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世界点评:
本文节选自2014年6月3日的澳大利亚报纸《THE AGE》。关于虎妈辣妈的观点我们没有任何倾向性,始终保持中立。我们相信,支持与反对者各有理由。我们珍视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能够接收到父母传达过去的爱——尽管有些爱的表现形式会带着点眼泪或伤心。
回顾我的童年,我的中国妈妈在我脑海里的形象就是永远紧锁的双眉。长大后,我和妹妹更熟悉妈妈瘦弱如竹竿的身材,多过她的笑容。即使我们长大了,个子超过了她,我们依然十分害怕她,经常会躲在我们美国父亲的怀里寻求庇护。爸爸会用简单的三个字来安慰我们,而我们的妈妈却从来不会。那时,我觉得,至少,父母的一方是爱我的。
中国的父母为什么不说“我爱你”?
中国父母只是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式不同,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地表达。
在中国文化里,最隐秘的表达爱的方式是——严格。
我们有句俗语:打是亲,骂是爱!形象地总结了严格在中国父母中的作用。父母管教,因为他们关心。这种“严厉的爱”在育儿实践中最接近“培训”的理念。
这种形式的养育是对孩子严格的控制。在西方的表述中,看起来是过于严厉和过于威权式的,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却是在关心意义之上的“温暖”。尽管你会看到的是冷峻和无情,但是这种感觉确是源于爱。
我承认我曾经误解过妈妈对我表现的关心。小时候,我觉得妈妈不好,冷漠无情。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对妈妈不公平,那时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将来好。如果没有妈妈的坚持教导,我也不会成为今天成熟的自己。我把自己学术上的成功归结于妈妈对我们设定的高的期望上。记得妈妈在我身旁几个小时陪我,让我学习。记得睡觉前,妈妈还在给我读我的课本,帮我复习课程。如果没有妈妈这样对我,我真怀疑今天我能否在顶尖的大学里读书。
中国父母亲那么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所以这种“培训”不只是对孩子的培养,也是把家长自己培养成了只知奉献不要回报的人。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无法想像,当我靠近慈爱的爸爸,甚至冲妈妈喊“我恨你”时,妈妈是怎么挺过来的。
可以肯定,妈妈也一定愿意和妹妹,我舒舒服服地看卡通电影——这已经成了我现在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但是,她不得不保持她的“铁面”作风,直到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
每天妈妈为我们一家做饭要几个小时,但是她自己却只吃剩饭,并且卖掉首饰,为我们付昂贵的学费。当几年前,我们新加坡流行HELLO KITTY的时候,妈妈会跑遍大街小巷的麦当劳店,为我排队,只为了攒够一套完整的毛绒玩具。
现在,妈妈和我之间分隔有6000多公里的距离,她只能借助那传统的语句来表达她的爱了。虽然我现在那么享受着童年时一直期盼的那三个字,可我也十分怀念着妈妈的唠叨和责备,因为,那些话传达出来的对我的爱,已经超越了任何语言能够表达的了。
作者;杰西卡李(JESSICA LI-SHAN DRISCOLL)是墨尔本大学的新加坡留学生,正在攻读心理学和犯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