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发起的"中国化教育的英国学校"纪录片 我们到底在围观什么

2015年08月19日 加拿大留学生会




CCSS留学移民服务中心咨询热线

加拿大境内请拨打:1-800-916-5856

中国境内请拨打:400-083-2606


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对50个13-14岁的英国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却“水土不服”。在预告片里,老师把学生训哭,学生也差点把老师逼疯。这是BBC发起的一项名为“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的研究项目,并将此拍成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由BBC2在英国时间8月4日开播第一集。


北京时间8月5日,中国部分视频网站转载了这一纪录片,新浪博主@英国那些事儿也用长微博图文翻译了纪录片的概要。

“我只看到老师很努力地在教,而学生并不是很尊重。数学课有那么难?公式有那么难记?没看到聪明学生表示很好理解吗?”“中国几百年来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你虽然觉得外国自由开放的学习方法更好,但请不要说中国丢人。”长微博下,许多中国网友批评英国学生不够尊重中国教师。

与之相反,英国《卫报》刊登特约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的评论文章称,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英国根本没必要效仿。

一位曾两度赴英国进行教学交流的上海教师,则质疑纪录片的真实性,她告诉早报记者:“我们去的小学,那里的小孩子都非常守纪律,纪录片可能作秀和炒作的成分更大。”

针对各方热议,参与此次项目研究的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爱云老师表示,预告片的剪辑有些地方不太客观,要看了完整播出版,才能知道故事究竟如何。

纪录片第一集:屡屡出现纪律冲突

纪录片开头展示了一群中国学生齐刷刷在操场列队的场景,与之相配的画外音是:中国式的教育,以绝对的权威,绝对的纪律和惨无人道的竞争而闻名……这跟英式教育简直相差巨大。

接下来的片中,英国学生脱下黑丝短裙小西装校服,换成“宽松得像降落伞”的中式校服;做从未体验过的早操;放弃自由时间上晚自习;教室墙壁挂上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中文书法……开始体验正式的中式教育。

关于纪律的冲突在片中屡屡出现。

数学老师用15分钟讲完了英国学生要学一整周的三角函数公式,学生直呼跟不上


在第一节课上,一名教授理化的中国女教师食指提起对学生说:“如果我看到你们不守纪律,我就会把你们叫出来单独罚站。”很快,一名叫Sophie的女生因为课上讲话,被请到了讲台旁的位置,另一名男生因为说话被请去门边罚站,表情满不在乎。

一名叫Sophie的女生因为课上讲话,连续两天被老师罚站。


矛盾很快被进一步激化。在这名老师的课上,学生化妆、说唱、玩iPad、打闹,老师忍不住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总是比中国学生学得慢,因为我总要停下来管纪律,时间就这么流失掉了。”这句话激怒了Sophie,她表示,“这是在侮辱她说他们比中国学生笨”。

在纪录片中,灌输式教学与个性化教育、严厉鞭策与鼓励赞美、严格管理与宽松学习之间的矛盾都被一一放大。

英国学校理化课习惯是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和发现,而中国教师的课堂,则由老师演示实验,然后将所有的知识用课堂笔记形式教给学生。

中式体育课上,老师让习惯了“自己玩想玩的”的英国学生测试1000米跑和800米跑,只有一半的学生及格。一名其他学科都很牛的“小胖哥”跑得垂下了头,英国体育助教鼓励他:如果你体育做不到最好,我相信你在其他学科一定能做得好。英国体育教师表示,他们通常采用鼓励的方法,让体育不好的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而不是跟别的跑得太好的学生比。

数学教育则褒贬不一。中国教师用15分钟讲完了英国学生要学一整周的三角函数公式,让学生直呼跟不上,但也有学生表示“中国老师讲得太清楚”,一直没搞懂的配平方,经老师讲解一下就听懂了。


中英争论:教育失败VS学生不尊重


来自汉普郡博航特学院的50名学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参与到了这个规模庞大的试验中。这组学生被来自中国的5位优秀教师以中国式的模式来培养教育,而其余的同学则会继续去上该校原有的课程。前一组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将会被尽可能地中国化——从学习时间表、课程安排到课堂上的教学将统统采用中国式的。在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学科测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结果会在纪录片中公布。

纪录片第一集播出后,关于“中式教育”有用与否,在中英两国引起不小的争议。

英国《卫报》刊登评论文章《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率先批评了“中式教育”: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中国已逐渐意识到“超前教育”的愚蠢之处,为何英国政府却下决心效仿这种教育方式?

不少中国网友则将矛头指向英国学生的顽劣,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放到哪个国家都会被训斥,跟国家国情无关。

还有网友反驳“中国教育丢人”:我只看到老师很努力地在教,而学生并不是很尊重。数学课有那么难上?公式有那么难记?没看到聪明学生表示很好理解吗?


