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美国
想象中的美国与现实中的美国落差有多大?百名华人用亲历亲记告诉你。☞☞☞
这才是美国出品,ID:MIGUO-1,作者:Lena、Sherman。
“最美的中国明星是谁?”外媒时常有这样的评选。
有几位常居榜单前几位......她们有的人代表了中国的“古典美”,有的代表了区别于现在主流“网红审美”的“非传统意义”美女。
比如吕燕,一个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美女”的模特,在西方人眼中一直最“理想型”。
而且近十年来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在国际舞台有一席之地的模特大都是单眼皮。
张梓琳,第57届世界小姐。那是第一次中国人摘得这样的荣誉。现在,她活跃于各种大牌和时尚杂志。许多网友都羡慕她的优雅气质,认为她完全有资格走国际路线。
作为目前世界排名最靠前的职业模特,超模刘雯也凭借自己独特的气质、有亲和力的笑容成为了老外眼里代表中国的It Girl。
巩俐曾被提名为50位最美丽的面孔之一,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东方女人”。在中国女演员中,她所拥有的光环是一种特殊而成熟的气质。电影《红高粱》是她成名作,也是她登上国际舞台的第一步,自此之后,她一直是国际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明星之一。
美国知名问答网站Quora上有一篇问答,“你觉得什么样的亚洲女性比较吸引人?”
美国网友纷纷分享了自己中意的亚洲美女图片。除了走上维密的名模何穗,还有一些亚洲其他国家的明星。
何穗 ↓↓↓↓
Jamie Chung ↓↓↓↓
Brittany Ishibashi ↓↓↓↓
Grace Huang ↓↓↓↓
Jessika Van ↓↓↓↓
少见Angelababy这样纤细白瘦、大眼尖脸的“流量小花”,大多数都是小麦色皮肤,姿态自然,笑容灿烂。
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外媒就专门比较了外国女孩和中国女孩在“美”的标准上有什么不同。首先从眼睛开始!
#1 中国人对“美”的定义一:大眼睛
如今,很多中国女孩都想有一双范冰冰那样的大眼睛,加上欧式大平行双眼皮就更好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女孩都选择整容来人造双眼皮。这样的审美标准体现出一种对西方的迷恋。
但大多数外国人似乎更喜欢中国女孩细细长长的眼睛和吊梢眉,比如吕燕这种,很有古典韵味。许多西方人认为她是一个超级美女,也许就因为她典型的东方古典美,让她看起来充满异国情调,很“新”很“不同”。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的大脸,组合上大嘴和细窄的眼睛有点“丑”和“奇怪”。
#2 中国人对“美”的定义二:白皮肤
中国人常说,“一白遮百丑",从这样的话里不难看出,传统审美一直将“皮肤白皙”和“容颜美好”等同。中国女孩在疯狂使用各种美白产品的时候,西方女孩正在努力美黑。
因为晒得均匀的小麦色皮肤表示你有时间去度假,看起来也更苗条健康。过于白的皮肤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状况不佳的标志。
下图中孙俪(左)被称为中国的电视剧女王,中国女孩都喜欢她小巧的脸庞,白皙的皮肤。右图中皮肤是小麦色的女孩就不太容易受到国人青睐,但是在西方人眼中就很健康阳光。米叔在美国看到移民二三代的adc小孩都很骄傲于自己的小麦色,面对自身与外环境的差异性,她们自信也阳光。
#3 中国对“美”的定义三:瓜子脸
在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很多描述脸型的词,足以见得中国人对脸型的重视程度。方脸太男孩子气,瓜子脸和鹅蛋脸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脸型,中国最出名的女演员之一巩俐,很明显就是一个“鹅蛋脸”。另外,受“网红文化”影响,现在的中国女孩都痴迷于小V脸,很多女孩甚至去整容削骨来改变脸型。
对于西方人来说,没有绝对的“理想脸型”。椭圆形的脸很受欢迎,但是一项调查显示,最具吸引力的脸型是方脸!你没看错,他们认为宽下巴可以突出你的眼神和微笑。
另外除了方脸外,西方人还很爱高颧骨,从西方的化妆修容手法和各种名模的选择都能看反映,西方人认为高颧骨能让脸型更加立体和深邃。而这一特质在东方文化中并不受欢迎。米叔曾就中西审美观的问题与老美室友讨论,他们表示很喜欢女性脸部轮廓清晰,高颧骨,看起来很成熟很性感。
#4 中国对“美”的定义四:以瘦为美
去年,中国社交媒体上开始了“A4腰”的比赛,让老外大吃一惊。很多中国女孩痴迷于苗条纤细的身材,为了减肥,几乎不吃东西。
在西方国家,虽然大家也喜欢苗条的人,但曲线优美更为重要,人们喜欢纤细的腰肢,加上丰满的胸部和臀部,一部分人的理想身材仍是芭比娃娃,尽管它的比例并不现实。
