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闻】“敦煌女儿”樊锦诗:守护国宝半世纪 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青春永驻”

2018年11月20日 新西兰TV33




11月17日晚,沪剧《敦煌女儿》在北京首演,讲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今年80岁高龄的樊锦诗,驻扎敦煌半世纪,守护莫高窟的动人故事。 



美吗?美,美得令人心醉。妙吗?妙,妙得神魂颠倒。 

1963年,刚从北大考古系毕业的25岁上海姑娘樊锦诗,被分配到了西北内陆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此后半个多世纪,樊锦诗以敦煌为家,为文物研究与保护付出了毕生心血,被誉为“敦煌女儿”。回忆起50多年前第一次踏入敦煌时的场景,樊锦诗历历在目。 

《敦煌女儿》原型 樊锦诗 
第一次到敦煌,到洞里看,特别激动。百闻不如一见,看一个洞,又看一个洞,再看一个洞,就像童话世界一样,太好看了,然后完全忘了敦煌外面是什么。我没想到堂堂敦煌莫高窟一个研究所,居然没电,没水,基本也没交通工具,信息也特别不畅通。 

比起生活条件的艰苦,让樊锦诗更难承受的是与家人长期的分离。然而,丈夫彭金章的无私支持,让她坚持了下来。 

你属于敦煌!金章,你真的支持我回到敦煌?嗯,锦诗,我就喜欢看你笑起来的样子。 

986年,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的彭金章放弃了武汉的工作,奔赴敦煌陪伴妻子,并主持多项考古工作,从此二人成了敦煌的一对“学者伉俪”。每每提到老彭,樊锦诗的眼中总是泛着泪光。 

《敦煌女儿》原型 樊锦诗 
我们的家是靠他(彭金章)在支撑,第二个,我能留在敦煌工作,也是他的支持。他确实有志气,到了敦煌以后照样把工作做得很好,我如果做一点事,做出来了他也为我高兴。所以演出的时候,只要老彭出现了,因为他人走了,所以我会伤感。 

工作期间,樊锦诗运用考古类型学,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由她具体主持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成为敦煌研究的集中展示。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萌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 

《敦煌女儿》原型 樊锦诗 
翻了半天就翻到最早的敦煌莫高窟的照片是法国人拍的。1908年的照片,跟我1978年去看,已经有极大地变化。赶紧要做档案,不然它就没有了,但是过去的照片这些档案,不能永久保存,我的想法就是,这么好的莫高窟,全世界唯一的这么一处应该把它永远保存下来。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2003年,樊锦诗提出将洞窟、壁画、彩塑等文物都加工为高智能数字图像,将分散各地的敦煌文献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2008年底,莫高窟史上规模最大、涉面最广的保护工程开始。这个耗资2.6亿元的工程除了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外,还要完成149个A级洞窟的影像拍摄和数据库建设。2014年,包括数字影院、球幕影院等在内的数字展示中心投用。2016年,“数字敦煌”上线。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网友可以通过全息影像技术看到敦煌全景,足不出户畅游石窟,为大众了解莫高窟搭建了数字化平台。 

如今,这位耄耋之年的“敦煌女儿”已白发苍苍,但她半世纪的努力,却让敦煌莫高窟以另一种方式,青春永驻。闲暇之时,她仍会不时翻看过去的旧照,回忆前半生在石窟中的难忘时光。 

范思忆 北京报道





编辑整理新西兰TV33电视台

TV33观众互动微信

新西兰

TV33

电视台

公众号微信:TV33_NZ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