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信只要喜欢音乐的人,都会对Eason陈奕迅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他的情歌仿佛有能将人治愈的魔力,总是能一字一句唱进人的内心。
而在陈奕迅2006年发行《Life Continues》这张EP时,EP封面却一改以往的风格,不再在影室拍摄,而是选用了自己平时为女儿拍下的随心照作为封面。
并且这张EP里还推出了Eason为女儿康堤写的瞩目歌曲《大的太快》。
这令大家感受到了陈奕迅更加生活的一面,是个很暖心的好爸爸,同时也知道了陈奕迅和徐濠萦这个可爱的女儿康堤。
如今陈奕迅和徐濠萦结婚已有21年,两人的宝贝女儿陈康堤也慢慢长大成了少女。
近日14岁的陈康堤被拍到与男同学谈恋爱的画面,在网上引起疯传,掀起不少热议。
照片里,陈康堤和男友手牵手,一路上有说有笑,男友看手机时,康堤还把头靠在男友肩上像是在撒娇,两个小年轻谈恋爱的模样非常甜蜜美好。
许多网友觉得14岁早恋还是不太好,纷纷表示担忧。
作为妈妈的徐濠萦在21日出席活动被问到此事时,称一直都知道女儿有交往的对象,也与该男同学见过面,对于14岁女儿谈恋爱一事,徐濠萦表示并不反对,还称赞对方:是个帅哥。
徐濠萦甚至笑着表示自己接受女儿拍拖的事情,并且她对女儿百分百信任,知道女儿做事有分寸,不会有越轨行为。
但她身边的朋友反而无法接受,特别是那些看着陈康堤长大的“乡亲父老”,在他们心里陈康堤一直是那个CD封面上流着口水的小女孩,没想到她已经到了“少女情怀总是诗”的年龄。
随后还被问到,陈奕迅是否见过那名男生,对于女儿的恋情是否支持的时候。
徐濠萦则坦言陈奕迅暂时还没有见过和女儿交往的那个男孩子,但陈奕迅对女儿恋情一直都很开放,甚至还特别支持女儿恋情,徐濠萦还表示“这个时候是应该约会的!”
而陈奕迅之前采访也提到说,对待女儿一直持开放态度,他觉得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儿,无论年龄如何,都有恋爱的权利,他也会很支持。
对于这一回应,网友们直呼:情窦初开时有开明的父母,真是件很美好的事。也觉得徐濠萦和陈奕迅这样的家庭确实很幸福。
对于不少家长,尤其是对爸爸们来说,洪水猛兽一定包括一个:孩子早恋。
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持什么态度,怎么权衡其中关系呢?
So what attitude should parents hold and how do they weigh the relationship?
一、糟糕的不是早恋,是对早恋的无知
First, the bad thing is not puppy love,
but ignorance of puppy love.
其实,陈奕迅口中的“开放”,大多是中国家长教育中的伪命题。
孩子一毕业就催促结婚,可又对“早恋”这两个字深恶痛绝。好像孩子在毕业那一瞬间就能学会爱人一样。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去年春天,河南一个17岁的高三女孩,因为早恋被监控拍到,被全校通报勒令退学。
校方公告上赫然一行大字:超出正常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影响极坏。
当天,女孩在家中喝药自杀身亡。
大人们指着新闻对孩子们说,你看,早恋就是魔鬼。会导致一系列恶果 —— 成绩下降,被看不起,甚至怀孕,自杀......
其实,真正的魔鬼,是这些所谓大人吧。糟糕的不是早恋,是对早恋的无知。
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来说,最重要的经历之一便是“早恋”。“早恋”的经历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恋爱观,婚姻观,从而决定他一生的幸福。
什么叫不正常?
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说,“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对异性还没有一点兴趣,那才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情。”
他更愤怒的表示: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谈恋爱,就表示父母没有大的问题。反之亦然。
而当我们回溯80,90后的成长过程时发现,大多数人没有一个完整的、美好的“早恋”经历。
在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男主爸爸还因为男主没有“早恋”而为他担心,害怕他不正常。
“早恋”这个词的发明,其实只是长辈为了管住小辈,让他们不“分心”,而创造的。
演员黄渤曾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很混蛋。”
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恋爱”是抑制不住的,他们的孩子早晚要体验这个过程。
就像电影《怦然心动》中朱莉所说:“当我见到布莱斯第一眼,我就怦然心动了。”
青春期的恋爱给了孩子一次机会,让他们学习如何爱一个人,也用懵懂和青涩给了他们最大的保护。
二、杨澜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早恋
Yang Lan's last regret is that she did not have puppy love.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早恋该不该支持”,杨澜大方承认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早恋。
回忆起当年的暗恋往事,她说自己当时喜欢一个男生,数次暗示都没有回应。
后来男生给她传了一张小纸条,正当欣喜时,却看到上面写了句与少女心事不相干的 话:“这道题应该是选A还是选B?”