(在这里,有趣的是老外误把“李冰冰”认成“范冰冰”)
可以说中国目前的审美标准和西方对于女性美的标准大相径庭,有时甚至完全相反。很多主流审美,给了年轻女孩不少压力。
不过随着中西方文化越来越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广泛的渗透,很多中国女孩也走起“欧美风”,很多欧美国家也有人偏爱“东方美”。我可以看出,这些美容标准其实给女孩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米叔想说:“不管你长什么样,你有多么想靠近那个‘美的标准’,你都要记住自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缺点,但这让我们与众不同。所以,悦纳你的外表,请为自己感到骄傲。”
反之,看向美国,那些出生在美国的ABC们又是如何在双重审美标准下寻找自我的?是否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外貌满意?美国时尚杂志《Bustle》编辑部针对“外貌问题”,对几位亚裔女孩子进行了采访。她们曾经或多或少都因此困惑和烦恼,但是到美国这个“大熔炉”之后,想法也因“西方审美”成长了很多。
▼首先是杂志的编辑部发起人的故事▼
“直到小学四年级的一个下午,我才意识到我和我的朋友们有什么不同。我本来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表演中获得了主角的位置,这让我非常骄傲。
演出开始前,同学们都坐好了,突然有个金发女郎看着我,对她的朋友说,‘爱丽丝不是是黄头发吗?’ 那一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尴尬和自我怀疑导致的尖锐痛苦突然袭来,感觉头顶上的蓝色蝴蝶结随时都要掉下来。事情已经过去20多年了,一切在脑海中仍然清晰。
我在圣地亚哥的一个郊区的小镇长大。那里主要是白人,我最好的朋友是金发女孩。她们身材高大,一个是蓝眼睛,一个是绿眼睛,在课间休息时阳光照在她们的头发上闪闪发亮。
但是作为一个亚裔美国女孩,因为菲律宾和中国血统,我身材矮小、脸更圆,头发也是黑黑的——因此到学校表演那天,我感到了真正的困扰。我突然痛苦地意识到我的外表有多么不同——更糟的是,我没有任何亚洲朋友,在我看的电视节目或者电影里,也没有多少亚洲榜样能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个怪人,当时的我在不安全感中是如此孤独。
很多年来,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捏我的鼻子,希望它能更高更挺;我会可以避免户外活动,以免自己看起来‘太黑’了(但我不可避免还是晒黑了——因为亚裔的肤色本来就很深);我练习过怎么微笑不眯眼(虽然这也是不可能的);我还让我妈帮我染过金发。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对自己的外形缺乏安全感,因为当你刷Instagram,看到那些长腿的金发美女时,你很难不产生自我怀疑。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真正地接受和爱我的外在,我为自己的小眼睛、棕褐色皮肤感到骄傲。这告诉了别人我来自哪里,这没什么,不会定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我的许多亚裔朋友和同龄人也告诉我,多年来,她们也在学习如何悦纳自己。
下边的每一位亚裔女性女性,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克服了外表的种种束缚,成长为现在优秀的样子,更深刻地了解了‘美’与‘爱’的含义。”
(Charlotte Cho,Soko Glam公司联合创始人)
“我在南加州出生、长大。我上小学的时候,在一个非亚裔为主的社区长大。我记得那时候,因为我是唯一的亚裔小孩,所以时常被取笑。他们会说,‘哦,你的眼睛那么小,你怎么能看到别人?’ 我还记得当时我对自己的鼻子很不满意,我想要那种高高的尖尖的鼻子,戴太阳镜的时候,不会贴在我的脸上。当时,我还想要更大的胸部!偶像也是詹妮弗·安妮斯顿和安吉丽娜·朱莉。
上大学之后,我对自己有了一点信心,当我搬到韩国后,周围的人都和我一样,让我感觉超级舒服。而且在加州生活的时候,我学到了一些‘美式’的化妆方法,有很多技巧可以突出你的特点。我很高兴强调我所拥有的,比如“杏眼”,而非试图改变这些。
慢慢的,我不觉得‘美’只有一种,我认为在成长的过程,你会遇到这么多不同的人——你遇见的人越多,你就越成熟;你越成熟,你就越有自信,不再仅仅关注外在的那些东西。”
(Faith Xue, Byrdie编辑主任)
“人们喜欢谈论偶像,但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因为没有一个人让人完全地认同,尤其是对于外貌的欣赏,我的口味总是变来变去。
