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展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某500强公司给我来电话说,让我们把所有的优势产品做一个详细的list和报价。
说实话,接到这个电话很激动,我们都知道这通电话意味着什么。
1)这个公司有采购计划,不然,不会主动打电话找我们,虽然没有明示具体的产品。
2)这个公司的采购一定大换血了,不然不会遍地撒网找供应商。就我们对行业的了解,以前他们跟几个业内的大公司都有合作,这一次,不直接找老供应商,却来接触新面孔,耐人寻味,值得推敲。
3)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范围先划一下,再慢慢缩小。
4)我们应该提供什么产品信息?相对应的服务级别?
跟老板简单讨论之后,我在半个小时之内发出了第一封邮件,准、狠、快是我一直以来服务大客户的最大优势。
这显然是一次机会,无论对公司或者对初来乍到的我来说。老板定的基调是,这是个尝试的机会,不做成功的预计(只因为彼此间有不敢奢想的差距),只当作是我和公司彼此磨合的第一个试金石。
坦白说,我不这样想,我做事情从来是奔着100%的成功不给自己退缩的余地去的。我把这个机会看作是我第一次华丽的演出,我一定要做好,我不敢去想结果,或者根本就不想。
做任何事情,充分的准备和精确的细节都是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我做了一个详细的PPT,包括公司介绍,产品流程,产品优势,公司优势,服务优势以及简单SWOT分析。发给客户,让客户对我们公司有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步,我挑选我们曾经做过的和正在做的针对目标市场的优势产品的图片和详细的规格信息,分6个系列推荐给客户。这说明我们对目标市场很熟悉,而且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产品预测符合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我们有这个能力。
第三步,我把曾经合作过的目标市场的大客户信息和产品做个简单的PPT发给客户参考,这说明我们具备和大客户合作的基础,具备给大公司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最后一个PPT,罗列出我们曾经通过哪些大公司的验厂,证明我们有严格控制货物质量的能力和作为一个安全供应商的良好基础。
跟500强大公司合作,PPT是个重要的角色,学会用跟客户匹配的工作及服务方式是每个SALES的基本技能之一。
邮件发过去之后电话确认了客户收到的信息,做好初步的判断后,剩下就是耐心的等待。一天、两天,第三天我们收到客户的电话,问我们可不可以提供一些样品?
这通电话对我们是个很大的鼓舞,因为客户按照我们的计划反应,这表示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然后客户发来一大堆表格让我填写。在此期间,我在网上详细搜了这个公司的背景、采购习惯、网站上与我们相关的产品和价格。
半个小时的讨论之后,老板决定改变策略,由被动变主动:邮件中,向客户试探着表示想带着样品面谈一次,以期进一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方向,同时可以沟通感情,没想到客户很痛快地答应了。
第一次见面
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我跟老大REVIEW好几次我们准备的细节,包括我们扛的一大堆样品和准备的文件,还有预计客户可能会提的问题。
上海OFFICE和我以前见过的大公司的亚太采购部没有太大的区别,见面在一个小会议室,一个高级采购经理ROSE,两个采购助理JOHN and EMMA,一个产品经理JIM,一个技术经理ANGELA,JOHN一直跟我邮件联系。高级采购经理开门见山地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转到这个组,第一次接触和采购这个产品,而且上海OFFICE只是收集资料和前期接触,真正做决定的是总部的买手,而且买手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产品。
太棒了!相信老板在心底和我是一样的感觉,我们判断对了,我们有机会了!
没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有与行业大佬们努力竞争的公平平台,这或许是几年不遇的,我清楚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给客户介绍产品信息,发现在这个产品上,客户是个学前班,语言描述都不能清楚的情况下,我起来开始在他们的白板上给采购们演示,画图,列表,清清楚楚,把这个行业所能涉及到的所有的产品的分类、材质、工艺等都作了一一的说明。然后,我表示之后会邮件发一个详细的文件包括MEETING的所有信息时,他们舒服地懒得再做记录了。
收获:
1、客户一直没有明示要采购的具体是哪一款产品,只说想全面了解一下。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及关切的神情我们可以重点锁定4款产品。
2、我们知道一共会有10家供应商参加投标,包括行业内前三的大佬,都会在近期跟客户面谈。(基本了解有哪些竞争对手)
3、接触对方5位,可以画一个简单的第一次接触的客户组织结构图(这个很重要)。知道重点在哪里,知道谁是第一步的关键人物,知道组织结构图中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作用。
4、客户会在6月份在HK有个供应商见面会,希望我们参加。
5、客户对这次MEETING是基本满意的。
以上的5点信息特别这重要,也特别关键,决定着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和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