但杨澜还是表示支持自己女儿恋爱,并开导其他父母:
“以我的角度看来,支持早恋是对爱的一种接纳和尊重。早恋是一种朦胧的、单纯的、相互的爱慕和欣赏而已,它油然而生非常纯洁。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横加阻止,这是在逼她走向极端,并且这种感情不就是人生中应该追求的么?我们需要的只是正确的引导。”
给大家举一个反例吧,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临近中考,女孩的成绩在重点线上下徘徊,老师抓得厉害,家长期望很大。
她的父母经常吵架,他们告诉女孩“一定要考上重点,绝不能谈恋爱,不然就是家庭的耻辱。”
很多家庭关系存在问题的孩子,为了弥补家庭中的情感缺失,会到家庭以外的关系中寻找安全感、亲密和温暖。
于是,当一个温柔的男孩出现,她终于可以喘息。在那片小小的天地里,获得真正的自由。
他们一起上课吃饭,放学路上在墙根窄巷里亲密。恋爱的甜蜜,让她暂时逃离巨大的学习压力,缓解家庭纷争带来的痛苦。
被班主任发现后,劈头盖脸的一顿骂。男孩妈妈打电话给女孩妈妈:管好你的女儿,不要让她出来“卖”。她更指着女孩的鼻子骂:离我儿子远一点,别打扰他中考。
女孩妈妈冲进办公室,清脆的耳光和难听的咒骂响彻整栋教学楼。她被重重地一摔,摔出办公室狠撞在栏杆上。疼得说不出话。
四天后,她穿着自己最喜欢的高领,笑得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来上课。但手腕上,绑着白色的纱布。
后来她中考成绩不错,进了最好的重点分校。
但多年之后听说,她谈的男朋友常常打骂她,但她还是坚持和他在一起。很多人问她,你这么优秀,为什么要和这种人在一起?
她说:我这样的人,有人要,已经很好了。
很多非理性、有破坏性的早恋只是糟糕的家庭关系的替罪羊。
Many irrational and destructive puppies are scapegoats for bad family relationships.
生长在正常、健康的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基本的情感需求能得到及时适当的回应。即使恋爱,也能处理好学业的平衡。
很多人在青春期都受过早恋的伤,这种伤往往不是来自于“恋”,而是来自于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谩骂羞辱和打击。
如果你让一个孩子觉得“早恋”是羞耻的,他的心里可能会永远把恋爱这件事跟羞耻联系起来。当自尊心遭受严重打击,他会不再认同自己,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不敢去爱,不再相信爱。
他们在以后的恋爱和婚姻中会非常自卑,并且要一次又一次努力证明:我还值得别人爱。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这样残酷的,摧毁一个人一生幸福的事情?
Why do we have to do such cruel things to destroy a person's happiness in life?
三、爱人是项重要无比的能力
To love others
is an important and incomparable ability
爱人,分明是项重要无比的能力。可是,它却没能被容于中国的教育里。
全世界范围内,几乎只有我们的社会规则里,把18岁前的恋爱广泛地称为“早恋”。
日本综艺《校园疯神榜》特别节目里的一个环节,看哭了无数80,90后。
开学那天,校长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天台表白大会。他鼓励孩子勇敢表白:“从此展开的,一定是爱。”
1. 14 岁白衣少年站上天台说,“新学期开始,看了下邻桌,那里坐着个天使……我和天使的距离只有 30 厘米。这种远距离恋爱我已经受不了了!请和我交往吧!”。
很遗憾,天使说了对不起。虽然和男孩想象的结局不一样,但他还是笑着离开了屋顶。
2. 初二女孩滨本初花走上屋顶时,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表白。因为她喜欢的人已经有女朋友了。她只想借这个机会,“给这份感情画上一个句号”。
“二年级三班的酒井一喜,虽然我在想,如果能交往该有多好,但我要干脆地放弃喜欢你这件事。如果我什么时候有了新喜欢的人,那时请你为我的恋爱加油。”
被告白的男生仰头倾听,温柔回应:“如果你有了喜欢的人,我会为你加油的!”
