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pple妈咪
01
今儿一大早,我兴匆匆叫醒了孩子们,让他们整理好书包、检查好自己的午餐水壶,自个儿倒了牛奶吃完早点。尽管距离学校打铃还有一小时,我跟老公说:“赶紧的,快快送走,开学第一天嘛,赶早总没错的。”
然后,我望着空荡荡的、安安静静的屋子,悄悄地、开心地、不由自主地蹦了起来:“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
终于,学生假期结束了,朋友圈里满屏都是欢呼的麻麻们。尽管新西兰的秋假只有短短两周,已经把爹妈们都折磨到心力交瘁、精疲力竭。
有个刚过来大半年的朋友跟我说,在海外带娃一点不比国内轻松,因为最大的挑战其实来源于——如何对敌孩子的无聊。这对家长来说,简直就是全天候、无间歇、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轰炸。
朋友说,在国内的时候,孩子的时间基本被作业和课外班填满,难得的空余看会儿电视、外出吃个饭放松下,也就过去了。可到了这里,他才发现面对孩子空荡荡的、无止境的空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
学校平时就没多少作业,假期就更不用说了,课外班和假期班也没啥非上不可的,全凭喜好。
孩子一无聊,家长就抓狂。
他会分分秒喊:“妈妈、妈妈、妈妈……”一天一百零一遍。
他会拖油瓶上身,让我们手机电脑看不了、看个书分分秒被打断、哪哪去不了、干啥啥不定心……
他会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让我们只能干一件事儿——围着他转:妈妈,我们今天去哪玩?妈妈,你陪我玩游戏嘛!妈妈,我能吃冰淇淋么?妈妈,抱抱!妈妈,陪我上厕所……OMG
这种时候,朋友会真心怀念,能用作业和课外班把孩子填满的往日美好和清静。
02
在阿宝很小的时候,我给念过一本英文故事书,叫做《Five Little Monkeys with Nothing to do(五只小猴子无事可干)》。
故事讲的是,五只小猴子放暑假了,缠着猴子妈:“我们太无聊了,没事儿可干!”
猴子妈说:“过会奶奶要来了,她喜欢屋子里干干净净的。你们去整理下屋子吧!”于是,小猴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塞到了柜子里,继续喊无聊。
“你们去把厕所抹一抹吧!”于是,小猴们抹呀擦呀疯呀把洗手间擦亮堂了,继续喊无聊。
“你们去把地毯抖一抖吧!”于是,小猴们把地毯拖出去又拍又打搞清爽了,继续喊无聊。
“你们去采些蓝莓吧,奶奶最喜欢吃了。”于是,小猴们满身的烂泥满脸的蓝莓汁终于摘回来了。
“你们把蓝莓放到厨房、洗洗脸换件衣服吧!”于是,小猴们进屋扫荡之处,地毯滚了泥、洗手间污水遍地、衣柜一片狼藉……
奶奶进来一看傻眼了:“恐怕有人还有好多事儿得干呀。”
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想必小猴儿们后面要重新收拾这个烂摊子,绝不会无聊了。
多年前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解,既然孩子们是越帮越忙,为何要白费功夫呢?直到我读到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的一句话:
“幸福即贡献感。”
日本心理学家岸见一郎进一步解读:“共同体感觉,是人类幸福感最重要的指标。”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简单来说,就是在社群中,通过自己的贡献,感觉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为孩子付出,成就你做母亲的角色和归属感;
为丈夫付出,成就你做妻子的角色和归属感;
为朋友付出,成就你同伴的角色和归属感;
为工作付出,成就你共事的角色和归属感;
为你所在的社会付出,成就你社会成员的角色和归属感。
孩子虽然年幼,但他同样需要“贡献”这个过程,才能习得幸福的能力。而家庭是他最安全、最放松的“付出”练习场。只有在此获得了自信,他才有可能在更大的辐射范围——比如学校里、甚至社会上,来学会如何获得自己的角色感,或者说位置。
换句话说,我们让孩子做家务,既不是为了做出多少成效、也不是为了提升孩子能力、责任心那些功利后果(虽然这些常常随之而来)、更不是仅仅为了打发孩子的时间。
孩子需要做家务,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他需要在家庭这个练习场里,体验什么才是真实的幸福感。
事实上,来新西兰之后,发现本地的孩子们空余时间给家里干活,基本就是常态。放假的时候开车经过社区,常能看见大一些的孩子在院子门口修树枝、推剪草机。而且这也并不是洋人的专利,一个住在农场的老移民华人爸爸朋友,在假期里就带着两个儿子,把几家邻居公用的车道两边,一路给种下了树苗。
获得了“工作”,孩子的假期应该也不太容易无聊了。
03
近几年的新闻里,青少年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听到最夸张的一起是,
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当场殒命。其时,他的父母正特意从家里赶往学校,准备在附近租房子陪读一段时间。
他的一名同学回忆说,跳楼前他曾经抱怨“饭菜不合胃口,衣服也不会洗,不太适应这种生活”。
出事当天,他母亲看中学校附近的一套房子,但月租金太贵就没租。和儿子一起吃晚饭时,她告诉儿子,自己不在附近租房子了,但会每天从家里做好饭菜送过来。当时儿子十分失望,吃完饭后,儿子说要回宿舍一会。到了晚上7点多钟,就出事了。
新闻跟踪里面只说到,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父母过度溺爱,造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所以一到社会上就无法适应。
可是,往更深层次里想,是不是这个孩子从小长到18岁,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无所事事地玩游戏、被伺候,压根都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感,没有过自己有能力为他人付出、为他人做出贡献、给他人带来快乐的经验,因此也没有一丁点儿在新环境下找到自己位置的能力。这些让他深度抑郁,难以自拔,痛苦到想一死了之。
他原可拥有的付出的能力,也就是获得幸福的能力,是不是被那每天围着儿子转、整日自以为超有贡献感的母亲抢走了呢?
