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企业身上的八大“传统癌”你知道吗

2014年10月10日 美国索拉家居物联网



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家居行业上半年表现并不理想。从已经公布的财报来看,家居上市企业业绩明显两极分化。诸多分析人士指出,家居企业将掀起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而企业也将转向争夺诸如智能家居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高地。经过电商等互联网大潮洗礼,O2O模式成了家居界新宠,但是这个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吸引更多目光,“丽维家”们就像外星物种,突然就闯入了家居“领地”,给行业带来“颠覆”的震撼。而如今,“金九银十”正如火如荼进行,在品牌的巨大虹吸效应下,市场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将会加速。

  或被颠覆,或被淘汰,家居行业的大变革疾风劲吹。一些颇具规模的家居企业陆续陷入危机,而这些只不过是产能过剩、优胜劣汰的缩影。更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不但要向“中国智造”转型,而且必须加速互联网化,否则只能等待被淘汰的命运。“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究竟哪些企业会被淘汰?这些企业究竟为何迅速衰败呢?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旧的竞争标准依然重要,如“内功”修炼、品牌建设、产品创新、质量优劣等毅然影响着企业生死,但是新的“颠覆”力量已经改变了行业面貌。它们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任何一个“支点”都带来巨大的杠杆效应。如今,就让我们综合权衡新旧标准的影响,以面向未来竞争的眼光重新审视,看看究竟哪些家居企业会被淘汰。

  1.“用户”盲,企业远离“用户驱动”

  “用户”永远是第一位的,决定家居企业命运也一定是“用户”。转型电商,探索O2O,加速互联网化,归根到底为了“用户”而变。“用户”不仅是互联网企业的生死命题,也是家居企业兴衰的价值观。各行各业已经发生的事件表明,远离“用户”的企业是最危险的。将“用户”交给渠道商?只知卖商品不知道有“用户”?和“用户”没联系、没互动?更无法因“用户“需求适时而变?总之,为数不少的家居企业,仍然深陷在传统企业的泥潭中,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运营和创新。对他们来讲,适应“用户驱动”实在艰难,企业的整体改造成本实在惊人。

  但远离“用户”,对企业竞争力有着深远影响。如果不从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乃至技术手段上创新,家居企业继续维持运行模式,只能越来越背离“用户”。方兴未艾的新兴企业,或是敢于跨界的行业巨头,都有着鲜明的特征,“用户”对企业营销、设计、研发、生产和服务等贡献着巨大的价值。因此,“用户驱动”也应是家居企业的终极命题,转型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未来生死。改掉“用户”盲症并非一蹴而就,家居企业完全可以逐步变革贴近“用户”,如压缩营销渠道层级,压缩内部管理架构,登场社交媒体应用,鼓励“用户”参与创新,这些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用户”价值。而那些仍然迟滞的企业,必然会因为流失“用户”价值,不断失敏失真乃至被逐出市场。

  2.“基因差”,企业离互联网化很遥远

  过去几年,家居企业转型互联网举步维艰,迄今仍难有清晰合理的答案。做电商赔本赚吆喝者多,试水家居O2O也常常外表光鲜,摇身变成互联网企业更是南辕北辙。不少企业交了学费,却发现什么也没留下。为什么呢,那就是企业“基因”难以匹配互联网,却舍本逐末挤进终端竞争。多数家居企业,仍然处于传统企业,甚至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期,离内部管理平台化,从下至上、即时管理相距甚远。在“用户驱动”、“数据驱动”等方面,更是“镜中花,水中月”。也正如此,虽然互联网的万花筒很好看,但家居企业很难从中分享红利。

  企业互联网化,不仅在于运行模式的互联网化,而且在于内外部协同的一体化、营销服务和供应链的互联网化,并通过内部管理创新对接互联网生态圈。家居行业,不但行业集中度低,而且品种细分复杂,属于传统制造业,拥抱互联网尤要先打好“内功”。目前阶段,不妨渐次推进企业互联网化进程,通过实现内部管理平台化、内外协同一体化,从而对接各种社会化应用平台。那些仍然停留在传统制造思维的企业,没有进行深刻的互联网化改革,进而在市场竞争中丧失机遇、丧失竞争力,被颠覆性淘汰出行业市场。

  3.“泡沫”化,管理失控、流动性紧缺

  从外部环境来看,去泡沫化是当前中国经济一大趋势。而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家具、建材、红木、地板等等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而“用户”需求愈加多元并伴随“定制”崛起,市场由热转冷的临界点已经到来。不可否认,家居行业过去几年爆炸式增长,掩盖了不少企业致命缺陷,尤其是粗放经营的问题。不少企业摊子铺的太大,过于追求企业规模优势,投资比例配置失衡,在管理、资金日渐失控,而又在产品创新乃至品牌建设上欠账严重,从而出现“断崖”式坠落的情况。今年不少家居企业面临破产重组,广东掀起的新一轮家具企业倒闭潮,都与或多或少上述问题密切相关。如华源轩、富之岛、华仁实业等,因一系列问题导致的资金危机,最终将企业拖入破产危机。正是一系列深刻变化,让家居行业进入了大整合时代,优胜劣汰和行业集中度明显加速。实践已经证明,那些只在规模上伪强大的企业,必然在挤泡沫的过程中,首先面临企业的生死命题。