3. 表白大会最后登场的,是一个初一的小男孩。小小的他却是全场最有爆发力的告白者。
面对喜欢的女生,他狂喊了 16 次“喜欢你”。
女孩拒绝了。但他的勇敢感动了所有人。同学都鼓掌为他加油。
看到他哭了,底下坐着的大人们拥抱了他,告诉他,你很努力了,你真的很帅。“这种经验很难得”。
如果不是视频作证,很难想象这发生在日本的初中。
在日本,“早恋”是一件光明正大的、正常的事情。十六七岁的女生平均恋爱次数是2-3次,第一次恋爱基本在初中。家长老师为孩子的告白鼓掌助威,这是中国孩子连想都不敢想的。
大人们觉得,早恋会让人变坏,变得没有责任感,耽误学习。
但澎拜新闻对某年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40% 谈过对象,这些谈过对象的状元中,认为谈对象对学习没有影响的人占 90% 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我看到视频里的孩子:
1. 即使可能被拒绝,也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喜欢。这是很多大人没有的坚定。
2. 即使被拒绝也不恼羞成怒,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礼貌地说‘谢谢’,这是很多大人没有的成熟。
3. 看到同学被拒绝,也认认真真地听完不起哄,拼命为对方鼓掌,这是很多大人没有的同理心。
可以如此勇敢、坚定而成熟的对待爱情,我们多少成年人做不到。
所以早恋,真的让他们变得更糟吗?为什么这些十几岁的孩子面对感情,表现出如此成熟的处理方式?
心理学研究者 Scanlan 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恋爱关系是成年人亲密关系的训练场所,提供了一个学习如何管理强烈情绪,协商冲突,沟通需求和回应伴侣的最佳时机”。
在青春期的恋爱过程中和喜欢的人之间发生的矛盾、理解、伤害、幸福,都能促进一个人对 “自己是谁”"who I am!" 的探索。
如果父母在正确的性教育基础上让自由孩子探索亲密关系,他就会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如何和人相处。
四、不要让孩子对文学,
影视里夸张的恋爱观信以为真!
Don't let your child think that
the exaggerated view of love in literature and film is true!
影视里夸张的恋爱观信以为真!
1. 帮孩子形成正确的恋爱观。Help your child form a correct view of love.
这是教育道路上举足轻重的一关。孩子青春期未形成完整的恋爱观,无法把握好分寸。这时家长“过来人”的身份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李玫瑾做过关于青春期恋爱的分享:
“现在的孩子恋爱多是从文学上来的,从电视电影上学来的,但大部分影视剧都是夸张的,他们却信以为真了。”
而孩子盲从背后,恰巧表明了父母在两性关系教育上的缺失。
李玫瑾指出,父母要在孩子初中阶段让他们懂得男女之间的区别,以及学会辨别品质的好坏,这两点,在帮孩子树立恋爱观上至关重要。
2. 教孩子保护好自己,避免上当受骗。Teach your child to protect himself and avoid being deceived.
高中生豆豆在网上一见钟情了一位男性网友,确定迅速陷入恋爱。
在她眼里,男朋友帅气富裕、无所不能。很快,对方提出让豆豆去自己所在城市游玩。
零花钱不够买车票的豆豆向表姐借钱,表姐觉得事情不妥便告诉了豆豆母亲。但家长并没有明面阻止,只是询问到豆豆要乘坐的列车班次,自己买了同一班车票。
赴约这天,母亲悄悄从远处跟随。结果发现女儿等来的并不是她理想中光鲜亮丽的男朋友,而是一个年过三十的男人。
在女儿与陌生男人拉扯之际,母亲冲上去带回了豆豆。
经历了这样一场“恋情”,母亲安慰并告诉女儿:如果他真的爱你,怎么会舍得让你一个女孩子独自去他的城市。
青春期的孩子擅长“一意孤行”,也擅长“先入为主”。
有时候收到一颗糖,便觉得对方是真的好。
3. 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Conduct a “bottom line” education for your child.
网上有位父亲在得知女儿恋爱后,给她确立了两条底线:
a. 确保不影响学习; b. 不随便发生性行为。
在女儿未能很好权衡利弊时,作为家长明确提出学习和性的两点相关。
害怕影响学业不多说,第二点也很容易理解:孩子对性的认知与对“早恋”的认知一样,太过朦胧不清。
几乎公认的“性教育缺失”"Lack of sex education"社会现状,导致孩子忽视了背后隐藏的危机。
正如《奇葩说》现场说的一句话:现在铺天盖地是流产的广告,避孕套却很少。
觉得小编说得有道理请点ZAN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