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在新西兰拍摄《花木兰》的大美女刘亦菲,更新了个人INS和微博晒出美照。
不仅有和羊驼的合影,在一个大型红色建筑里与友人们玩耍,看起来也是心情大好。
眼尖的新西兰华人朋友们一下子就认出来,神仙姐姐这是去了奥克兰北边著名的吉布斯农场,这个看起来像个红色大喇叭的建筑名叫Dismemberment (肢解)……
刘亦菲合影的建筑全境 作者 | Anish Kapoor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农场,除了羊驼、长颈鹿、斑马和数不清的绵羊之外,广袤的农场里还矗立着许多不可思议的艺术家雕塑作品。
这些大型户外装置艺术品,将艺术与自然生态完美交融在一起,让人惊叹不已。
作品 Horizons 作者 Neil Dawson
刘亦菲和朋友们看起来只是在普通的石头台阶上坐着。
但实际上这个艺术建筑全景是这样的,名叫Pyramid (Keystone NZ)……
刘亦菲合影的建筑全境 作者 | Sol LeWitt
在这片农场中,有一个作品叫“田间折叠”A Fold in the Field。在画卷般舒展的平原上,五个褶皱山坡突然从地面翻腾而出。
这些起伏的小山坡非常富有韵律感,成了一望无际平原上生动点缀。
它们既象征了塑造海岸线的西风,也表达了陆地沿着斜坡和山谷缓慢向大海滑动的趋势。
而且,这些山坡的高度也是根据农场里的野生动物来决定的,它们允许牛羊在上坡上吃草,且成为动物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这个杰出作品的设计者就是美国华人林璎。
你也许对林璎的名字很陌生,但一定知道她的姑姑,一代民国才女林徽因。
比起著名的林徽因,对美国人来说,华裔设计师林璎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01
最杰出的华人女性之一
相比在中国的籍籍无名,在美国,林璎曾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个美国人之一。
近日著名的华裔设计师Maya Lin林璎,在哈德逊河博物馆举行展览的消息,更是引发了全球无数人关注。
反映林璎事迹成就的纪录片《Maya Lin:A Strong Clear Vision》(坚定清晰的洞见)曾获1995年第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为她颁发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也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当天,穿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是获奖的唯一亚裔。
新西兰这件占地3公顷的大型建筑作品,由105000立方米的泥土堆建造成,是林璎最大且最具野心的作品。
它们沉静而不突兀,一如草原上流畅的旋律,和天边的云卷云舒相映成趣,给人以轻松愉悦的视觉享受。
而林璎真正让全美国人家喻户晓,就要说到另一个更伟大的建筑了。
02
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成长
林璎的爸爸林桓是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比林徽因小11岁。
林桓曾任职福建协和大学,1948年留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修教育,后来担任俄亥俄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林璎父母
林桓一家都是艺术家,他本人在陶瓷艺术方面颇有建树,所创作的陶瓷作品为欧美各大博物馆收藏。
1959年10月5日,林璎在美国俄亥俄州雅典城出生,那时她的姑妈林徽因已经去世4年多了。
童年林璎
她的母亲张明晖Julia Chang是文学教授、诗人,她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还有一位比她大两岁的哥哥林谭。
哥哥后来子承母业,成为一名诗人。
林璎母亲
从小,林璎的父母从没有跟她说过家族的故事,她从不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
她和哥哥完全不懂中国历史和文化,也从没学过中文,甚至连筷子都不会用。
林璎一家
她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她爸爸小时候被父亲(林长民)强迫练书法,觉得太辛苦,暗自发誓以后养孩子,绝不强迫他们做不想做的事。
林璎童年在林间的家
于是,林璎和哥哥就在一个父母放纵、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成长。
从小到大,我总是被父亲制作的各种艺术品和家具摆设包围着,从我吃饭用的瓷质盘碗到桌椅屏风。
正如他从小受到的熏陶,我也深受着他的影响。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哥哥现在是一位诗人,而我则介于建筑和艺术之间。
林璎童年的家
林璎21岁时在华盛顿参加一次聚会,她看见父亲跟中国大使聊天,聊得没完没了。后来父亲告诉她:在聊祖父的事情。林璎那时才知道自己的爷爷在中国是个名人。
后来,林璎因设计越战纪念碑一举成名后,《纽约客》的主笔路易斯‧梅南德Louis Menand告诉她:你的姑姑林徽因很有名,你的姑丈梁思成也很有名,他们共同设计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林徽因与梁思成
林璎这才知道她那位名满中国的姑姑林徽因的故事。
后来她回忆道,父亲很崇拜自己的姐姐,所以在她没有出生时,父亲就很想要一个女儿。这种情结在一个传统中国父亲身上并不常见。
当林璎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后,她的爸爸非常骄傲。
03
不献给政治更不献给战争
不得不说,这家子基因太强大了!