4.无节操,又缺乏企业家精神

  无节操,无逼格,无粉丝,也会无未来。无节操,常常意味着品牌和时代格格不入,与70S、80S、90S等群体没有共鸣,企业品牌建设也常常犹若浮萍。小米等新兴品牌怎么兴起,首先是能从节操上收拾一地,在逼格上更胜一筹。而有节操,不仅是大而上的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更是和活跃群体的逼格密切相关。只有让产品注入更多时代情怀,彰显企业家的追求和价值,才能拥有和“用户”们共振的节操。而那些大潮褪下裸泳的企业,恐怕首先要反思以下,企业的节操和追求问题。

  而如今行业变革刚刚拉开序幕,尤需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尤需要企业家大胆取舍的决策智慧。对经济来讲,企业家精神是个宏大命题。而家居企业,作为传统企业,尤其需要企业家精神,一个又一个企业因为掌舵者而兴衰。从腾讯网亚太家居记者调查来看,那些今年业绩逆势上扬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企业精神气质独特,无一例外都有着积极的追求,品牌有着强大的情怀和节操,十年如一日的进行”微创新“。从弘扬”爱“理念的松堡王国,到追求建陶第一的阳光陶瓷,从抓住消费者”心“的帕莱德,到持续修炼”内功“的欧派木门,这些企业近几年业绩持续上扬,无不从节操和情怀上更胜一筹。

  5.“高大尚”,浮躁又不接地气

  家居行业变化历来很快,这些年有很多新模式出现,也有很多新概念冒出,也让不少企业一时兴起开始玩起”高大尚“,什么时髦企业就开始追求什么。从电商大潮到O2O模式,从家居快消到智能家居,从环保潮流再到安全概念,总之”高大尚“成了行业的新宠。但企业又摸不清事情本质,常常忽略如何接消费者的地气。

  不是先锋,就是先烈,”高大尚“玩不好,企业多会成”先烈“。正是”天鹅“肉好吃,也看看自己是不是癞蛤蟆。如果不正视企业现状,甚至抛弃了”消费者“的供养,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电商、O2O是大趋势,智能家居也有千亿市场,但“模式”还远未定型,“概念”还需落地,家居企业先修炼“内功”,完成企业整体改造,想要分享红利也是会“拆东墙补西墙”。而这些“高大尚”模式、概念背后,不仅仅是产品创新的竞争,更是“平台”、“资本”乃至“生态圈”的鏖战,是一种全新的竞争打法。家居企业既要积极拥抱新机遇,又要因地制宜学会接“地气”。切忌,远离“用户”群体搞“大而全”,背离企业现状搞“高大尚”,不然首先就会成为市场的“先烈”。

  同时也借用周鸿祎的话警醒诸位:

  “我早上刚骂了O2O这个词,从来没有一个消费者进入一家饭店时候说,听说这家饭店最近引入了互联网O2O战略,我们进去吃饭吧。也没有听说过,因为奔驰进入了O2O战略,我们去买奔驰车吧,这肯定是托儿。在公司内部其实应该忘掉这种概念词汇,因为这种概念会掩盖用户操作的细节。”

  6.“自恋”狂,背离“开放融合”大潮

  家居企业会衰败,第六大问题就是太“自恋”,因封闭、自我而造成内伤加重。传统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有产业上下游、有用户市场、又有行业地位,企业运行的惯性很大,很容易封闭搞“自恋”。但偏偏遇上“开放融合”的大潮流,对外竞争常常“难敌四手'。尤其从互联网“3Q大战”开始,开放平台概念在中国开始落地开花。如今,“开放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标志,而且尤受传统产业巨头的青睐。以此为背景,构建“生态圈”成了企业巨头的终极梦想,对互联网"BAT"如此,对万科、恒大、ZARA、H&M等也如此。尤其是家居的跨界风潮,“开放”思维对行业影响日渐加深。

  但不同的家居企业,或受限于企业规模,或受限于行业现状,难以真正实现“开放融合“。这些年,家居企业也推出了不少新举措,如对接电商、团购等平台,联动各种垂直平台,搞起异业联盟销售等,对业绩增长有不少帮助。但离”开放平台“相去甚远,企业之间竞争多于合作,行业之间的分包无从谈起。归根结底,“开放融合”并没有融进企业血液,也没有成为企业跨越式增长的新动力。也正如此,不少企业仍然在孤芳自赏,因为一点点业绩沾沾自喜。对于“开放"整合行业力量,”融合“带动跨界力量,对接社会化应用平台,这些企业还只能望洋兴叹。也正如此,这些企业越来越背离潮流,并逐渐被淘汰出主流市场。

