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伦敦泰特美术馆发生了一件奇事。一位德国艺术家的现代艺术展品的一部分,被美术馆的清洁员当作垃圾扔掉了!一时间引起社会的讨论,连主流媒体BBC都进行了报道[i]。
清洁员怎么会把展品当作垃圾扔掉了呢?原来,这个艺术展品的一部分就是一个装满废纸的大的透明塑料袋,静静地放在一张简单的书桌旁,难怪清洁员误以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看到这则新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可能觉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人可能觉得这种艺术太离谱;有人可能觉得英国的美术馆清洁员真是认真负责!
而像我女儿这样正在上TOK(认知论)课程的IB学生来说,她的头脑中会想什么呢?
她脑中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何种程度上现代艺术是一堆垃圾?”
这个问题看上去感觉怪怪的,因为它和我们平时经常问出的问题不太一样。同样是看到上面的新闻,我们比较习惯的提问方法可能是下面的样子。
“这人能被称作是艺术家吗?”
“难道艺术家没有告诉美术馆不能收走那包东西吗?!”
“这样的作品到底还算艺术吗?”
“这种所谓的现代艺术到底是艺术还是垃圾?”
TOK课程希望培养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要能问出“TOK认知问题(Knowledge Questions)”,如果这个问题问不好,课程的考核会有麻烦,因为不论是演讲考核(占1/3成绩)还是和论文考核(占2/3成绩),都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学生能否提出符合要求的“认知问题”。
那什么是TOK课程对“认知问题”的要求呢?
一共有三个,它们是:
第一:必须是“关于认知”(Knowledge)的。
第二:是开放式的问题(openquestion)。这个好理解,问题不能用“是”或“不是”、“A”或“B”来回答。比如 “油画和水彩画哪个更具表现力?”就不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第三:是比较普遍(General)的,而不是很具体的问题。因为在进行分析之后,还需要举出几个能够符合同样条件的例子,如果太具体就不好展开了。
根据我自己的学习结果来举个例子。比如在历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二: “我们如何判断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问题一不是认知问题,而问题二是。因为问题二满足了那三个要求。第一,它是关于在历史领域如何得出认知的,而不是研究某个历史事件的;第二,它是开放性问题,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第三,它比较普遍,经过讨论,可以应用在多个历史事件中。
提出符合要求的认知问题是TOK演讲考核的重要一步,但并不是全部。在TOK的演讲中,需要从一个生活中的真实情形出发(Real Life Situation - RLS),引申提出一个针对某个领域的“认知问题”。如上面我女儿的演讲为例,真实的情形就是美术馆里艺术家的作品的一部分被当作垃圾收掉。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现代艺术就是一堆垃圾?”在演讲中还要涉及很多TOK的概念,比如认知的途径WoK(Way of knowing)与认知领域AoK(Area of Knowledge),还需要以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根据IB辅导材料上面的讲述,理想的演讲线路是如下图所示[ii]。满足要求的演讲将是从一个实际的情形出发,引发一个知识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讨论分析,然后,再引致这个知识问题能够适用的其他实际情形中。
在演讲中,女儿和合作的同学就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从一个人的角度,人文现代艺术就是垃圾。从另一个人的角度,人文现代艺术不是垃圾。对于各自的立论,都要找出证据和例子,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做出的推断。
这个TOK的演讲最核心的考核点是学生是否成功地展示出TOK认知论的概念得以实际的应用[iii]。
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学习了不少网上和女儿从老师那里拿到的资料,甚至还买了一本原IB组织的课程主任出版的辅导书,但还是需要不时向女儿请教。一些例子我脑子一时转不过来,还需要她才能想出来。看来虽然才学了一年TOK,已经对她的思考能力有了帮助。
西悉尼大学的一组学者在2014年进行的一个研究表明,学习TOK与没有学习TOK的学生对于学习(第二年的IB学习中就会使用以及学到的TOK能力)以及将来的生活工作中,对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都会表现出更高的自信(p41)[iv]。
对TOK课程越了解我越是觉得这是门绝好的课程。看看那些“认知问题”的问法,会让人在回答它们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对事情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思考,而避免了非黑即白的简单思考模式。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TOK认知论是一种对于自己(或他人)所谓“知道”或者“相信”的那些认知(knowledge)所进行的深度反思(thoughtful reflection)[v]。现在,女儿在高中阶段就能接触到这样一门教授深度思考的方法的课程,实在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i] http://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3604278.stm
[ii] https://www.slideshare.net/psmart/how-to-make-a-great-tok-presentation
[iii] https://www.ibo.org/
[iv] IB Programme: Theoryof Knowledge (TOK): Exploring learning outcomes, benefits, and perceptions
[v] www.heinemann.co.uk/ib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of Knowledge
题图:https://pixabay.com/
作者简介
Sherman Wang - 在外企工作了二十年,曾任全球五百强美资企业中国区服务总监。因希望为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环境,全家移居新西兰。
Sherman创办了提供教育服务的公司,并在奥克兰理工大学教育系学习,获得教育学士后文凭。
Sherman著有《更好的教育给孩子》一书。点击原文链接了解更多。
联络请留言或发邮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