在家庭文学艺术氛围的影响下,林璎小时候就展现出艺术方面的非凡天赋。
1977年秋,18岁的林璎考入耶鲁大学建筑系。和她的姑姑一样,当一名建筑师也是这位年轻姑娘的梦想。
1979年的一个夜晚,一位29岁的越战老兵想为在华盛顿特区为所有参加越战的人们建一座纪念碑,碑上要铭刻每一位阵亡士兵的名字。
在其他越战老兵的帮助下和65万美国人的支持捐款下,基金会得以成立。他们积极游说国会批准在华盛顿特区的宪法公园修建一座纪念碑。基金会决定在全美通过公开征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
1980年秋,林璎正在耶鲁大学修一门丧葬建筑艺术课。课堂上有人张贴这个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征集广告。
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都可以提交作品参赛,但所设计的作品需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1、纪念碑本身要具有鲜明的特征
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
3、碑身上要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
4、对于越南战争不要做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这门课的教授要求同学们按此要求设计纪念碑。林璎当时将之作为课堂作业完成,并在截稿的最后时刻将设计方案寄出。
虽然林璎的作业没有得到教授的赏识,只得了B。
但是1981年4月,由八位建筑题和雕塑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选的1421个参赛作品中,21岁林璎设计的第1026号作品脱颖而出,那时候她还是个大三学生。
林璎的设计方案看起来简单至极。
当我来到宪法公园察看,看见这个在林肯纪念堂东北面的斜坡,我突然有一种用刀将地面立体切开的冲动,切开的地面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堂,另一边指向华盛顿纪念碑,阵亡士兵的名字铭刻在碑上......
名字就是座纪念碑的全部,无需再添加装饰。这些人和他们的名字给带给每个人回味和纪念......
地面上的两面墙,犹如被利刃切开的伤口。这道大地的伤疤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
这一设计,在当时可谓是打破了纪念碑常见的设计手法。
首先,它的颜色是黑色,而不像大多数纪念碑或墓碑呈白色;其次,它没有直立向上、高高耸起,而是隐藏在了地表之下。
华盛顿纪念碑
这些不同常规的表现手法却让林璎备受质疑。
很多质疑来自于越战老兵,他们认为这个方案没能体现出他们英勇杀敌、为自由而战的英雄气概。最后,甚至质疑林璎的华裔身份,没资格为他们设计纪念碑。
林璎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走上国会参议听证会讲台,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设计:
这座纪念碑给了每个人空间去自由地想象越战老兵们的牺牲和奉献,它不是献给政治,不是献给战争,而是献给所有曾经奉献过自己的男人和女人们。
关于黑大理石和下沉式设计的问题,她从设计者角度解释道:
因为纪念碑将坐北朝南,如果是白色大理石,太阳直射过来会产生刺目的反光,会让人们看不清纪念碑上的名字。
而将石碑隐于缓坡之下,则是因为不想破坏公园里现有的结构和平衡,另外也是为了营造一处不受干扰的空间,让前来凭吊的人可以在这里静静地反思和哀悼。
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组织方不顾林璎的反对,选择了妥协,他们决定在纪念碑附近加建一个三个战士的铜塑以及一面美国国旗。
04
中国文化基因在血液流淌
越战纪念碑于1982年10月底完工,并于同年11月13日举行落成仪式。纪念碑取材自花岗岩,呈V字造型,两端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
揭幕典礼没有邀请林璎参加,致辞的高层名流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到林璎的名字。
可是,人们的反应骗不了人。
在纪念碑前,老兵忍不住落泪,抱头痛哭。
有人在纪念碑前静默沉思。
之前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林璎一下因此成名。
她淡然地说:
我知道人们在看到我的作品时会哭。不论你们怎么看我的作品,只有每个人在看到这些作品时油然而生的切身感受,才是它的最后评断标准。
如今,林璎设计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成为华盛顿最知名的建筑之一,每年吸引约三百万游客驻足观看。
越战纪念碑的成功让林璎在建筑界打开了名声。她在纽约SOHO拥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继续做雕塑和建筑设计。她的作品遍布各地。
1989年,民权运动纪念碑设计理念来源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不,不,我们不会满意,直到公正像水一样流淌,正义如滚滚洪流。”
1993年,林璎为母校耶鲁大学纪念开女权运动之先河而设计的女子桌,桌上雕刻着数字,记载着每年耶鲁新生中的女生人数
2009年,林璎设计了纽约唐人街的华人博物馆
2009年,林璎在拉斯维加斯酒店Aria的前厅。整件作品以科罗拉多河为原型,长87英尺
虽然直到30岁开始,林璎才强烈地想去探求自己的文化背景,但觉得中国文化的因子早已在她的血液中流淌:
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我曾经非常惊讶于自己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微妙联系。
直到在一次与家人回中国福建的经历中,看到了父亲度过童年的老房子,那些简单的庭院,精雕细琢的木头,可随意撷取的湖畔小景环绕着整个院子。
显然,在这座房子和祖父收藏的中国字画中间成长起来的父亲也深受着他们的影响。父亲的那些作品已经说明了一切。
林璎摄于福州宫巷沈葆桢故居右起:林璎的哥哥、林璎的妈妈张明晖、
林璎(前排持照相机)
///
作为华人之光的林璎
曾在自己的《边界》一书写道:
“我感觉我存在于边界
在科学和艺术之间
艺术和建筑之间
公共和私人之间
东方和西方之间
我试图在这些对立的力量间
找到一种平衡
寻找到彼此相遇的界面......”
期待她会创造更多
打破边界传递东方智慧的作品诞生
- End -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