  7.忽视“下半身”,内功不好又无标准

  家居企业,作为传统企业,“下半身”毅然重要。玩“变身”可以,推行“创新”也好,绝不能忽视企业“内功”建设,绝不能忽视立足行业的“标准”建设。搞“快闪”的结果,只会“闪了”自己。所谓的“下半身”,就是企业在行业整体运营的优势,在供应链、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运营能力,在产品标准、品牌建设、生产流程等方面“内功”修炼。从目前情况,不少倒闭的家居企业,往往体现在品牌弱势,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修炼不足。如广东的家具企业,没有看准“板式家具”被淘汰的趋势,企业生产改造迟迟不进行。而更有不少企业,则因为行业新标、环保问题而遭遇困境。这些都表明,即使在新形势下,家居企业也绝不能放弃优势所在,放弃在行业运营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内功修炼”。而今年行业两极分化趋势表明,那些品牌强大的企业往往能够逆势上扬,如欧派、恒洁、索菲亚等等,在残酷竞争中实现“强者愈强”。

  8.机构官僚化,僵化的激励机制

  企业竞争,拼到最后,往往就拼”人品“,要靠”人才“取胜,要靠人才的价值取胜。从各种传统企业的反馈来看,如果要推进企业互联网化,组织架构管理将是最严峻的挑战。而面对互联网等新兴企业竞争,传统企业已经丧失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传统的运营模式,往往造成臃肿的组织管理架构,自上至下的延时管理,僵化低效的激励机制。而层层传递,必然让企业问题加码,直接导致企业的转型困境。而与此相反,企业扁平化的管理,自下而上的创新,开放式的激励机制,越来越成为高速增长企业的标志。而作为劳动密集性企业,家居企业如何能够确保“人才不流失”,如何保障企业保持创新和活力,那就要首先在管理制度上革命。那些仍然陷入传统的企业,也一定会陷入“人才”危机,也一定会陷入企业僵化的问题,谈不上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更别谈向互联网转型的问题。

  上述八大企业问题,最关键的仍然是两点,那就如何解决”用户驱动“和”互联网化“问题,这是企业根本性变革的问题。虽然传统的竞争依然硝烟弥漫,但是外来物种的“颠覆”性破坏,必然将行业竞争升级到更可怕的”核战争“。至此,我们也不再谈论,哪些靠抄袭、低质取胜的企业,因为灰色市场一定在挤压下越来越小。而那些仍然深陷传统泥潭的企业,那些困惑于O2O等模式的企业,请带上放大镜好好看这些八大问题,看是否深深的扎根于自己身上。如果有,请及早改正,否则在家居行业大变局之时,一定会死的很难看。最后,与其等待别人”颠覆“,那还不如首先“颠覆”自己,与家居企业共勉!



深圳博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博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国索拉家居物联网授权的中国的销售商及合作伙伴之一,博科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产业链,集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新企业。为欧美、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自然灾害、地震、国防、军工、核电站、智慧城市和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和家居物联网等产业链服务的供应商,是一家美中合资高新企业,并在日本成立了研究所,除深圳总部外还在上海地区设立了办事处。

索拉向全球寻找有研发和资质的企业合作、开发符合全球各国的产业链产品。与中国深圳奥雅等多家行业龙头国家高新企业合作开发并代理配套家居物联网产业链产品。在中国深圳设有索拉家居物联网生活体验馆。至今已拥有几十项专利和一百多项著作权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正在通过审核国家级家居物联网实验基地。在中国用云端技术已覆盖智慧城市、智能社区管理、楼宇住宅、安防监控、可视对讲、电梯、门窗、灯光、家庭电器、厨房电器、卫浴电器、家具、新媒体、能源管理、遮阳、消防、GPS卫星定位、健康在线服务、安全预警、智能商圈、无线wifi覆盖等产业链的产品开发和应用。索拉坚持以“技术科幻化使用简易化、价格大众化、安全、环保、节能 ”的开发和经营理念,索拉家居物联网产业链开发了全球化产品,已打破了全球技术和价格垄断,凭着超越的设计理念和超高的性价比,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赞同和成为市场首选的品牌。

索拉积极响应全球节能减排工程方针和家居物联网发展战略,在中国先后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公安部和各省市主管单位等多部门建立沟通和战略合作,是中国国资委下属十多家大型企业和国际著名智能家居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及家居物联网设备供应商。2010年索拉荣获由日本工业设计促进组织颁发的2010年优秀设计奖。同年还获得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设计中心颁发的2010年红点设计奖。索拉产品已通过欧盟CE、美国FCC、日本PSE、中国CCC等强制安全性认证。2011年荣获美国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百强企业称号。2012年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电气委评为建筑电气应用五十强,并被中国智能家居联盟评为2012年智能家居十大品牌。索拉人潜心技术、中国脑控制的系统终端平台建设,为实现全球互联互动无缝对接而奋斗。力争保持全球领先的家居物联网生活领域产业链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您的朋友圈!

关注【美国索拉家居物联网】,每天将有更多精彩美好生活内容分享给您!

关注方法:

请点击文章发表日期旁的“美国索拉家居物联网”,点击“关注”即可。

也可扫二维码添加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