曾赴英交流教师:纪录片作秀成分大


“纪录片有点假。”当记者问及中国老师赴英教学的纪录片时,吴云立即发出质疑。

吴云是上海实验学校国际部的一名数学老师,2014年11月,她和28位来自上海的数学老师一起,赴英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教学;2015年2月到3月,她又赴英参加第二次教学活动。

“我们去的小学,那里的小孩子都非常守纪律,和我所见的那个新闻内容完全不一样。”在吴云看来,BBC所摄制的纪录片或许作秀和炒作的成分更大,“按我的想法,它是假的,只是一个媒体的炒作手段而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纪录片背后的故事我们并不了解,它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部分,并不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在储朝晖看来,让英国学生完全适应“中式教育”需要一个过程,学生会想:这样的教学方式到底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必要?所以可能才会有纪录片中的一些排斥表现,“5位去英国教学的老师,即使在英语教学沟通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英国的文化可能也不是很了解”。

高二从江苏赴英国念书,现在在英国念物理的大一学生Fredrick也认为,以“绅士”闻名的英国总体上很讲文明,纪录片里英国学生表现得没有礼貌,可能由于他们的一种排斥心理和对中国教育方式的不适应。

Fredrick觉得,英国上课比较自由,有问题随时问,很大程度上靠自觉和兴趣,“当学生有兴趣和热情时,是不需要管理的”。

而且,国外的基础数学教育也不像国内描述得那样简单,英国数学也有难易之分,“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就学基础的,喜欢数学的学生就会认真去钻研。”Fredrick说。


参与拍摄教师:预告片比较片面属炒作


据了解,参与此次纪录片录制的共有5名中国老师,其中3名是有着中国教学经验的在英国从教的中国老师,另外2名则从中国学校“引进”,分别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英语特级教师李爱云、杭外剑桥高中的80后数学教师邹海连。

李爱云介绍说,该节目在中国海选老师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要求老师“具备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是本地的优秀教师;全英文教学;对该教育研究有兴趣。”两个月后定下了10个人,最后国内部分选择了她和邹海连。

十年前曾接受过李爱云教育的王同学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老师并不是那种支持填鸭式教学的老师,平时备课认真,上课提问、循循善诱、对话、角色扮演之类都有。

邹海连是一位80后教师,曾在浙大数理统计专业就读,并取得硕士学位,在杭州外国语学校有九年教龄。且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互动,提问完毕后甚至会跑下讲台与学生一对一讨论。

今年5月,邹海连曾向媒体表示,在接受BBC前期面试时,对方在电话里反复强调,希望他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而李爱云也同样表示被要求用传统的中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8月4日,邹海连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和主办方签订保密协议,暂时不能透露具体内容,但真实的情况并非现在媒体报道的“水土不服”等一系列负面情况。

“真实情况并非广告片所描述的那样,英国学生并非懒散无纪律。”李爱云老师昨日表示,1个月的教学实验有矛盾有碰撞,确实能够折射出中英两国教育的不同,值得相互借鉴。


李爱云称,预告片将当时课堂上最混乱的场景镜头剪辑到了一起,“这是炒作,与实际情况不符。”她说,第一集的时候,学生和老师还不能做到彼此适应,相互磨合过程中确实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到第三集会慢慢好起来,“预告片炒作嘛,这个我也能理解。”

关于预告片里出现的学生散漫的镜头,李爱云解释这也情有可原:他们平时一个班也就一二十个人,因为要拍摄节目而变成50人同班,而且也延长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一天12个小时,就是南外学生也不适应啊!”李爱云表示,但这就是节目组心目中的“传统中国教学模式”。

李爱云表示,节目后期制作中删掉了很多东西,目前流出的预告片内容也比较片面。后来她还和节目的总制片人联系过,而总制片人告诉她不要在意,并表示整个纪录片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讨论和研究。

“我们早上7点到校,7点半开始早自习,11点45分下课,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晚自习。课程除了语文都有,所有学科都是纯英文教学,外语课上的是汉语,社会课主要内容是教授一些普遍的价值观,不涉及政治,比如认识自我、应对挫折、怎样去交友等,参考了中国的教课内容与模式。”李爱云说,在为期40天的教学中,她与英国学生相处得很好。


教育专家:"中式教育"重教不重学


不过,对于“中式教育”,也有中国网友表示确实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功利化、数理化课程太过艰深等问题。

有网友表示,如果教育就是填鸭和考试,那中国早就把持了各种科学奖项和科学发明。相反,恰恰是这种应试教育磨灭了所有好奇心和发明创造,也造就了绝大多数学生去读大学、混大学、读完啥也不会。

对此,储朝晖表示,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学校过于看重老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但事实上,很多研究都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而不是老师灌输式的教育。

而如纪录片这样完全硬搬“中式教育”也肯定不对。“就算想借鉴中国教育,也要进行一定的适应本国国情的改变。中国现在也有学校会实行西化的教育模式,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归根究底是要适应本国国情”。

同样的,对于纪录片里说到的纪律性问题,恽敏霞表示更加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英国学生纪律就不好。“崇尚自由和教育行为的无序是两回事。纪律严明和课堂死板也是两回事。其实不仅仅在中国,很多国家都不鼓励在课堂上为所欲为。关键还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扬长避短,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从不排除说,中式教育比较保守,有需要转变的地方,但是这不代表中国的教育就该被贴上‘考试工厂’的标签。同样的,就算英国的教育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也不能一棍子将之打死。”恽敏霞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则表示,中国教育到英国,和英国教育到中国,都会遇到水土不服,“毕竟我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国学生肯定更适合中国的教育,英国也是如此”。

上海闵行教育学院院长恽敏霞表示,事件本身有很多内容没有交代清楚,不能轻易下判断。从节目本身来说,无论如何,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确实存在相互融合的问题。对于教师以及教育工作,需要综合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虽然中国教育确实存在需要转变的地方,但并不能以此就断定中式教育不可取。”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综合编辑/Ada Shen,如需转载此文请与原作者联系,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留学生会微官网


收藏 已赞