当孩子的人生,被我们抽提成了“学业”加“玩耍",是不是也被我们无情地抽走了他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感?
04
出国这些年,对孩子们的教育重心,我自己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迁移:
1
刚开始,是学习第一。那时刚出国,孩子们的英文还不过关,所以一心只想着怎么能让他们,迅速提升语言、在学习上跟上节拍。
2
后来,是兴趣第一。语言过关后,新西兰的学业压力并不重,所以注意力自然就挪到了发展孩子们的兴趣上。所以,曾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充斥了各类兴趣班。当时我想,如果孩子们自发地想要上课,哪个都不想舍弃,这个阶段就算成功了,我也不求他们学出多少成就,能自发坚持就好。
3
这第三阶段,也就是目前,说来打脸,我正在试图说服孩子们减少他们的课外班。因为课外班若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他们就很难有空余来参与家务活动。
而家务活动,或者说,在家庭中自己有能力有所贡献的感觉,是孩子整体幸福感、甚至是良好心态的重要源泉。
短视频玩起来~
6岁贝贝和3岁妹妹的爱心早餐
或者说,还远不止是幸福感。
从前,我早晨手忙脚乱给妹妹穿戴好出来,常常看到阿宝翘着二郎腿坐在餐桌前、摆弄着玩具、双目无神地发呆等早饭。相比今儿早上我一下楼他就问:“妈妈,妹妹今天可以喝冷牛奶么?”这窝心的感觉美翻了。
我说,不行,妹妹咳嗽刚好,还是喝热的。转而看他神采飞扬地把妹妹的牛奶放进了微波炉,在那小心翼翼、不让牛奶打翻的动作里,我看到了只有通过做事和贡献才能斩获的自信心。
这绝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当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他的思维正在从“我需要什么”,转变为“他需要什么”。更进一步,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他人真正需要的,我又能为此做些什么。而这个内容,是任何所谓的“兴趣班”都不可能学到的。
年初的时候,阿宝参加了他们学校的班长竞选,在宣言里,他的开场白是 I'll do my best to serve all of you(我将尽我所能,服务你们每个人)。之后有次回家,他喜滋滋地跟我说:“妈妈,告诉你,今天我做了一件班长该做的事儿。”
原来,在午休时间,他把自己的遮阳帽借给了忘带的同学,结果大半小时的午休都只能自己独自呆教室里,没法出去玩。新西兰因为夏季紫外线厉害,学校规定No hat no play(不带帽子就不能去操场上),所以当他看到班上的同学因为没带帽子只能独自留教室里时,他自告奋勇做了雷锋,把帽子让了出去,自己做代罪羔羊。
我问:“那你不能出去玩,难受么?”阿宝回答,中午在教室里安静看看书也挺好的,而且看到朋友能出去玩了,觉得很开心。
所以我想,这份觉得自己有能力、觉得自己在帮忙、觉得自己是个好伙伴的感觉,绝不仅仅体现在家务活中。我能看到的,可能是做功课不拖沓了、不那么爱跟为娘我作对了、连弟弟写作业也开始帮忙督导了……而我看不见的,是他在更大的社会环境里,正在变成一个有担当的人。
说到底,当孩子从心底觉得自己有角色、有贡献的时候,当他能体会到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时候,好的行为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
图为8岁的阿宝和6岁的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