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创业财经汇的亲们,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创业财经汇”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本报记者 陈金 北京报道
来源:中国经营报微能源(nengyuan2015)
近日,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国化工”,600470.SH)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六国”)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已无力持续经营,故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的议案》,拟申请对江西六国的破产重整。
11月21日,六国化工董秘办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曾给江西六国帮扶,希望它能走出困境。考虑到江西六国即将向法院申请破产,本公司对江西六国的债权存在回收风险,公司为其提供的担保存在承担连带偿还借款责任,具体影响视破产处置结果确定。”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受原料价格上涨、环保趋严、去产能以及银行借贷政策等因素影响,部分化工企业资金链承压。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包括大化集团、兖矿集团旗下的鲁南化肥厂,以及多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洪业化工集团等多家化工企业正面临破产清算。
“输血”难见效
江西六国前身为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该公司实施债转股,注册资金约9.12亿元。主营化肥、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化肥总产能近100万吨。该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六国化工占51%,江西省投占32.32%,中国信达占10.74%,中国昊华占5.94%。
记者了解到,江西六国实行多品牌、多品种经营战略,主要有“施大壮”“贵化”“田园丰”等品牌,其中“施大壮”化肥累计出口已达16万吨。至 2017年10月,江西六国还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先后出口印度、埃及共1100吨化肥。
但海外市场看似蒸蒸日上的背后,该公司却是连年亏损。江西六国一名徐姓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工资还在正常发放,但江西六国已连续几年亏损。”据六国化工披露的数据显示,江西六国2015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8352.31万元和-6912.17万元,仅今年前三季度就亏损5964.56万元。
六国化工表示:“江西六国持续亏损,资不抵债,银行收紧贷款规模,已无法清偿到期全部债务和持续经营。但从江西六国的资产状况、技术工艺、生产销售、行业前景等方面来看,其尚属具有挽救价值和可能的困境企业。”
截至2018年9月30日,江西六国资产总额4.86亿元,负债总额为9.0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86%。因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自2017年11月,各家金融机构对江西六国陆续抽贷或缩减放贷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六国化工曾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同当地政府等多方给予江西六国大量的帮持。截至2018年9月30日,六国化工对江西六国提供的资金支持、担保等余额合计5.9亿元,其中对江西六国提供财务资助2.23亿元,经营往来占用2.12亿元,提供担保余额1.55亿元。
这意味着,六国化工对江西六国的债权存在回收风险。六国化工方面表示,江西六国的担保余额及债务往来等对公司的影响,将与后期江西六国具体的破产重整方案、债权债务的处置方案、重整计划批准及执行等事项相关,均存在不确定性。
江西六国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公司之所以破产,与目前承受的环保压力、银行贷款困难等因素密不可分。六国化工方面表示,破产重整能够集中法院、管理人、公司股东、债权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对江西六国进行全面整顿和调整,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力争通过重整恢复公司生机。如果破产重整失败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行业震荡
事实上,除了江西六国外,国内还有多家化工企业也陷入困境。
以化工大省山东为例,2017年下半年以来,山东依法关闭转产化工企业558家、停产整顿2109家,合计占全省化工生产企业的35.1%。晨曦集团、济宁市明坤化工有限公司、常林集团等多家公司相继申请破产。
洪业化工集团曾位列山东企业百强榜。但在近日,该公司因未披露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破产重整事项,被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11月22日,该公司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公司正在与投资人接触中。”
记者了解到,洪业化工集团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自2017年以来,由于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域外银行抽贷严重,特别是2017年二季度后,受大宗物资下滑影响,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降、赢利能力持续下滑,造血功能不足,致使洪业化工集团资金压力较大,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较多风险。
此外,兖矿鲁南化肥厂近日也以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以及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申请进行破产清算。据兖矿集团官网显示,2018年10月,鲁南化肥厂的退出程序正式开启。11月21日,记者联系到兖矿鲁南化肥厂内部员工,该员工向记者坦言:“鲁南化肥厂重组了。由于煤炭价格高,环保代价大,代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下降很多,估计之后化工厂的经营会更难。”
事实上,在行业冲击下,很多大型企业也受到重创。
始建于1933年的大化集团是国内特大型的综合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曾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基本化工原料、化学肥料生产基地。但如今,其已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11月21日,大化集团管理人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现在大化集团重整程序已经基本快使用完债权,招募投资人的日期也已经截止。目前投资人正在对我们公司进行尽调,后续会提出重整方案。在确定了投资人后,公司会做一个重整计划并提交法院。目前已有意向企业,但是正在尽调阶段还不确定提交方案的时间,暂时无法透露具体企业名称。”
多重考验
对于大化集团的破产原因,上述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大化集团自2005年开始实施搬迁改造,在搬迁改造过程中,一直是停止经营的,产生了一定亏损。至2009年恢复生产,其间又因扩建厂房、新上生产线等原因形成了大额银行负债,债务负担沉重,财务费用高昂,导致公司银行贷款还不上,陷入财务和经营困境。同时,由于产能过剩,环保等多种原因导致大化集团自2010年至今连续多年亏损。”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化工行业产量保持低速增长,化工产品供需矛盾尤其是结构性过剩进一步凸显。在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低的大背景下,目前化工企业面临多重考验。
环保方面,随着国家环保整治的力度不断加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中小型化工企业环保成本加大。光大证券分析师裘孝锋向记者表示:“环保不合格、融资能力较差的小型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压力较大。而环保过关的规范性化工企业,最近两年的盈利势头较为迅猛。”
事实上,化工行业正处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发展时期。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去产能政策的进一步推进,部分中小企业难以保证原料供给。同时,很多化工企业面临融资成本的上升,甚至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下很多化工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例如目前国内基础化肥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以及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逐步退出,行业重组与兼并增加,产业布局逐步向资源地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形势也成为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随着巴斯夫、阿科玛、陶氏等国际化工巨头陆续进行在华项目的投资,中国正在进一步释放开放的信号。
一位化工企业职员告诉记者,外资在迅速抢占市场,国外原材料价格较低,具有一定优势。外资来华给中国化工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是对我国化工业的倒逼。随着行业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化工企业只有主动适应新变化,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足和发展。
裘孝锋认为:“外资化工企业纷纷入华投资意味着行业的全面开放,不仅对民营企业,也对海外企业,是一种双向互动。这对我国能源化工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随着机会的增多,竞争也逐渐加剧。”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留言,点👍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