回宫。虽然德龄一直很受宠爱,但是在宫里生活非常艰难,尤其是越靠近权力中心,精神压力就越大。这两年,她也看清了紫禁城围墙中尔虞我诈、阴险诡谲的一面,那种“高处不胜寒”的颤栗感让她窒息。
(图源:ocw.mit)
所以不喜欢宫廷生活的德龄,以为父亲守孝百日为理由,再也没回过紫禁城,在上海开始了新生活。
“我永远痛恨围墙,痛恨隐居在围墙里,常常尝试着要跳出这围墙。”提到离开皇宫的理由,德龄是这么说的。
(图源:ocw.mit)
后来,德龄在上海认识了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领事迪厄斯·怀特,1907年,22岁的德龄便嫁给了这个美国人。没过几年,她就跟着丈夫移居到美国生活。
去到美国以后,曾经在紫禁城生活过两年,和慈禧太后以及光绪皇帝都有过亲密接触的她,开始拿起笔,回忆自己在清宫两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图源:FindAGrave)
她把自己在紫禁城生活的故事、她个人对慈禧的看法,用英文以回忆录和纪实文学作品的形式写了下来。她把两年的宫廷见闻,汇集成了的第一部英文著作《清宫二年记》。
她在书里披露了很多关于慈溪和皇宫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本书面世之后,因为书中许多细节直击中国最神秘最高统治者的生活,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受到西方很多读者的欢迎。
后来,她又陆续出了几本描写清朝宫廷和社会政局的作品例如《清末政局回想录》等。这些书后来中国翻译家译成汉语,流传进国内。
她的这些回忆录,清楚详尽的记录了皇宫内生活的实情,将慈禧太后真实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虽然这些书中或许有部分内容准确性有待商榷,但是对历史学家来说,这依然是非常珍贵的材料。
(图源:ocw.mit)
1944年,59岁的德龄,在加拿大遇到车祸去世,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德龄公主就这样在美国渡过了后半生,她用自身的所见所闻,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最真实的一面。
作为最早一批用英文写作的华裔女作家,她不仅是晚清时代的亲历人,更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她的高贵,体现于才华。
source:
https://ocw.mit.edu/ans7870/21f/21f.027/empress_dowager/cx_essay01.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ncess_Der_Ling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889/889-h/889-h.htm#link2HCH0001
公众号
英国时报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