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哪吒闹海”、“嫦娥奔月”,这一个又一个传说汇集成了中国特有的神话,随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升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下海,中国正在靠着自身科技的发展向着神话一步步迈进。
11月21日,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一件件大国重器静静地陈列在展厅中央,向人们“讲述”着中国的逐梦豪情。
这是一个1:13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模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人造太阳”,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
科技部核聚变中心副主任 王敏
它的原料是来自于海水,首先说原料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其二它没有核废料,所以是干净的,可以说是,第三它不产生二氧化碳,是清洁的,其实这个就解决了现在大家最关注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夸父逐日”项目,由欧盟和中国等七方共同资助,自2006年正式参与该计划以来,中国提出的很多最优方案被国际组织采纳。
科技部核聚变中心副主任 王敏
中国在这个项目里头参与了,应该说我们常叫做14+4,其实也说一些采购包任务,或者说制造部件的任务,其中包括超导、电源系统、诊断系统、馈线系统等等。
“人造太阳”在工作时可达亿万度的高温,如何盛装高温燃料是遇到的最主要难题。科学家们想到了利用磁场构造一个盛装的容器,这就产生了托卡马克这类磁约束聚变装置。
科技部核聚变中心副主任 王敏
我们通过超导,然后产生了磁场,将等离子约束在中间,这样中间的温度是一亿度,但是我们旁边因为是真空,所以你直接到壁就不是这样了,是这样的一个原则,主要是相当于你在中间像是炉子的中心温度是有很高,但是我旁边全是一个真空,然后又把它约束在中间了。
王敏介绍,这其中的一些核心部件就是由中国提供。
科技部核聚变中心副主任 王敏
这里面有个D形,这个D形是产生高磁场的一个线圈,我们承担的是做这个线圈里面的导体,然后大家还能看到的就是对着这个D形里面的空间这一块,就是面对等离子体,这里面有壁,我们承担了这叫第一壁,也就叫做第一来面对等离子体的这个壁,所以是我们承担,这也是非常核心的部件,对这个装置来说。
可以预见的是,该装置如果在未来实现商用,人们也就将“夸父逐日”的梦想变成现实。
这一面展示的则是中国的“哪吒闹海”——载人深潜系列模型。最大的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其次还有无人无缆的“潜龙号”和无人有缆的“海龙号”系列潜水器。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处长 杨磊
可以说有了这些装备之后,我们国家的深海大洋科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以搭乘着我们科考人员和科学家,到达深海大洋区域开展科学考察和大洋调查的工作。
作为中国载人潜水器的代表,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处长 杨磊
基本上可以说99.8%的海域,我们的“蛟龙号”都可以去开展作业和科考调查,可以说在世界上目前来讲同类型里面是最先进的。
据介绍,下潜7000米,潜水器需要抵抗约7000吨的压力,相当于150辆96式坦克摞一块压在一平方米的面积上,而在如此大的压力下,舱内的科考人员却基本上没有任何感觉。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处长 杨磊
在舱内的话,我们是有一个载人舱,我们的科考人员在舱内的话跟陆上的常压环境是一样的,外部的巨大压力是通过外围的设备和载人球壳把这个压力承载掉的,所以人员的话是跟陆地上基本一致。
杨磊介绍,按照计划,2020年,中国的载人潜水器将进行11000米的海事工作,他告诉记者,这一系列设备不仅让中国实现了“可下五洋捉鳖”,也为被誉为“龙宫”的中国首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做着充分准备。
记者 刘超 北京报道
编辑整理新西兰TV33电视台
TV33
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