但是后来,我很喜欢米歇尔·潘(Michelle Phan),她在网站博客上做了很多事,改变了亚洲女性‘美的规则’。
(注:Michelle phan是美国的业余化妆师和IQQU化妆品牌的设计者,越南裔美国人。)
我出生在上海,两岁半的时候来到了美国,最初在西雅图,后来来到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曾经,我没有想过,“我希望自己来自不同的族裔’,或者‘我希望我看起来与众不同’,大学毕业后,我才慢慢接受一个事实——我是亚洲人,我有自己的特色。
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越老越能接纳自己。在美国这样多样化的环境中,你会发现很多不同类型的美,你也会真的开始欣赏你自己。”
(Renee Chao,Gothamista创始人)
“我在香港长大,后来去了一所国际学校,我是那里唯一的东北亚人。我所有的朋友都是金发碧眼的孩子来自其他国家。对我来说,和西方人一起长大最困难的事情是 —— 每个人都比我成长得快(这很有趣,但这是实话)。
我总是看起来很小,像12岁的样子,去游乐园、酒吧游玩时也会被拦下来不让我进去。我当时很想和他们做一样的事,学着他们那样穿衣服,但是一切对我来说有点困难。
我大部分亚洲朋友之前都是单眼皮,我觉得很漂亮。可是后来他们都整成了双眼皮,让我好伤心,因为我总觉得他们以前更好看。那种感觉就像,‘好吧,你现在看起来很符合主流审美了,但你也不特别了。’ 我们这代人,生孩子的时候总是祈祷孩子出生后有个双眼皮,但是在美国,孩子是单眼皮的话人们会庆祝一下,因为这很有异国情调。”
(Shena Antony, Bustle联合制作人)
“我出生在印度,在阿联酋长大,我18岁之后去美国上学。我很荣幸自己的父母思想开明,拒绝接受一些传统地社会观念。虽然身边的表亲或者其他人对我评头论足,但是我不觉得自己需要更浅的皮肤,或者其他类似外在的东西。
身边印度裔的人总劝我不要去晒太阳,因为皮肤会变黑……但我并不在乎,我很喜欢自己的肤色,它让我感觉自己与我的“根”还紧密联系。有趣的是,印度族裔内部的这种“肤色主义”,部分源于我们曾经的殖民统治。我认为我们应当尊重传统、尊重自己,但并不是人人都这么认为。
(Fan Chen,摄影师)
(图片来源于:Ashley Batz/Bustle)
“我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自己脸大。虽然我在纽约市长大,但仍然深受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的影响。我是家里的小女儿,一直被教育‘白皮肤、瘦、有礼貌、聪明’才是一个女孩子受欢迎的特质。
根据中国社会的主流审美,一个美好的女孩子言谈要得体,外形要柔美。我哪样都不符合,我的皮肤黝黑、体格健壮,头还很大。我的美国朋友们不理解为什么我的脸让我如此苦恼。
现在我长大了,对自己有了信心,也开始慢慢爱我大脸,不会再为此感到尴尬,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勇敢。我的脸虽然大,但是很符合我的个性。”
(Paula Chungsathaporn,咨询顾问)
(图片来源于:Ashley Batz/Bustle)
“我19岁之前在泰国长大,作风一直非常西化,所以我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周遭格格不入。因为我有菲律宾血统,所以我有大大的眼睛,卷曲的浅色头发,这在泰国绝对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美。即便是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看待我,所以我觉得成长的过程中时常很不自在。
我小时候有偏头痛,妈妈常带我去看医生。他们会尝试在我的额头注射肉毒杆菌,因为他们觉得我的眼睛有问题。
“如何悦纳自己”的问题,在青春期很难有答案,你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很容易变地不自信。对于我来说,学会爱“自己的一切”也花了很多时间。二十多岁之后我搬到了纽约,周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我的朋友们非常多元化,他们教会我欣赏自己的一切。
我明白要到完全悦纳的那一步,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我明白了爱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我们越是能欣赏不同种类的美,就越能发现自己的美。”
- END -
推荐我们另外两个不错的公众号
↓↓ 点击下方绿色方块加关注 ↓↓
这才是日本
想象中的日本与现实中的日本落差有多大?百名华人用亲历亲记告诉你。☞☞☞
这才是欧美
想象中的欧美与现实中的欧美落差有多大?百名华人用亲历亲记告诉你。☞☞☞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